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教育;美育;园本课程
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及审美能力尚未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从美育角度出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及丰富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让幼儿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想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应当确定目标、明确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从环境、教育方式和活动三个角度改善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发挥课程对于幼儿审美教育的作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建设园本课程时,应当围绕此目标去设计教学内容,让幼儿在丰富的课程中体验文化、生活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实现幼儿综合素質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当中,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放到课程的主体位置,让幼儿在课程当中发挥自己的主动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并让幼儿在实践当中掌握知识以及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爱好或自己认为好看的东西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只要幼儿的绘画作品能够辨识或颜色搭配较为合理,教师就应当对幼儿进行大力赞扬,进而在鼓励当中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并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
良好的环境能够为幼儿的学习营造出色的氛围感,并能够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喜好去合理的布置环境,例如在走廊里贴上各类卡通人物以及花草树木等,让幼儿在各类图画中感受到快乐,并让幼儿产生对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
在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通过生活中的内容与幼儿园内的活动或教学大纲进行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领悟美,例如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出去踏青,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锻炼幼儿的审美素养。
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幼儿园教师也应当设计更加多样化的园本活动,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以及特色,例如在各个传统节日来临之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传统节日的背景故事,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认识到传统节日的寓意。
从上文能够看出幼儿教师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建设时,应当根据幼儿的喜好和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建设,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当中审美部分的占比,从而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幼儿园 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