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的发展方向研究

2022-06-09 01:31高红梅
海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残障儿童上门建构

高红梅

随着我国全新教育时代的到来,现阶段在儿童特殊教育领域中也逐渐衍生出很多全新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在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中,至今仍然有一些残障儿童受自身行为能力以及外界现实因素的掣肘,至今仍然没有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在此背景下,为面向所有青少年群体体现出教育的公平公正性,部分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应在日常办学过程中,秉承“个性化、生活化、生命化”的课堂教学理念,为当地一些无法到学校参与教育活动的儿童展开送教上门的工作,全面体现出对地区内残障儿童的关爱。本文将以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作为研究主题,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的发展理念,并探讨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的有效策略。

送教上门主要是指地区内教育机构针对一些受其自身行为思考能力影响而无法到学校接受正常教育的残障儿童所建构的一种补充教育体系。该体系在落实过程中,需教师、医生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人士走进残障儿童的家庭,按照固定频率为残障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基础教育与康复训练,并在此基础上,面上儿童家长,对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家教指导服务。送教上门这一教学体系的建构,有效助推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公平公正性,也是帮助残障儿童或者青少年享受社会发展中凝练出的文明成果的重要举措。

一、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的

发展理念

(一)系统整合

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区域中,要想保障该地区基础学校融合教育与送教上门的全面贯彻与落实,应由当地政府主导,联合当地农村学校的教师以及当地残联机构中的康复工作人员,三者组成当地一支专业的送教上门队伍。与此同时,还需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及时沟通,邀请市里一些特教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对农村地区内的送教上门工作。通过业内专家的专业指导,以及学校内志愿者教师以及残联康复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地区送教上门工作实际开展中的专业乏力、学生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且交通不便等多个教学困境[1]。

(二)医教结合

融合教学与送教服务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面向的服务对象都是一些残障儿童,因此,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为这些特殊儿童带来良好的基础教育美容师还需要对其展开基本的医疗服务与康复训练。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在这一支送教上门队伍中,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医学背景且拥有丰富医教经验的工作人员来担任送教上门小组的领导人员,并针对每个不同的残障儿童展开相应的施教方式与康复训练,使送教上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对于运用医疗手段能够缓解其身体障碍的学生,在送教上门过程中应以医疗康复作为送教重点,对于从医学领域来说无法改变残障儿童的行为能力的学生,则应以教学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对于一些无法治愈,濒临垂危的儿童,应给予其良好的临终关怀工作,使其能够在屈指可数的日子中全面感受到社会为其带来的温暖[2]。

(三)普特融合

普特融合其主要是指在整个系统进行整合与完善的过程中,农村学校应积极与特教学校展开联合教学,并且将距离残障儿童最近的学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全面实现普特之间的资源共享。在此过程中,农村普通学校的教师在参与送教上门服务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残障儿童缺乏同伴、友情等情感上的缺失,因此,普校老师的参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良好的融合教育。

二、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的有效策略

(一)行动研究,为送教上门创设融合路径

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区域中,为全面落实教育与社区之间的融合教育,当地主管部门应建构一个“个性化、生活化、生命化”的教育理念,为当地残障儿童创设一个系统的、完善的送教体系。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送教上门的融合教育。①应对当地农村地区中一些登记在册却没有上学记录的学生展开调查,在当地户籍部门的复制下,调查出地区内存在的残障儿童的数量以及详细名单[3]。在确定残障儿童后,发动地区内志愿者,对这些残障儿童的家庭信息展开摸查,并在此过程中,积极与各农村的相关领导进行沟通。辅助志愿者顺利展开调查;②对地区内的残障儿童进行科学评估。在此环节中。送教上门小组应联合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特教教师对残障儿童的行为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并且结合残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对其语言、行为、情绪以及其他综合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估,并将最终的评估结果作为最终开展送教上门的理论数据依据;③在确定送教上门的残障学生名单以后,將这些学生的身份信息纳入到地区内的学籍管理中,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残障儿童的入学率,同时也让这些残障儿童享受了其应享受的受教育权利,在此基础上,送教上门小组还需与残障儿童的家长签订相应的送教上门协议,进而全面保障送教上门工作的贯彻与落实。

(二)建构针对性教学设计,制定科学送教计划

在送教上门过程中,首先应结合残障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良好的师资力量,从送教工作人员的角度,在根源上保障送教质量。在此过程中,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可结合当地所有学校的师资力量,对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配置与充足,并在送教过程中,以三对一的方式,对残障儿童开展针对性的送教工作。并且农村学校还需在日常管理中运用点面结合、分类指导、按需培训的策略,全面提升送教小组的整体送教质量。在此环节后,送教小组需结合地区内每位残障儿童的实际情况以及综合测评结果,秉承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分析残障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具有高度可行性的送教计划。其次,相关送教上门小组还需对送教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与设计。通常来说,送教上门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不同的方向,其一为感统、言语、情绪等一些心理教育课程。其二为洗脸、刷牙等一些培养残障儿童行为能力的教育课程。其三为语文、数学等一些学科类的文化课程,其四为畅游、体育等一些休闲类适应性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送教上门小组需结合残障儿童的实际发展状态,选择最适合的送教内容,进而使残障儿童能够通过一阶段的受教全面提升自己。

(三)创新送教机制,保障送教上门持续开展

为全面保障送教上门工作能够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送教小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约束与规范:①强化送教上门的过程管理,形成系统的考核机制。首先,应以学校为主导,为送教上门工作创设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并在此过程中针对实际送教上门应达到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成果,建构相应的考核制度,并且相关工作人员应保障送教频率。并在每次送教上门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材料进行整理上传,并将每个月的送教上门教学资料递呈给教育管理部门,最大限度保障送教工作的落实;②建构送教上门支持体系,逐渐形成社会合力。基于融合教育的送教上门服务由多个不同的体系构成,但送教上门服务通常需要由农村学校牵头实施开展。在此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的残障儿童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且农村地区内的公共交通相对比较闭塞,因此在实际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中会产生很大的人力成本以及经济成本,且送教小组在送教途中也会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风险。基于此,当地农村学校可为送教小组的每一位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购买20万元的人身交通意外险。其次,农村地区的学校积极与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就送教上门工作进行沟通,为该工作申請专业的工作经费。最后,农村学校还积极与当地慈善机构进行对接,接洽到当地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并联合残联、医院、街道办事处等市区内的相关公益服务机构,在其联合为开展该项工作的志愿者协助单位,为这一工作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与志愿者服务,进而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以上三个举措,在民族地区农村区域中,逐渐形成了初步的多元化保障机制;③建设远程网络,启动家庭康复。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建设,当前农村地区已经逐渐普及了网络。在此背景下,学校可联合当地慈善机构,为残障儿童家里安装相应的网络设备,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建构相应的远程教学康复系统,并与残障儿童的家长进行及时沟通,通过教师对儿童家长的引导与教学,使家长能够辅助儿童展开线上训练,通过这一方式,全面提升残障儿童的家庭康复教育能力。

三、总结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思想的不断转变,在当前民族地区中的农村区域中,无论是当地政府部门还是学校管理体系,都应加强对地区内残障儿童的重视。残障儿童虽然其自身具有一定缺陷造成其无法接受良好教育,但作为当地管理部门,应给予这类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其建构科学的送教上门服务。

参考文献:

[1]申仁洪.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发展:方向与路径[J].现代特殊教育,2017(10):11.

[2]林崇,罗喜灵.新时代贫困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2.

[3]申仁洪.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发展:方向与路径[J].现代特殊教育,2017(10):16-26.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的发展方向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编号:GS[2021]GHBZ069)。

猜你喜欢
残障儿童上门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尝试“融合教育”
外卖与快递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面对无孔不入的上门推销,我们已经尽力了
建构游戏玩不够
美国拨款250万美元建设残障儿童家长中心
浅谈如何激发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