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探究

2022-06-08 15:18吉林师范大学崔景昊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本土化督导过程

文/吉林师范大学 崔景昊

社会工作因西方社会需求而生,工业革命达到鼎盛时期,西方社会为了应对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及需求,由民间到政府逐步展开专业性社会服务制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环境下,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有必要尽快引入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服务机制。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综合我国的社会现状及政策环境,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扎根。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社会工作这一全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工作对于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社会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要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作为基础,推动社会工作氛围。但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程度不够,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社会治理无法得到创新。我国的社会工作在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难点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表现在融入的要素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二是如何加强和提高政府等行政部门对社会工作领域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三是如何建设适合我国社会工作环境的专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其培养与开发机制等。因此,本文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行简要探讨。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核心要义

(一)社会工作的简要探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全新的机制,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及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化手段,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过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服务”的理念,并且在工作过程当中有着非常明确的服务取向。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及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而开展的社会工作,同样具有具体的问题趋向。社会工作在开展时,一切工作都以四大要素来作为开展依据,其中包括价值观、目标、依据和方法。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其价值观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其根本工作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改善二者的关系,并且依据科学的发展理论和专业的技术方法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与其他的服务专业不同,社会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关注人这一系统,而且对于社会环境的关注力度也是相对较大的,可以说,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主要是实现社会工作对中国社会的融入。

(二)本土化工作的简要探讨。所谓本土化,就是指能够更好地融入我国的历史长河当中。融入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融合,也就是说,将a事物与b事物融为一体,共同发挥二者的作用,由于社会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在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当中,主要是为了使社会工作全面融入国家的治理体系当中。在这个融合的过程当中,主要包括推动社会工作与人民服务的执政体系融入,使得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机制能够得到完美融合。第二大方面就是与政府的基层治理体系融合,使得社会工作与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得到有效的融合。可以说,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社会工作融入社会发展过程当中。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要点探讨。1.在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当中,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社会工作的独有特色,其有着理论框架及独有的伦理价值。通过纵观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主要是针对社会问题、民众服务等一系列综合的管理专业。而且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离不开其核心价值。所以在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当中,要对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有充分的了解。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是与我国的社会发展一脉相承的。例如,对人的尊重、生存权的保障、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和谐、社会连带性、效率,均为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在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当中,有必要围绕这些重要的社会工作价值来开展社会工作,也是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路径。其次,是使理论基础形成本土化。如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心理社会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情境中的自我理论等。具体来讲,例如在生态系统理论当中,主要强调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要强调系统性的视角,突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全面介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人与社会的互动。也就是说,在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从而多维度、多层面地融入正向的社会环境当中,同时结合我国的社会发展特性,使人们通过不断与环境的互动来解决自身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2.行动取向是社会工作的另一个本质特点。其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理论系统,而是与前述的系统理论整合之后共同介入社会工作的指导,在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当中,需要体现出优势视角和赋权增能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关注到社会工作的行动取向。如优势视角主要强调其创新思维模式及挖掘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能量,使其向优势转换,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行动取向主要强调解决问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够将问题当中的优势转变为动力。赋权增能的视角主要是通过实现困难群体及个体的能力增长,改变个人的潜能,使其具备良好的改变社会现状的能力和行为。社会赋权指的是与他人之间的互动,通过与社会关系的互动而提高自身能力。也就是说,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当中,充分体现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使其介入到指导过程,是实现助人的一个关键。

二、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治理”一词,这是我国在转型期为了解决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多元化的社会问题及需求,有必要通过创新意识来构建新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而全新理念的社会工作恰巧又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之一。也就是说,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多元化的社会问题及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化手段。社会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服务”的理念,并且在工作过程当中有着非常明确的服务取向。社会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切工作都以四大要素来作为开展依据,其中包括价值观、目标、依据和方法。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其价值观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其核心部分,其根本工作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改善二者的关系,这无疑是在社会治理创新领域里极为重要的本质条件。

(一)把握融入要点及要素。在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对融入的要点及要素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够突出社会工作的本质特点以及工作优势,更好地把握社会工作的原理,掌握价值及专业技术两大要素,使得社会工作得到更好的本土化。在融入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吸收社会工作伦理,促进社会工作更好地融入党的执政理念当中,更好地改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避免社会治理过程当中存在的政治性,同时运用更多的社会工作实践技巧,促使人们走向社会改革,使社会工作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必然力量。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充分挖掘创新要点,需要不断对社会工作进行创新,与党的群众服务工作进行充分融合,要将社会工作与以往的社区服务进行比较,更好地对比出二者存在的不同,从社会工作实践参与度、自助度及资源整合等几个方面来加快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二)强化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培育管理。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来说,要想更好地推动,就必须要强化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在国家治理的体系总布局当中,合理地融入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并将社会服务组织发展规划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的总体布局当中,在现有的体制之下,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强化社会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当然,强化党政部门对社会组织的扶持与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样可以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委托党组织及群众工作部门帮助社会服务组织,这样可以保证社会服务组织的日常工作得到有效引导,服务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还能够强化对社会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

(三)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在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落实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建设管理职能,使得政府建设部门能够对其进行全面指导。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全面的规划。因此,政府部门可以为其制定部署相应的发展规划,而且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保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能够得到更好落实。这样就能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奠定人才基础,政府部门也可以设置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更好地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可能性,而且在所有的民政工作当中,普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过程当中的本土化。具体需要做的是如何让社会工作这一理念尽快全面普及到社会各个方面。根据西方的社会工作案例来看,针对从事社会服务的领域,政府扮演着积极者的作用,其表现在于推动社会工作各项服务能够“稳着陆、硬扎实”。借鉴这一效果,我国对于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做到“服务至上、品质跟上”的方式,不断给提供服务的组织或具体的基层组织灌输这一理念。同时通过各项激励政策,鼓励提供服务的组织能够全方位为大众排忧解难,解决群众的具体 困难。

(四)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督导作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大环境下,对于社会组织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社会组织蓝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持证社会工作者的人数已突破60万人,在不同领域的社会正式组织或民间非营利及营利组织从事着与社会工作及管理相关的工作。虽然专职社会工作人员数量逐年在上升,且国家对专职社会工作者培养领域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多元化社会需求,有必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有必要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方面着手,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督导作为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践为一体的多维度管理概念,同时又有着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对于新入职及一线的社会工作服务人员的专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同时具有支持性作用的社会工作督导在促进专职社会工作的职业技能提升和专业判断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最终目的在于提供更为高效的社会工作服务,而且随着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社会工作督导的模式和方法也日益丰富、成熟、规范。新时代,需要构建适合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工作督导发展模式。这对建设社会工作专职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等一系列硬性标准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社会工作督导领域提示的是作为督导者需要具备行政、评估、教育、专职社会化、人性化等一系列职能要求。这一要求对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方向。总而言之,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将会对社会工作服务的品质及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在社会治理创新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将社会工作进行本土化是一个重要基础。而且,我国提出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理念以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比如说,当前我国的政策现状和社会环境的融合,或者是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契合都较难。除此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现阶段无法及时满足其增长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人才不足、岗位设置不明、专职社会工作人才待遇亟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的稳定发展。因此,要想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对社会工作本土化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本土化督导过程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