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睿
林守伟
李 胜*
吴 会
声景(Soundscape)由声音(Sound)与景观(Scape)组合而成[1],是指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与理解的方式的声环境[2]。现代学术研究者倾向于1997年加拿大音乐家谢弗(R.Murray.Schafer)阐述的观点:声景是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根据美学及文化需要值得重温记忆且品味的声音[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4年将声景定义成“个人或是团体在该场景中感知、体验及理解的声音环境”[4]。尽管声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义或理念,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师们一直非常重视声景在园林中的营造[5-6],一方面以自然声的融入为主,如“留听阁”“听雨轩”“八音涧”“万壑松风”等[7];而另一方面以人工创造的声景为主,如“听橹楼”“南屏晚钟”“晨钟暮鼓”等[8]。
西湖风景区水乐洞作为南宋临安众多山洞之首,位于西湖南高峰南侧的烟霞岭,紧邻净慈寺(图1),从古至今因声景而闻名。因洞口有清泉流出,声如金石,十分悦耳,故名水乐洞。其声景吸引了历代僧人、贵族及文人墨客的到来,在诸多历史古籍、文献书画中被反复提及,具有“洗心”“洗耳”的功效。西湖风景区水乐洞作为声景集大成者,对于西湖风景区整体声景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图1 《杭州古旧地图》中清代与民国西湖湖山图、水乐洞放大图[9]
通过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检索关键词“水乐洞”“水乐园”“水乐净化院”“烟霞三洞”“西湖”,筛选整理文献古籍诗词,分析园林性质差异和水乐洞声景特点,西湖风景区水乐洞历史可分为3类时期(图2):初成期(寺观园林)、全盛期(公共园林)、成熟期(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
图2 水乐洞变迁概况图
五代吴越国沿袭隋唐对佛教推崇的态度,奉行“信佛顺天”的政策[10],在西湖风景区建成了许多寺观和浮屠[11],例如净慈寺、昭庆寺、西关净化院、保俶塔、雷峰塔等。据《五代宋元明佛教事略》记载,“钱氏历世奉佛,西湖上佛寺多与之有关,而宋初之名僧多所庇翼”[12]。在佛教盛行、政教合一的时代背景下,西湖风景区水乐洞的起源与佛教的推动密不可分。
根据《咸淳临安志》记载,西关净化院(水乐洞前身)表面上由吴越国王钱弘佐所建,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杭州城西关而得名。实质上水乐净化院得以建成在于两方面(图3):一方面,吴越王钱弘佐无论是在建寺的许可、寺额的颁赐,还是场地的获得及名义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僧人鉴诸对申请并主持建造寺院起到了推动作用。
图3 《全唐文记事》清·卷一百六《寺记》
西关净化院记(碑文)中提到水乐净化院建设的相关内容[13]。僧人鉴诸认为火葬的方式不会占用山地空间且骨灰可随水流远去,具有“劳无烦人,置不有地”的优势,因为火葬的方式非常符合佛教思想,于是向吴越王钱弘佐申请建一处僧俗火化遗体寺院,吴越王赐名“净化”。
初成期水乐洞相关文献记载较少,声景主要以水乐和梵音为主,其在诸多的寺观园林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可称之为名地,其本质是服务于宗教价值,王权统治。其核心思想是以“无我”之心寻求超脱,因为众生皆苦,人人会生老病死,只有通过省欲去奢、仁慈好施、佛陀祭祀、消灾祈福,才能享受精灵不灭,在轮回报应中享受涅槃亲近[14]。这是吴越时期最重要的佛教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对水充满敬意,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为水,故有“太一生水”一说,因其身形柔,性格不争,古语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此时的水乐之音多有洗净前尘和祈福之意。
因为其服务对象、价值取向及西湖风景区整体处于萌芽和发展阶段,此刻的水乐洞尚处于初成时期(寺观园林),与西湖风景区净慈寺“烟寺晚钟”[15]梵音声景相似的是:声景虽然已经形成,但尚未在唐宋文人初见山水[16]的时代背景下普罗大众。
待至宋初,随着山水审美的进一步确立,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临安城市内部和周边的一部分名山胜水、古迹名胜(常与寺观、祠庙相连)被纳入公共园林的范畴[17],其中包括西湖风景区水乐洞。
“水乐”的名称来源于熙宁二年(1069年),杭州郡守郑獬游历至净化院“岩石盘峙,洞壑虚窈,泉味甘清,声如金石”,其心甚乐,故名之曰“水乐”[18]。随后,水乐洞名声远传,前来观瞻探胜的文人墨客接连不断。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来杭州任通判,苏公的《水乐洞小记》曰:“泉流岩中,皆自然宫商。[19]”
此时的水乐洞以“清乐梵音”和“空谷传声”的水乐声景出名,融合了远处南屏山净慈寺梵音和其他自然之声,其声景被文人墨客描述为“天籁”“韶乐”“素弦”“声空砻然、真若钟鼓”“清吟”“太古之音”,具有“洗心、洗耳”的效果。宋代诗人王大受在其诗《游水乐洞》中形容水乐为“历聘空寒六六天,更来洗耳听春泉。迅湍激石浮清磬,悬溜行沙写素弦”。在宋代诗人程炎子的《水乐洞》中也曾这样描述:“南山水乐洞,窈窈白云深。满耳笙歌者,谁能一洗心。”
在水乐之音中,一方面文人墨客用神奇的语言描绘水乐,另一方面以“有我”之境感受水乐,所以在他们的笔下以我观物,故水乐皆着我之色彩。以水乐之音为切入点,可以感叹自然鬼斧神工(南宋任希夷《游水乐洞诗》:“自然天籁鸣,独行幽耳听”);也可以怀古伤今(南宋王镃《水乐洞》:“分明水府真韶乐,几换兴亡曲未终”);亦可以自省,重塑人格(南宋程公许《重阳陪诸乡丈游水乐洞过风篁岭龙井张饮观雨》:“而我赘其间,自省羞朴樕”)。其“洗心、洗耳”的功效可见一斑。
全盛期的水乐洞已经从寺观园林转化为完全意义上的公共园林,岳飞之孙岳珂在其诗《水乐洞》中写道:“天下水乐洞,今归四姓家。台池閒日月,泉石痼烟霞。”为谋求轻松、愉悦的山林体验,文人需要重视听觉功能对山水声景的捕捉、消化。平和之感觉断然离不开“静”的心理基础,因而文人往往被“静”意浓郁的水乐声景所吸引。在此基础上,水乐之音在文人笔下转化为景观,生成美学意蕴,西湖风景区水乐洞也在很多名士的诗词流传(表1)和西湖本体经过长期治理、逐渐繁荣的背景下,慢慢从一个小范围的名地发展成一个临安范围内的名胜之地。
表1 全盛期水乐洞历史文人声景相关作品
南宋年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西湖经过了持续的开发建设而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游览地,包括诸多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众多园林各抱地势,借景湖山,开阔视野和意境,同时也构成了一系列的声景序列,包括“柳浪闻莺”“南屏晚钟”“水乐声”等。
水乐洞在此期间也几经变迁。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宋孝宗赐内待李隶重建佛宇。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杨郡王因其洞的环境特殊,于是垒石筑亭,霸占为私人别墅。杨郡王死后,水乐洞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水乐”声景成为绝响。南宋末年,魏国公贾似道占据西湖大量的园林,“往来游玩舟只,不敢仰望,祸福立见矣”[20]。他花重金将水乐洞打造成自己的私人花园,命令下人疏通堵塞处,“水乐”景观得以恢复。贾似道在洞外修筑“水乐园亭”,取苏轼《东阳水乐亭》诗语。明代田汝成著《西湖游览志》第三卷《南山胜迹》[21]和潜说友纂《咸淳临安志》卷之七十八《寺观四·寺院·水乐净化院》[22]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
待到元朝,统治者对西湖采用“废而不治”的政策,任其荒废,到明清才陆续出现整治西湖的工程。而该时期西湖风景区水乐洞重现作为公共园林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许多游记书籍里陆续出现了对水乐洞的描述,其“洗心、洗耳”的特点也被更多的文人墨客和普罗大众所接受,其传播方式也从之前的诗词歌赋转向更加多元的文学创作方式(表2),元代胡奎在其《斗南老人集》卷五中写道:“分明一曲无弦调,洗尽人间万古心”,明朝田艺蘅在其书籍《香宇集》续集卷三十壬戌稿文《水乐洞》中写道:“寒泉咽不流,希声洗人耳。”
表2 成熟期水乐洞历史文人声景相关作品
与全盛期单维度以“有我”[23-24]之境感受水乐之音不同的是,此时的文人墨客开始着重于不同时间和空间去感受水乐,出现了秋时雨后听泉(明朝高镰《遵生八笺高子秋时幽赏》水乐洞雨后听泉)、月下赏溪(清朝洪昇诗《水乐洞》鸣沙激石响中宵,月白松青影动摇)、冬日听乐(明朝田艺蘅书籍《香宇集》续集卷三十壬戌稿文《水乐洞》)的独特情境。通过文人墨客的描述,这时的水乐洞声景不单单是独特的水乐之音,早已和水乐洞环境周围的声音充分融合,植物景观也进一步与水乐洞声景相融合,形成了视听相结合的独特风景。
根据2段不同时期诗文的语义分析(表3,图4),成熟期水乐洞的声景构成相比全盛期而言更加多元,植物景观也愈加丰富。其“洗心”“洗耳”已经声名远扬,不仅可以激发文人骚客的灵感,还存在引导游客在情感、生理、认知和行为方面转向积极的效能[25-26]。成熟期水乐医理的效果也被发掘,《四时幽赏录》中提到,每次高濂在雨后游水乐洞时都会用水乐洞的泉水渗入自己的脾,用石粒漱口可以磨牙,其曰“每到以泉沁吾脾,石漱吾齿”[27]。
图4 不同时期水乐洞历史文人声景相关作品语义分析
表3 不同时期水乐洞历史文人声景相关作品语义对比分析
这时的水乐洞不论是声景本身,还是在与环境的融合方面已经完全成熟,水乐之音与其他自然之声、人为之声、西湖周边山水风景完全耦合,人文底蕴和风景本身底蕴在历史不断叠加的过程中达到顶峰,至今尚存的不少声景摩崖石刻(图5)也都是在成熟期形成的(表4),成熟期的西湖风景区水乐洞已经可以名副其实地称之为名胜之地。
表4 现存水乐洞摩崖石刻
图5 水乐洞摩崖石刻现状
西湖风景区水乐洞变迁与其声景发展息息相关,结合水乐洞从名地发展到名胜之地的过程,得出以下4点结论。
1)水乐洞和西湖风景区本体发展密不可分,西湖风景区整体是一个完整的景观序列,它的历史变迁影响着水乐洞的变迁,而水乐洞的存在(类似“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西湖风景区的声景资源。
2)声景的发展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水乐洞从早期“无我之境”(寺观园林)发展到“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私家园林-公共园林)皆有的程度,声景在维度上是递增的,从早期的水声、梵音、鸟鸣,到后期的人声和植物声,整体声景是不断发展的。
3)水乐洞与佛教、山水文学的发展不可分割,文人们在此“洗心”“洗耳“获得灵感,获得静心和愉悦,而诗词歌赋和摩崖石刻相应反哺水乐洞,使得水乐洞不断积累名声和人文底蕴,这才得以从名地慢慢地发展到名胜之地。
4)声景只是一个维度的景观,是一剂融合其他维度的催化剂,在和环境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让自然和人类共生,而风声、水声、人声、鸟声层层叠加,构成一个完整的声景资源,与视觉、嗅觉等维度景观结合,凭此水乐洞才能称之为名胜之地。
反观当下,水乐洞声景存在区域识别度不高、过多交通和游客噪声干扰、缺乏对声景维护管理等问题(图6)。所以在优化策略选择时,一方面,需注重修复和保护历史特色声景,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勘探分析场地现状,对现存条件积极利用并重建和修复无存景观,以发扬水乐洞声景“洗心”“洗耳”的特点为原则,减少外部人工噪声的影响,合理营造园内活动声和多样的自然声,创造内外和谐统一的声环境;另一方面,需加强水乐洞的游览引导和园内管理,结合诗词歌赋和摩崖石刻进行历史文化的景观再生,唤醒游客对声景的保护意识,让游客在水乐洞游览过程中认识水乐、感受水乐、享受水乐。
图6 水乐洞现状
总结起来,水乐洞经历“因佛得名”“应运而生”“轮回沉浮”3段时期,始终与西湖风景区整体和佛教密不可分,与文人骚客互相成就,与诗词歌赋相辅相成,同时其“洗心”“洗耳”的特点存在促进古人生理、心理健康的特点[28-29],这些都体现了西湖风景区水乐洞声景的重要地位。以西湖风景区水乐洞历史研究为切入点,有助于为水乐洞现状声景保护和修复、杭州西湖声景遗产的价值认知与宣传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为中国古典园林声景保护和修复、现代园林声景营造提供思路和引导。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