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长涛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也经常向我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获取知识。”听上去无懈可击。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这样被教育着,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但我对这个貌似正确的答案并不满意。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更多人读书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为了做官,或者是为了发财,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这些名言本身就带有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
单说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仍然是在功利主义的层面上来理解读书,所以我说它不准确。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读书固然是获取知识的必然途径,但这并不是读书的全部意义。如果仅仅依靠这种功利主义作为读书的动力,读书就永远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一项不得不完成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一个需要苦苦对付的敌人。读书因此成了一种负担。这也是我们现在有些孩子不喜欢读书的根本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读书走进了一种误区?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让我震撼,我想也应该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震撼。他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今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没有教育,只有训练。”读书跟阅读,这两个词看似很相似,但是我们的孩子只是在读书上学,并没有真正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这有点背离初衷。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需要,更是个人成长的需要。读书,是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我,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超越功利主义的读书,这是一种纯粹的行为、善良的行为、智慧的行为、理性的行为。只有超越功利主义的读书才能体会到那种真正超凡脱俗的、妙不可言的美丽和快乐,才能使我们感受到某种巨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思想启蒙,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才能使我们汲取生命的力量。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要读书。教师读书不仅是为了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和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从而更具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的意义更深远。教师是一种平凡的职业,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平凡。读书,会让我们在平凡的事业中拥有不平凡的收获。
在现代社会中,好多人已经遗弃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在喧嚣的都市中,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我们不否认进步,但要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泛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的老歌。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要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书,会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会让喧嚣的世界返璞归真。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里,在房间的茶几上……别忘了,留一个位置,给自己最爱的那本书!因为———书,是一位良师,它会教我们感悟生命;书,是一位好友,它会伴我们一路前行;书,是一盏明灯,它会照亮我们的智慧人生!
看漫漫人生路,让书香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