基于效率视角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来自陕西省11市(区)的证据

2022-06-09 01:09涛,李
关键词:陕西省高质量指标

杜 涛,李 娜

(延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2017年,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围绕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刘伟更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微观上,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在中观上,要重视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等的升级,把宝贵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在宏观上,要求经济均衡发展。”[1]可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对传统发展的变革,是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其中,效率变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效率变革就是改变以往投入产出率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的状况,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为高质量发展打下稳固基础。”[2]而对效率的科学评价又是实现效率提升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基于效率的提升策略及发展路径也更具有实践价值。

在我国经济由传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路径等的界定与选择不仅是实践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研究来看,邬晓霞等认为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经济增速合理、产业机构优化、创新驱动强劲、开放水平更高、更可持续发展、发展结果共享”的发展模式。[3]赵华林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重要基础,指出高质量发展包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4]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研究来看,王一鸣提出应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5]孔群喜等人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的方式探究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6]余泳泽和胡山从产业、创新、对外开放和人民生活四个维度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与困境进行总结,并提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为:以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市场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以新一轮对外开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7]顾银宽和张红侠从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与内容、动力源泉、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投入导向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投资实现机制。[8]杨臣华分别从行业发展、民营实体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9]胡红杰从文化产业竞争力角度提出了黄河流域八省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10]任保平从数字经济角度出发研究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11]

综上所述,有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路径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展开。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数据为实证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效率提升的角度对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研究。首先,在文献阅读与调研访谈的基础上,选取用于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效率的环境变量指标。其次,运用DEA方法对陕西省11个市(区)的相对效率进行测算。最后,运用fsQCA方法分析环境变量的不同组合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组合效应,得出陕西不同市(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综合体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在“量”上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对“质”的要求。但量是质的基础,追求质的提升并不意味着量的减少,相反必须在保证量的基础上追求质的提升,因此效率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保证,高效率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故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同时,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效率除直接取决于所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外,还会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从宏微观、长短期及总量和结构方面选取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指标

李变花针对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缺陷,从经济增长水平、经济效益、经济结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竞争能力、人民生活和经济稳定性八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12]简新华和聂长飞从产品和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运行状态五个方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13]苗峻玮和冯华建立了涵盖要素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14]黄庆华等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五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15]施洁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阐释和内容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五个二级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6]基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结合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同时兼顾数据的可得性、完整性与可比性,确定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效率评价指标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是以货币形式对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工作量的表现,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的综合性指标,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投资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三大拉力之一,是一个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2.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指耕地总资源中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用于反映一个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陕西省作为一个农业省份,农业的发展是各地区发展的关键之一。

3.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是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用于衡量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的变化。

4.进出口总额(亿元):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用于衡量一个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及发展潜力。

5.人均GDP(元):是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宏观经济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

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等角度,围绕长期和短期、宏观和微观、总量与结构六个维度,选择影响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环境因素,如表2所示。

表2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环境因素

为分析可以使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的环境变量组合效应,从而得出陕西省各市(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本文运用SPSS19.0软件对选择的6个维度19项环境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聚类中心

由表3可得,通过聚类分析将19项环境变量降为了9项: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星级饭店数、卫生机构数和用水总量,这9项变量同时兼顾到了长短期、宏微观、总量和结构六个维度。

(三)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7年为观测年,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研究单元,共确定55个观测点。所有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环境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18)和2018年的《陕西统计公报》。

二、陕西省11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测算

(一)DEA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种把相类似的被评价对象进行相对比较的非参数技术效率分析方法,其实质是判断决策单元(简称DMU)是否处于所估计的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美国学者Charnes,Coopor和Rhodes于1978年提出了DEA方法的第一个模型CCR模型,[17]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在CC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BCC模型。[18]运用CCR模型和BCC模型可以测算决策单元(即市区)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而运用公式: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测算出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其中,CC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所示:

其中,θ0表示被测决策单元DMUo的效率,当θo=1,则表明DMUo相对有效,反之则为DEA无效,无效DMU可采用投影的方法改进其效率,使其达到相对有效。

(二)相对效率值测算及结果分析

将陕西省11个市(区)作为决策单元(DMUs),运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单位GDP能耗三项投入指标和进出口总额、人均GDP两项产出指标,利用DEA-SOLVER Pro8.0分别对各决策单元2017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陕西省11市(区)相对效率值

由表4可得,2017年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均为1,表明这2个市(区)均为DEA相对有效。其次,宝鸡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值为0.67,榆林市和延安市则并列第4,相对效率值为0.61。最后,安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值为0.51,位于第6位。其余市(区)的相对效率值均小于0.5,依次为商洛市、咸阳市、汉中市、铜川市和渭南市。其中,铜川市和渭南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值分别为0.27和0.15。

(三)相对无效DMUs需改进比例

运用DEA方法不仅可以测算各DMU的相对效率值,还可以得出DEA无效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指标需改进比例,为无效DMU的效率改进提供明确的方向与目标。通过对陕西省11个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的测算,确定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为DEA有效市(区)并确定为标杆市(区)。当DMU为相对有效时,其投入产出的松弛量为0,即需改进比例为0;当DMU为DEA无效时,则表明其投入指标存在冗余或产出指标存在短缺。表5为2017年DEA无效市(区)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需改进比例。

表5 DEA无效市(区)指标需改进比例

由表5可得,对于DEA无效市(区)而言,除商洛市以外,其他8个市均存在一定的投入冗余与产出短缺。对于产出指标进出口总值而言,宝鸡市、咸阳市、延安市、榆林市和安康市的短缺幅度均在100%以上,其中延安市的短缺幅度达到93.04%。铜川市、渭南市、汉中市的进出口总值短缺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为64%、50%和77%。产出指标人均GDP的短缺主要体现在铜川市、渭南市、汉中市,分别为61%、35%、14%。在投入指标中,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投入冗余是各DEA无效市(区)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其相对效率的原因。除此之外,所有DEA无效市(区)的单位GDP能耗指标基本不存在或存在很小程度的冗余。因此,综合分析2017年陕西省11个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对效率值及DEA无效市(区)的投入产出指标需改进比例的值,可将11个市(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划分为以下四类:

1.科技主导型: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及技术效率均为1,表明2017年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可以作为陕西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市(区)。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聚集了陕西省绝大多数高技术产业;杨凌示范区作为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技术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应加大科技资源投入,促进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9]因此,对于这两个科技主导型市(区),高科技投入是促使其高质量发展效率的关键因素。

2.能源主导型:榆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榆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都属于能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投入。同时,由指标需改进比例可得,避免产出指标进出口总值的短缺是最直接的效率提升途径。

3.规模不足型:咸阳市、渭南市和商洛市。由指标需改进比例可得,这3个市(区)的投入指标冗余程度均不显著,且单位GDP能耗的投入完全不存在冗余。因此,咸阳市、渭南市和商洛市可通过增加投入,提高规模效率来实现高效率发展的相对有效。

4.持续发展型:宝鸡市、汉中市和安康市。由指标需改进比例可得,这3个市(区)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均存在较明显的冗余或短缺。因此,宝鸡市、汉中市和安康市需在现有发展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其高质量发展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三、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的组合路径

高质量发展效率除直接取决于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外,其所处的环境对其效率值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环境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挖掘影响投入—产出指标的因素,更有助于深入地剖析环境变量对效率的影响程度。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20]方法可以对具有“多重并发因果”的具有复杂成因的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因此,本文以2017年陕西省11个市(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值为结果变量,运用fsQCA方法研究长期、短期、宏观、微观、总量和结构等方面的环境因素对相对效率值的组合效应。

(一)fsQCA方法

fsQCA运用布尔法建立起来的逻辑真值表既可以反映出事物发生或不发生的多种条件,同时还可以从中看出多种条件出现或不出现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如何导致某一现象发生或不发生。简言之,在布尔法的真值表中,既可以看到某一结果出现的多个必要条件,也可以看出某一结果发生的充分条件。[20]在现实情况中,很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0或1,基于这种情况,Ragin提出了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21]运用fsQCA方法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四步[22-23]:第一,校准所有案例的各个条件和结果变量的原始值。运用模糊理论对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的隶属度进行测算,将其校准到[0,1]区间。第二,判断各个条件是否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是指结果发生时必然存在的条件,它类似于回归分析中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性程度。第三,构建所有条件组合的真值表并进行逻辑运算。根据第二步条件的必要性检测结果,对所有非必要条件进行组合,共有(为非必要条件个数)种组合。第四,综合分析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的组合效应。

(二)环境变量对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组合效应分析

根据fsQCA方法的分析步骤,对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环境变量(即条件)组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原始值校准

陕西省11个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对效率值取值为(0,1],满足fsQCA分析对数据的要求。9个环境变量(条件)的原始值为连续性变量,故需要进行校准。在校准过程中设定三个模糊隶属分数的锚点为:11个市(区)中每一变量最大值的隶属分数为1;最小值的隶属分数为0,中值作为交叉点,其隶属分数为0.5。运用fsQCA2.0软件中的Calibrate(x,n1,n2,n3)函数对原始数据进行校准,校准结果见表6。

表6 原始值校准

2.必要性判断

运用fsQCA2.0软件对9个条件及其“非”与结果变量高效率发生的必要性进行检测,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条件必要性检测

根据Paolo[24]指出的一致性大于0.9的条件即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可得,除星级饭店数(H7)的一致性大于0.9外,其它条件及其“非”的一致性均不大于0.9,故最终确定不包括H7的8个条件变量为导致高质量发展效率的非必要条件。其中,一致性是指导致结果发生的某个条件或条件组合出现在所分析案例中的比例。[25-26]

3.模糊真值表及逻辑运算

确定频率阈值为1,条件组合一致性阈值为0.8,求得模糊真值表9。同时考虑剔除H7的8个条件变量及其“非”,对条件组合进行布尔运算得到导致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率的条件组合的综合解,如表8所示。真值表就是指包含所有组合及各个组合的一致性和覆盖度(Coverage)的一个组态表,描述了与相关结果的给定条件组合。这里的一致性是指条件组合可以导致结果发生的概率有多大;覆盖度是指条件变量作为导致结果变量出现的唯一路径的概率。

表8 模糊真值表

表9 高效率条件组合

Model:E=f(H1,H2,H3,H4,H5,H6,H8,H9)

组 合一致性raw覆盖率代表案例~H1∗~H2∗~H3∗~H4∗~H6∗H8∗~H90.9110.305汉中市、延安市H1∗H2∗H3∗H4∗H5∗H6∗H80.9930.401西安市、咸阳市~H1∗H2∗~H3∗~H4∗H5∗~H6∗~H8∗~H910.251铜川市~H1∗H2∗~H3∗H4∗~H5∗~H6∗H8∗~H910.244渭南市H1∗~H2∗~H3∗H4∗H5∗H6∗H8∗~H910.243宝鸡市所有组合的覆盖度:0.859所有组合的一致性:0.963

4.组合效应分析

由表8可得,本文最终确定10组条件组态,其中7组条件组态具有[1]的结果,表明这些条件组态可导致高效率结果的发生;有3组条件组态具有[0]的结果,表明这些条件组态不能导致高效率的发生。同时,由表9可得,有5条组合路径可导致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率结果的发生且其覆盖率为0.859,一致性为0.963。

(三)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的组合路径分析

表9列出了可使陕西省11个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的条件组合路径,即高效率的充分条件组合(条件组合的一致性水平均大于0.9)。深入分析5条组合路径,最终得出3个组合路径解释模型:

1.~H1*~H3*~H4*~H6*~H9*(~H2*H8+H2*H5*~H8)。该组合路径包括~H1*~H2*~H3*~H4*~H6*H8*~H9和~H1*H2*~H3*~H4*H5*~H6*~H8*~H9两条路径。该组合路径解释模型表示:当某一地区的常住人口(H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H3和H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H6)及用水总量(H9)指标值都较低时,它们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H2)及高卫生机构数(H8)同时出现,或与高人口自然增长率(H2)、高人均城市道路面积(H5)及低卫生机构数(H8)同时出现时,均可以使该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表明当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较高时(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和高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或高卫生机构数),即使其短期发展指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宏观指标(用水总量)和总量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较低,也不会影响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由此可得,对于长期发展较好(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或结构较合理(高卫生机构数)的地区而言,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也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组合路径的代表案例(汉中市、延安市和铜川市)可得,对于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而言,更应该从长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角度来提升其高质量发展的效率。

2.~H3*H4*H8*~H9*(~H1*H2*~H5*~H6*+H1*~H2*H5*H6)。该组合路径包括~H1*H2*~H3*H4*~H5*~H6*H8*~H9和H1*~H2*~H3*H4*H5*H6*H8*~H9两条路径。该组合路径解释模型表示:当某一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H3)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H4)高、卫生机构数(H8)高、用水总量(H9)低时,它们与高人口自然增长率(H2)、低常住人口(H1)、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H5)和低社会消费品总额(H6)同时出现,或者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H2)、高常住人口(H1)、高人均城市道路面积(H5)和高社会消费品总额(H6)同时出现时,均可使该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表明当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较高(高财政支出、高卫生机构数、低用水总量)时,人口自然增长率(H2)则是决定该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的关键因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H2)低时,需同时保证高的常住人口(H1)、高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H5)和高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H6)才可使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结合代表案例(渭南市和宝鸡市)可得,对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言,应注重从长远的角度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生活条件的提升。

3.H1*H2*H3*H4*H5*H6*H8。该组合路径解释模型表示:某地区的常住人口(H1)、人口自然增长率(H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H3和H4)、人均城市道路面积(H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H6)和卫生机构数(H8)都较高时,可使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率。表明对于各方面发展均具有优势的地区而言,即使其财政预算支出较高也不会影响其高效率的实现,甚至与衡量发展的宏观指标(用水总量H9)值的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结合代表案例(西安市和咸阳市)可得,对具有绝对优势的地区而言,已具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从宏观层面加大投入,以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

四、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以科技为主导,注重宏观布局的发展路径

代表市(区)有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通过上述分析可得,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在现有发展水平上,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绝对值、相对技术效率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可为本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布局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引。但从产业贡献度、产业产值比例来看,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均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问题。2017年,西安市生产总值为7469.8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1.5%,而第一产业贡献率仅有3.7%;杨凌示范区生产总值为141.2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5.6%;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5%。这与当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相悖,故对于相对技术效率具有绝对优势、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区)而言,在社会各方面也均取得一定发展,则表明其已经具备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宏观层面布局以谋求长远的发展。

(二)以能源为支撑,注重结构优化的发展路径

代表市(区)有榆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榆林市、延安市、铜川市均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因此其第二产业占比较大。同时,通过分析,榆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作为典型的能源型地区,导致其效率低下的关键原因之一即产出指标进出口总值的短缺。故对于依赖能源发展的地区而言,基于现有能源的支撑,快速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

(三)以扩大规模为契机,注重效率提升的发展路径

代表市(区)有咸阳市、渭南市和商洛市。2017年,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2341.81亿元、2731.22亿元、1156.65亿元,均远低于西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据上述分析可得,咸阳市、渭南市和商洛市的相对规模效率均小于1。表明这些地区可通过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使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效率得到提升。故对于投入较小的地区而言,投入不足导致规模效率低下是制约其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原因,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投入以实现规模效率的提升是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以持续发展为推力,注重重点发展的发展路径

代表市(区)有宝鸡市、汉中市和安康市。对于投入产出指标值、相对效率等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一定时期内各项指标都保持稳定增长的地区而言,制约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原因是缺乏特色或某方面的绝对优势。因此,在兼顾全局的同时培育特色或优势是该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2017年,宝鸡市、汉中市和安康市的相对效率排序分别为第3、9和6位。进一步从各指标需改进比例可得,这3个地区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同时存在较显著的冗余和短缺。因此,在现有发展水平下,还需因地制宜地注重特色培育或局部重点发展,充分发挥地区显著性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陕西省高质量指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