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文军,黄新新
(1.广东理工学院 体育系,广东 肇庆 526100;2.广东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肇庆 526100)
伴随着羽毛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化程度日渐增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举办的大型国际赛事趋向频繁以及国内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升温,近年来我国体育专业媒体转播国际大型羽毛球赛事场次呈现出增加态势.在现有的大型赛事转播中,除主持人之外,邀请优秀羽毛球教练员或退役队员等作为现场嘉宾对比赛进行专业点评已成为羽毛球赛事转播中的新亮点、新常态.
由于现场嘉宾对羽毛球比赛的点评更多是从专业角度展开,期间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想要真正看懂比赛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此外,嘉宾在点评期间往往会从多个视角进行评论解读,前期对羽毛球竞赛分析缺少系统认知的观众群体很难有全局性的把握.即便是作为普及和传播羽毛球运动的中坚力量——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项学生群体,由于现有的羽毛球教材中鲜有涉及羽毛球竞赛分析的相关内容,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也缺少对竞赛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如何观看比赛、分析比赛同样缺少系统认识,此时,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羽毛球竞赛分析体系,对于不同羽毛球参与群体看懂比赛、分析比赛,加深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融入到羽毛球运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以羽毛球专修学生为实证对象.
1.2.1 数理统计法
按照研究目的和内容对有效数据进行分类,运用2007版Excel常规软件对问卷调查反馈的数据结果分别进行计算;通过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学生评价的数据进行分析.
1.2.2 问卷调查法
编制并发放两轮《专家问卷1-2》,第1轮筛选指标,第2轮验证指标体系结构.每轮均发放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均为100%;编制并向学生发放《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2%.
1.2.3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的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通过因子分析得来的新变量是对每个原始变量进行内部剖析.
1.2.4 层次分析法
为了进一步确认羽毛球竞赛分析指标结构中各项入选指标贡献的大小,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基本步骤为: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2.1.1 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筛选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教育评价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对评价的期望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其评价指标的筛选和评价指标架构的建立是两个很重要的步骤.本研究分两次发放专家问卷,分别用来支持评价指标的筛选和评价指标结构的建立.
笔者首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访谈,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视频资料,经过缜密的思考,拟定了55个原始羽毛球竞赛评价指标.然后将拟定的55个原始指标设计成《专家问卷一》,向羽毛球领域的20位专家(教授、副教授、讲师)发放.本问卷采用5级制,每个指标都分为非常合理、合理、一般、不合理、非常不合理5个等级,请专家填答.最终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每轮问卷中保留专家认为超过85%合理的指标.经过专家筛选,总共删除9个指标,保留44个评价指标.《专家问卷一》主要目的有两点:专家对指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检验;推动评价指标结构构建.
2.1.2 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分类
因子分析法是主成分分析法的推广,也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构筑若干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以它们为框架分解原变量,以此考察原变量之间的的联系与区别.因子载荷a(ij)的统计意义就是表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负荷,它反映了第i个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
利用首轮专家问卷的评分结果,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继续筛选问卷中的每个指标,按其重要程度分别赋值为 5、4、3、2、1,再次计算各个指标的分值.请部分专家予以评判,将评判结果输入 SPSS 统计软件,进行KMO and Bartlett's Test 检验, 结果显示适合做因子分析(表1)[9].
表1 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体系各因子载荷值情况统计表
因子载荷的统计意义在于表示某一变量在公共因子上的负荷,它反映了这一变量在公共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将因子载荷值相近、关联性强的指标构筑成若干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从表1可知,C1-C4分别代表运动员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式、技术动作变形和比赛中的失误率情况.因子载荷值都在0.65到0.68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故将其归结为同一个因子1.主要反映了运动员的体能储备情况.
因子2包括了C5-C10总计6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运动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因子3包括C11-C15总计5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运动员的战术应变能力;因子4包括C16-C19总计4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运动员的控制能力;因子5包括C20-C23总计4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运动员的智力表现;因子6包括C24-C26总计3个指标,主要反映了教练员的战术布置;因子7包括C27-C28总计2个指标,主要反映了教练员对比赛进程的把握;因子8包括C29-31总计3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裁判员的执裁尺度;因子9包括C32-C34总计3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裁判员对新规则的运用能力;因子10包括C35-C37总计3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裁判员的分工对比赛影响;因子11包括C38-C40总计3个指标,主要反映了主场优势的影响因素;因子12包括C41-C44总计4个指标,主要反映了运动场馆的设施情况.
进一步研究发现,各个独立因子之间仍旧有很强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对标号的12个因子再次做归类分析(表2).
表2 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体系二级指标各因子载荷值情况统计表
由表2可知,新因子1主要包括技术应用(因子1)、体能储备(因子2)、战术应用(因子3)、心理把控(因子4)和智力表现(因子5)5个子因子,主要反映的是运动员的临场竞技状态;新因子2主要包括战术布置(因子6)和临场把握(因子7)2个子因子,主要反映的是教练员临场指挥的情况;新因子3主要包括裁判尺度(因子8)、运用新规则(因子9)以及裁判分工(因子10),主要反映的是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能力;新因子4主要包括主场优势(因子11)和场馆设施(因子12),主要反映的则是赛场环境因素.
2.1.3 羽毛球竞赛分析指标权重的确定
经过一轮专家问卷和两轮指标因子分析,将最初的44个评价指标进行了两次融合归类,初步确定了一个三层评价体系的模型.基于这个模型设计《专家问卷二》,问卷二中将不同层次的指标进行比对和选择,一方面验证三层模型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让专家对此分层标准的可行性进行打分.笔者将拟定的《专家问卷二》向羽毛球领域的20位专家(教授、副教授、讲师)发放,最终得到了超过17位专家的认可和赞赏.
(1)依据评价结构的三层模型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将新因子曾作为目标层,将因子层作为中间层,将评价指标作为底层.最终构建竞赛分析的三层评价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三层评价体系结构模型
(2)构建比较判断矩阵.比较判断矩阵一般形式见表3.
表3 比较判断矩阵一般形式
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前,需要构建比较判断矩阵.表3中B1-Bn表示这个类别下的因子或指标,Bij表示Bi相对与Bj的关系.对三层评价模型中的中间层和目标层中的每个因子采样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对于层次单排序而言,采用方根法计算权重.
①计算判断矩阵B的每一行元素乘积M,
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②计算各行乘积M的n次方根
③计算各指标权重W
(4)一致性检验.具体计算步骤为:
①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其中,
②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λmax-n)/(n-1).
③计算一致性比CR:
CR=CI/RI.
2.1.4 构建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表
经过专家问卷和两轮指标因子分析,将最初的44个评价指标进行了两次融合归类,确定了A、B、C三层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的方法,为每层中的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出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见图2.
图2 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及各级权重值
以A层指标为例,包含4个方面:A1运动员竞技状态、A2教练员临场指挥、A3裁判员临场执裁和A4赛场环境因素.经过计算后的权重排序为A1(0.43)>A2(0.29)>A3(0.22)>A4(0.06),这表明在羽毛球竞赛的体系中,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占比较高的因素,其次是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因素、裁判员临场执裁以及赛场因素.依次类推,每个A级指标包含若干B级指标,每个B级指标同样包含若干C级指标,同样计算出权重指标,进行了排序.
2.2.1 运动员竞技状态理论分析
作为羽毛球竞赛分析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反映的是运动员临场竞技中的表现程度,是运动员最终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运动员作为比赛的主角,在比赛过程中战术的合理运用、击球技术的质量、体能分配的合理性、把控整场比赛的能力以及心理的抗压性等始终都应是谈论的焦点,是竞赛分析的核心所在.此外,从提供竞赛服务产品这一视角来看,羽毛球竞赛的核心也是通过双方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精彩表演,形成竞赛产品,为观众奉献视觉盛宴,观众通过消费购买竞赛产品.竞赛产品质量越高,观众就越愿意消费.而决定竞赛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还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临场竞技状态与表现.
2.2.2 教练员临场指挥理论分析
每逢大型赛事,针对不同对手的打法特点,运动员都会在教练员的帮助下做好赛前准备,通过观看比赛录像,收集分析对手资料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安排比赛战术,并在比赛期间加以贯彻使用.如若比赛期间对手临时调整了技战术,此时,临场教练员就应根据比赛的及时变化,通过局间短暂休息及时向本方运动员布置新的战术策略.此外,大型团体赛事比赛,教练员除了做好上述准备之外,合理的排兵布阵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中国羽毛球项目来说,每一单项上都高手云集,针对不同的比赛对手,如何合理“出牌”,确保效能最大化,体现着教练员的智慧.
2.2.3 裁判员临场执裁理论分析
在大型的羽毛球赛事中,都会安排主裁判(umpire)、发球裁判员(servicejudge)、司线员(linejudge),虽其分工各有不同,但均要在合理使用竞赛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裁判手势、准确清晰的裁判术语表达、公平准确的判罚,以维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为羽毛球竞赛得以顺利实施,提升羽毛球竞赛产品的含金量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即便是在赛场上安排了多名裁判员,由于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击球质量很高,突出表现为杀球速度快,还是会对球的落点产生误判.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针对这一问题已经将鹰眼系统应用到大型羽毛球赛事中,作为辅助裁判员判罚的有效帮手.此外,运动员发球的合理性以及在比赛中对发球运动员的判罚始终是比赛过程中被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双打比赛中经常出现.发球裁判员的频繁判罚会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同时也会影响到比赛的顺利进行.如何进一步客观评价运动员发球的合理性需要尽快得到解决.
2.2.4 赛场环境因素理论分析
现场嘉宾的解说中,除了重点谈及运动员临场竞技表现、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艺术以及裁判员的执裁能力水平之外,还会经常谈到赛场环境因素.这是因为该因素也是决定运动员临场竞技状态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运动员在主场比赛,受主场氛围因素影响,更容易发挥出自身的竞技水平.此外,羽毛球比赛中的得一分往往是由多拍组成,场地的硬件条件如风向、湿度、灯光设置、场地高度等等都会使球员对来球的判断和击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除了具备高水平的竞技水平之外,对竞技水平发挥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
2.3.1 确定评价标准
为进一步验证笔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组织100名学生观看带有嘉宾解说的比赛录像的方式,对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进行评价和印证.评价前须制定评分标准,在征求专家意见后,遵循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制订了羽毛球竞赛分析的评价标准,将该评价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很好(88-100);较好(73-87);一般(58-72);较差(0-57)[9].最终可以经过统计分析学生问卷中每个指标的打分情况,从而检验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3.2 实证过程
具体步骤为:①选取羽毛球专修班学生共100名,集中观看连续两场比赛录像(比赛录像均配备点评嘉宾和解说);②观看比赛前,事先对本次观看录像时,需要特别注意的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讲解.让羽毛球专修学生边思考边去观看比赛,学生通过听取比赛专业解说嘉宾的评论关键词,再结合自身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解,对问卷选项进行打分;③观看结束后,对每个学生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计算每项指标对应不同评价的比例和人数,从而客观地反映该指标在羽毛球比赛分析中所占的比重,依次对应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可以分析出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具有代表性.
在对各层级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最后对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做出一个整体评价,以期更加全面地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通过100名羽毛球专修学生对指标体系从非常合理、较合理、一般合理、不合理4个方面去评价.表4为学生对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整体评价结果(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评价结果未列出).
表4 整体评价结果
总体来看,经过学生对羽毛球竞赛分析从整体评价结果数据统计可知,认为非常合理的有16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有10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认为一般的有4人,认为不合理的为0人.
在“非常合理”等级之上的比例均超过50%,说明构建的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关注;也从宏观上反映出,本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筛选和结构构建的把握是合理的.统计数据显示仍有33%和13%的同学给出了“较合理”和“一般”的评分结果.笔者同样对其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从主观层面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一部分学生对竞赛分析实践接触太少,短时间内很难把握其中的重点,缺乏相关知识的普及,自然容易产生主观上的判断认识;二是虽然在调查初期对学生做了相关指标的讲解,但是由于观看比赛录像的时间相对较短,场次也较少,学生对很多概念并没有清晰地掌握.从客观层面分析也有两个原因:一是观看的两场比赛,现场的解说嘉宾并没有涉及所有的指标,只是重点的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说,导致学生在分析和打分时产生了疑惑.二是由于比赛场次有限,所以不能对所有的指标进行覆盖,竞赛评价体系和录像视频、专家解说总是难免会有细节的遗漏,导致学生判断上有所出入,故评价为“一般”.
笔者对各级指标评价同样也做了如上的调查和分析.实证表明各层级指标的选取均和统计结果相呼应,“较好”以上的等级比例均超过50%,表明本文中构建的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学生对此体系中的各层指标的评价表示满意.
综上所述,从整体数据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认可的,这预示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羽毛球竞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是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构成.运动员竞技状态、教练员临场指挥、裁判员临场执裁、赛场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一级指标.其中,运动员竞技状态在一级指标中权重值占比最大,表明该指标在竞赛分析中居于核心地位.
二级指标包括体能分配、技术应用、战术应用、心理能力、智力表现等总计12项;其中,技术应用、战术应变、体能分配、布置战术、裁判尺度权重值较高,预示着围绕运动员竞技状态组成的相关二级指标是竞赛分析的重点环节.此外,裁判尺度的判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比赛的进程甚至胜负走势,时常受到关注.
三级指标包括移动速度、移动方式、动作变形、失误率等总计44项.其中,失误率情况、击球质量、预判能力、队员之间的配合、击球节奏的控制、技战术应用合理程度、战术安排、比赛的流畅性、执裁能力、关键球的判罚、场地风向控制这11项作为竞赛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指标的确定再次印证了运动员的临场竞技状态是羽毛球竞赛评价分析的重点所在;此外,裁判员能否正确应用规则,确保比赛公平公正、流畅进行同样被视为竞赛评价分析的关键性因素.
针对现有专业教材中竞赛评价分析内容体系缺失的现状,建议补充相关内容,并落实到专项学生实践能力环节中.通过对羽毛球竞赛的系统解读,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高水平运动员的临场技战术应用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增加专项学习的乐趣.此外,学生作为传播的主力军,还可以为更多的羽毛球爱好者如何观看比赛提供服务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