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玄煜
摘 要: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加了底气,高中历史部编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传世价值,湛江傩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特色乡土资源,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造性的把两者结合,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家乡保留着如此古老而有魅力的非遗文化,爱家爱乡之情油然而生,如涓涓细流般渗透家国情怀。
关键词:湛江;乡土历史;傩文化;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定义为: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社会前途和命运所展现出来的深情大爱。相比较其他教学资源,乡土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所以将乡土课程资源作为历史教学的补充并具体化,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途径。
傩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璞玉、一朵奇葩。湛江傩舞虽然早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她却如蜻蜓点水般可有可无,作为湛江学子对于自己家乡的“傩”十分陌生,笔者发现也没有一位历史老师将湛江傩文化作为一个主题贯穿于整节历史课堂,“傩”属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冷门和偏门,正是因为她的“冷”与“偏”,笔者认为如果能把她与“‘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市课题相结合一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更好的达到本课题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笔者做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傩”她从远古走来,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多少保留了一些愚昧、迷信、落后的糟粕文化,笔者需要在庞杂繁多的资料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决定从“活化石”入手,以“神秘古老”为切入点,把课题定为《走进神秘古老的湛江傩文化》。
既然是“神秘与古老”那么这节课笔者就带着学生一起去“揭秘”“探秘”与“保秘”。具体来说“揭秘”主要是给学生们介绍湛江傩文化的概况包括分布情况、面具、傩技、傩舞等。“探秘”是带着学生一起了解湛江儺文化的起源,傩在远古时期发源于中原地区,经历过从宫廷傩到民间傩发展的四个阶段,为何傩会出现在远离中原的南蛮之地?这又与广东湛江四次人口迁移有关,其中闽南文化对其影响最深。“保秘”是与学生一起探究湛江傩文化的传承价值,她是巫术?是愚昧?是迷信?当今的湛江傩文化是儒家礼仪文化、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有着教化育人开启民智的现世价值。
利用前不久刚刚在我校举办过的2021年湛江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本课,并由此连续发问学生:你听过的戏剧种类还有哪些?你知道的湛江本土戏剧又有哪些?顺势而推在湛江有一种古老而遥远的戏剧舞蹈,她被称为“中国戏剧舞蹈的活化石”,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她是什么吗?学生们都不知道,此时再利用视频创设情境介绍“傩”的来历,导出湛江傩舞,而湛江傩舞是湛江傩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二、问题驱动激起兴趣
由于学生对“傩”十分陌生,笔者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课前给学生补充了大量关于湛江“傩”的相关资料,包括:(一)湛江傩仪的整体结构。简单说来第一天,设坛与开坛迎神;第二天,游神;第三天,送神与遣灾。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阅读对整一个傩仪结构有宏观的认识,而这一部分在课上不再作讲解。(二)古代中原傩仪发展四个阶段——从宫廷到民间,让学生知道傩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三)现代湛江人的来源,主要源于古代史上的四次人口大迁徙。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湛江傩文化不是单一文化,她是在中原文化、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四)湛江傩仪中的康皇与彭氏家族祖先的家训等几方面内容。同时制作了一张与之配套的导学案,其内容有课前案1、查字典,了解“傩”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课前笔者问过学生,全班52位同学没有一位同学认识这个字,更别说她的含义)?2、阅读资料,了解湛江傩仪的整体结构3、阅读资料,思考湛江的傩文化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吗?这种文化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课中案情景设置,假如湛江开了一个“傩文化博物馆”你会在博物馆里看见什么?探讨1:说说在你村里的年例中,有哪些令人惊叹的绝技表演(穿令箭、翻棘床、上刀梯、下火海等等)?你觉得这些表演除了博人眼球,有别的意义吗?探讨2:阅读资料,北宋康皇为什么会变成湛江傩戏中拜祭的神仙?彭氏家族祖先留下的家训又给了你什么启示?思考湛江这种历史久远的巫傩文化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课后案了解家乡有哪些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环环相扣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若能认真阅读资料和完成导学案,就会恍然大悟其实傩就是存在于学生家乡年例游神文化中的一种,“年例大过年”对于遂溪的青少年来说这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家乡传统。
三、欣赏历史合作交流
本节课是既是一节课题实践课也是一节活动课,对于自己家乡再熟悉不过的家乡年例中中的傩文化,尤其是傩绝技这一部分学生应该有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在“揭秘”湛江傩仪中的傩绝技部分时,交由班里几位活跃的学生来客串“湛江傩文化博物馆”的讲解员,配上扣人心弦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给同学们讲解了惊险刺激的穿令箭、翻棘床、上刀梯、下火海等绝技,这些传承久远的民间绝技不仅是让学生们感到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需要他们感受到祖先们面对困难的坚韧与智慧,领悟到祖先给予子孙后代的希望与祝福。
湛江傩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傩舞傩戏中有很多成熟的人物,比如雷神陈文玉、康皇、车将、麦将、李将、刘将、洪将等等,他们能够成为百姓心中的神,都与他们优秀的个人品质有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介绍,笔者补充了康皇这个人物的故事和湛江旧县彭氏家族祖先留下的家训,意图让学生从康皇的故事和彭氏家族的家训中领悟到傩文化中的精髓以及她的传世价值,所以本节课中设置这样一个合作探究的问题,结合资料思考北宋康皇为什么会变成湛江傩戏中拜祭的神仙?彭氏家族祖先留下的家训又给了你什么启示?思考湛江这种历史久远的巫傩文化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首先康皇这个人物是北宋时期河南洛阳人康保裔,在湛江多地的傩仪中出现,其中吴川大岸村的“舞二真”中,祭拜的康皇他是集忠、勇、孝、爱、义的品质为一体的在世名将,死后变为神将的人物(吴川大岸村是有名的孝子村,至今还恪守着“父母在不远游”的祖训)。 湛江麻章旧县的《考兵》中用神的口吻赞扬与称颂康皇,他在世时就是一个德行兼备、嫉恶如仇、为国为民不惧危难的良将,死后被玉封为监察官、巡抚官,查天下之恶事,专惩戒那些横逆、不仁、不羲、不孝、不忠等之徒。而湛江旧县彭氏家族的家训是教育子孙后代要家族团结、有正义、仁爱与亲孝、兄弟 姐妹要有礼节,邻里乡亲要友好、勤俭持家、不赌不淫不酗酒等等。这几个例子说明湛江傩文化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懂“礼"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人物中的 “礼、义、仁、勇、忠、孝”等道德思想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对当今社会中华民族坚守文化核心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傩文化中的神使乡民对神灵充满了敬畏、恭敬、虔诚之心,他们或许不懂得多少法律,但却知道伤天害理之事是不能干的。傩文化本身就需要遵守等级排序,因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尊师重教等传统“礼"的观念自然就化在了百姓的身上。
四、主题延伸开拓视野
“中华文化具有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上是节选于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内容,本节课里的湛江傩文化她就是这样的传统文化,她教化人心开启民智!她教导村民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教导村民们有敬畏之心,知礼守法;教导村民们形成了高度一致的族群认同、家族认同、和谐团结、最终升华为一种浓浓的爱家恋乡之情,一个爱家恋乡的人也一定是具有浓厚爱国情感的人,这也是傩文化至今能够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的关键。
湛江傩舞是湛江傩文化里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2008年湛江傩舞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湛江这块红土地文化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笔者认为这是本课中可以进一步升华的东西,所以在导学案中的课后案里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了解家乡有哪些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课的最后笔者给学生们播放了《半岛遗芳》这个视频,视频用别开生面的说唱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如数家珍的出现了湛江的非遗文化,有东海人龙舞、雷州石狗、湛江傩舞、吴川飘色、遂溪醒狮、廉江舞鹰雄、北坡游鱼、雷州歌、木偶戏等,涉及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等,从多个角度立体呈现多彩湛江,让学生们大饱眼福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唤醒学生们对自己家乡这块风水宝地的眷恋与热爱,从而达到“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华美.广东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及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
[2] 林春.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N].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 32卷 第4期
[3] 庞洁.湛江傩文化印象初探 神州民俗 2015年第2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