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庚
(江苏淮安 223200)
《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1506—1580),是明代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人。吴承恩去世后葬在吴氏家族墓,其墓在今淮安市淮安区石塘镇二堡村郭大庄。吴承恩墓是在1974年的一次地方盗墓中被偶然发现的,近年我在淮安二堡一带寻访大运河淮安区段石涵洞、渡船时听闻了有关发现吴承恩墓、棺木和他父亲墓、墓碑的情况。在墓碑发现者郭井爱的帮助下,我骑车往返淮安区淮城、石塘、二堡、马甸、马东等地十余次,采访了当事人和知情者20多人,试图还原四十多年前的“发现”经过。
2021年5月11日,《河下往事》编辑部邀请89岁退休教师、文史专家何杰,在淮安民间博物馆一块吴承恩手迹石碑前为文史爱好者讲述发现吴承恩父亲墓碑和墓志铭的经过。
何杰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寻找吴承恩墓地、核实吴承恩故居所在位置并参与修复工作。耄耋之年的何杰老人精神矍铄,他将发现吴父墓碑之事娓娓道来。
那是1974年11月初的一个早晨,他刚跨进教室准备给初二的学生们上语文课,就听到室外有人喊:“何老师,‘吴承恩’找到了。”何杰一看是学生郭井爱。郭井爱告诉他,在郭大庄郭井锋家猪圈栏挡处发现刻有“吴”字的石碑。何杰随郭井爱跑到离学校500多米的郭井锋家猪圈边。何杰仔细查看,是篆字“吴”字,他赶紧用手擦干净石碑,发现还有“明菊翁之墓”等字。
见此碑文,何杰喜出望外,他断定是吴承恩父亲的墓碑。当天,淮安县文化馆派人实地察看,确认石碑乃吴承恩之父墓碑。站在一旁的郭井中主动告诉大队干部,他们家还有一块石碑被掩埋在草堆下。当天,大队安排郭井道、郭井祥将两块石碑运到县文化馆。收石碑人随即安排他们到淮安饭店吃饭,并给他们每人5元钱作为奖励。
发现石碑的郭井爱(67岁)告诉我,何杰老师在讲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课文后说,作者吴承恩其实是我们淮安人,不过有好多地方都在争吴承恩故里,如你们发现带有“吴”字的木板、石碑等要立即告诉他。因为他曾听说,吴承恩祖上在二堡一带有田,其去世后就葬在淮安城南吴氏“灌沟先垄”(灌沟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整修水利而废,在吴承恩墓南250多米处),墓在其父墓西南侧。郭井爱就把老师这些话记在心里,到哪儿都十分留意。那天路过郭井锋家猪圈时,发现猪圈门口有块石碑,上面恰好有个“吴”字……
在郭井爱的陪同下, 我在二堡郭大庄寻访到当年参与挖墓的76岁老人郭井中,他也向我谈起当年挖墓的荒唐事。
那是1974年10月下旬,地里的麦苗已两寸有余,他和邻居郭井锋(2003年去世)一起议论起家属挑氨水无水桶,便想找点木料做两个水桶,由于当时物资比较匮乏,无奈之下很多人家的桶都是用棺材板做的,于是兄弟俩决定挖棺材板打水桶。那时,郭井锋在石塘公社农具厂做铁匠,便打了一根1米多长拇指粗细的钢钎回家,郭井中也从头闸发电站下班回家。当晚10点多钟,哥俩手拿钢钎来到一块麦地,那里原来是一片无名墓地,后被改作耕地使用。哥俩在麦地里各处扦了好长时间,没有扦到棺木,便又换了一块地,没过几下就扦到木质声,两人又在原扦点旁一尺处再扦,还是木质声。郭井中急忙回家拿铁锹,又叫来郭井亮、郭井堂、郭寿生一起帮忙,麦田里土松好挖,挖到一半时,隔壁帅庄帅荣康、张学科散会路过,见此也加入挖墓队伍中。随着墓穴越挖越大,棺木也逐渐显露出来,原来这里有三口棺材,中间一口稍长,两边的两口棺材略短些,后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吴承恩及两位夫人之棺椁(也有一说是吴承恩夫妻及儿子凤毛之棺椁)。他们站在上面跳了跳,感觉木质没有腐烂,棺材底部仅有四五厘米深的积水。几个人想打开中间一口棺材盖,可怎么撬也打不开。郭井中让大家先休息,自己骑上自行车到头闸发电站,拿来大锤、铁錾和皮带,又从家中找来一节洋槐树棍。有人想到封棺材盖时,是从前往后推。于是,他们就用洋槐树棍顶住棺材盖后部,用大铁锤猛击树棍另一头,棺材盖才慢慢被打开。打开后,棺材里有一具尸骨,尸骨上还有像腐烂的竹席一样的东西。快要天亮时,一伙人也只弄上来两口棺材。长的一口运到郭井中屋西头草堆处,用草盖上,另一口运到帅荣康家草堆下,没有弄上来的那口棺材用土盖上,准备夜间再挖。
吃过早饭不久,大队干部找到郭井锋、郭井中,要他们交出夜间挖出的一口棺材,并承诺奖给他们每人10元钱和一对大水桶,他们就交出藏在帅荣康家草堆下那口棺材。怕日长生变,当天夜里几个人用平板车把藏在郭井中家草堆处的那口棺材拖到马涵洞中学卖了200元钱。很快大队又组织武装基干民兵挖出了剩下的那口棺材,并用棺木打了许多农具,而尸骨都丢在了墓坑里。大约隔了10来天,郭井锋、郭井中见大队并没有兑现承诺,于是夜里又冒着小雨到原墓坑的东北角扦,头扦就扦到石头声,两人拿锹开挖,挖不到二尺,呈现石碑,一上一下合在一起(寻访中有郭雪生老人讲,他从小听庄上人说,1944年曾有人挖过吴父墓,墓穴中有用厚木板做的廓,廓里有口木质很好的大棺材被人弄走)。当夜他们分两次将石板抬放到自家草堆旁,用草盖着。郭井锋见猪圈门口木栏坏了,便用石碑挡在猪圈门口。当天,大队发现就把石碑拖走。后经专家考证,此两块石碑是吴承恩为其父亲撰写并手书、刻石的墓碑和墓志铭。当时,农村基层文物保护意识缺乏,本地人挖的都是无坟头的无主墓,更不知道是吴承恩墓,大队也就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后来专家通过棺木站板上的“荆府纪善”4个字,才证实他们当时无意中挖的是吴承恩墓。直到1981年政府要重建吴承恩墓地,大队才组织郭井中的妻子重新挖开墓坑,用蒲包把三具尸骨包好(吴承恩头骨被取走,后复原)装到缸中埋到现在的吴承恩墓里。
收藏在吴承恩纪念馆的“荆府纪善”棺材站板
在郭井爱的陪同下,我来到马东村,找到77岁的吴顺来(当地人称吴二木匠)老人,当年就是他将刻有“荆府纪善”的吴承恩棺木站板(俗称棺材头子)保存下来的。
1974年冬,吴顺来带十几个徒弟在马涵洞中学打黑板、课桌、门窗等。当时木材短缺,学校让他收些棺材板。有天有人找他,说上半夜要送几块棺材板来,夜里他就在木匠间等。收到二堡人拖来的几块棺材板后,发现非常厚实,材质较好,油漆发亮,从长度断定是口男棺,棺材板长有6尺6寸(过去打棺材男是大六、女是小六。即男棺6尺6寸,女棺6尺06),宽约2尺1寸,高约2尺4寸,厚有4寸。察看后,以200元成交。第二天,几个徒弟见棺材板上都是凸凹榫,便将棺材复原,见棺材前站板上有“吴”字,急忙问他:“这口棺材是你吴家祖宗的,动不动?”吴顺来从旁边抓起一把稻草,蹲下身来,把站板擦了擦,发现“吴”字下面有“公灵柩”字,“吴”字上有“荆府纪善射阳”几字。材面是荸荠漆,字是红色。吴顺来没有多想,赶紧让徒弟们拆开,打课桌。几天后,他用板车将打课桌、门窗剩下的碎木头、刨花等拖回家烧火,见平板车上差一块板,便顺手从木材堆上拿了块板铺在板车上。这块木板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厚约3厘米(已被锯过)。到家后将这块板连同碎木材堆放到灶膛口。他妻子见这块板厚实光滑(背面),便顺手用抹布擦了擦,当缸盖盖到放粮食的缸上。
1981年为纪念吴承恩逝世400周年,何杰他们找到木匠吴顺来,吴顺来从厨房里拿出那块带回家的木板,翻开一看,赫然刻有“荆府纪善”4个字,后来为找到剩余的“射阳吴公灵柩”字迹,还查看了许多黑板、课桌、门窗,无果。
1981年,淮安市人民政府在吴锐、吴承恩父子的墓地清理完毕后,将以墓地为中心的三亩地征用下来,在四周挖小渠环绕,扩建为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吴承恩墓园,并建有凉亭、墓坊、墓碑等,供后人凭吊。1987年9月吴承恩墓园与其故居一起被列为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