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珂,燕亚飞,2*
(1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2 洛阳市生态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文明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科技和便捷,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噪音”污染。无处不在的声音是我们每天都要遇见的,优美的声音使人们心情愉悦,而噪音使人烦躁不安,因此生活中声音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如何运用声音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景观设计的新问题。以声景为切入点对景观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在提高生活环境“舒适”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1]。
古希腊时期,西方文化奉行“视觉至上”的原则依然占据着主流地位,其对视觉文化的推崇早已表现出来,但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获得的信息也同样重要[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对声景观展开研究,在声景概念提出之前,声景经历了不断探索的启蒙阶段。最初,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Granoe)在1929 年提出“声景”(Soundscape)一词,研究在特定的范围内以听者为中心,整体环境的声音情况[3]。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噪音、交通噪音、施工噪音和社会生活噪音等等的产生,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其中,环境声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噪声对于人们评价及健康的影响[4]。人们在探究如何解决由噪声引起的环境问题时发现,声压级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提升人对于声环境的评价。声景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早在20 世纪60 年代末,加拿大作曲家R.Murry Schafer 教授就开始倡导“声景”(Soundscape)的思想并创建了“世界声景计划”(WPS)。1975 年,他通过欧洲之旅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声景进行调查与录制,建立了WPS 的立体声模拟录音磁带数据库,还出版了2 本读物《European Sound Diary》和《Five Village Soundscapes》。1978 年,Barry Truax 出版了有关声学研究和声景术语的参考手册《Handbook for Acoustic Ecology》[5]。1982 年英国成立了以“Soundscape”为宗旨,保护安静的社会的团体—“Right to Quiet Society”。1993 年日本设立了民间学术团体——日本“Soundscape”学会[1]。伴随着世界各地Soundscape 研究活动的发展,“声景”这一思想得到了迅速的推广。
2.1.1 视听关系与声景分类。视觉和听觉是认知最为重要的感官,在促进认识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Carles 等通过声音与图像之间进行不同的组合处理发现,当声音与图像互相匹配时,人们对景观的美学体验最高[6]。Liu 等从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方面展开研究,揭示了景观与声景观之间的关系[7]。Southworth M 通过试听一体化实验发现,若过分强调视觉环境将会导致听觉感受不明显[8]。
对于声景的分类,国外学者们也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研究。Davies 从心理学角度通过3 个语义层面将声景进行划分,分别是声源(Sound Sources)、声音描述符(Sound Descriptors)、声景观描述符(Soundscape Descriptors)[9]。Schafer 从声生态(Acoustic Ecology)角度对声音进行了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归类与诠释,将自然界中的声景分成了3 类:基调声(Keynote sounds)、信号声(Signals)和标志声(Marknotes)[10]。Farina 从声景生态(Soundscape Ecology)角度将声景划分为地球物理声(Geophonies)、生物声(Biophonies)和人工声(Anthrophonies)[11]。
2.1.2 声景的调查与评价。国外声景调查与评价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各类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声学特性与好感度间的关系。如通过噪声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确定城市中相对安静的公共空间,对客观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开放空间的划分及使用情况、空间环境中声景观的声学特性和听者对声音的感知和喜好情况[12]。
另一些研究者发现声景的评价受声景的地域性、听者的社会背景、听者的即时状态等因素的影响。Davie 发现,人的年龄、公园游憩频率、停留时间对个体声景感知力有影响,而性别并非是影响评价的主要因素[13]。
2.1.3 声景的保护与设计。早在1993 年,日本就设立了民间学术团体——日本“音风景”(Soundscape)学会。该学会将声景研究方向放在本地区特有的声音,从自然与人文方面多角度地探讨解决噪声的方法。1996 年日本举办评选“日本声景100 处”活动。1997 年,日本福冈市制定了“福冈市环境基本规划”,旨在保护地域特色的声景观[14]。随着声景保护理念的持续发展,现如今声景研究已被用于地域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如Garai 对比庞贝古城主要旅游路线声音特性及游客主观评价,界定古城各区声音景观质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15]。
将声景观设计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听者从“被动地听”到“主动地听”,声景观研究发挥了景观设计作为强化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作用。如Carl Troll 在1939 年提出“音景生态”,它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调查方法,用以了解不同尺度下的时空动态以及声景观、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相互影响[16]。Brown 等将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式应用到声景设计中,进行声景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手法上的创新,并尝试在设计时将抽象的声景设计转化为可测的声学标准[17]。
2.2.1 国内现代园林声景研究。国内声景研究开展相对较晚。1998 年,王俊秀[1]教授在《音景(soundscape)都市表情:双城记的环境社会学想象》中通过分析台湾新竹市的音景特色与现状,与温哥华的声景发展进行对比,提出了“音景三角形”这一概念,并探讨了中国声景的发展方向。王季卿[18]于1999 年发表了《开展声的生态学和声景研究》,分析了国内声景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为中国声景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李国棋收集了大量的声音素材,建立了“声音博物馆”数据库,并提出了住宅小区声景的评价方法和评估标准,归纳总结了声景设计方法和步骤。
更多的学者加入到声景研究中。秦佑国[19]讨论了声景学的源起,从审美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声音,提出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的声景遗产进行保护和记录。张道永[20]等提出了声景的概念,并从声景的三要素(人——声音——环境)出发,对声景理念作出了解析,同时深化了对声景的认识。
2.2.2 城市声景研究。大量关于城市声景的研究已经在中国开展,其中关于城市公园的解析、设计和评价是研究的热点[21]。葛坚[22]等对日本佐贺森林公园声景观进行调查与评价,分析了城市开放空间声景观的构成要素,阐明了各要素好感度和协调度的主观评价及声景构成与设计手法。陈飞平[23]等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森林声景观进行评价,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对森林公园声景观应用作了总结。邰惠鑫[24]分析了城市居住区的声景现状并提出了初步的居住区声景描述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吴颖娇[25]对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的声景观做了评价研究,阐述了声景喜好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习效率间的关系。
除了城市公共空间、居住区、大学校园的声景研究之外,历史古城、商业街等声景研究也越来越受学者们的重视。如基于声景观评价原理,以宣化古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D 法依据不同环境特点建立主观评价体系,揭示了声景观好感度与协调度的影响因素[26]。于博雅通过语义细分法问卷调查,分析了城市商业街声景的主观感知结构及特征,提出了商业街声景的优化设计策略[27]。
2.2.3 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研究。在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理论研究方面,较为突出的是华南理工大学的袁晓梅[28]从“自然风景”“诗画意境”“人生至境”3 个方面出发,注重声景意境的表达,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营造艺术。贺蔡明[29]通过研究塑造园林中声景与香景的形式,初步建立了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理论框架。张俊玲等[30]以哲学思想为背景,分析声景的构成,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设计是经过审美提炼与造园实践经验共同建构。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展开了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调查与评价研究。如袁晓梅等[31]对拙政园进行了客观的物理测量,对私家园林隔声降噪功能的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郭敏[32]选择杭州、苏州、扬州3 个城市的10 个园林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了江南园林中自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两大类型的特点,建立了江南园林声景评价指标,并整合出了江南园林声景设计导则。欧达毅等[33]以拙政园为例,通过调查人员的实地感受、客观评价物理参数测量以及对园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主观评价,展开中国古典园林的声景评价与研究。
综上所述,声景研究不仅融合了景观学、声学、心理学、美学等多个学科,而且在多个应用领域得以发展。包括声景的主观和客观评价研究、声景的保护与设计以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景。国内外声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处环境中的声音进行调查与评价研究,还包括声景在城市设计方面的运用、声景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运用以及不同声音对人类生活与健康的影响等方面。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获得,声景定会为人居环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