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模式下的师幼互动挑战

2022-06-08 12:32许潇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居家挑战

许潇婷

摘要: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以及疫情防控的需要,停课停学。对于幼儿来说长期的居家“足不出户”,这就需要家园合作,家园共育。家庭是人最早的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居家期间,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突破传统的活动形式,给师生互动带来挑战。如何通过线上“云”互动以及课后推送系列的亲子游戏与活动,探索有效应对措施,使得“停课不停学”,促进幼儿居家期间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居家;生活;挑战;家园共育;游戏;措施

随着全国疫情此起彼伏,我们生活的城市—上海,疫情形势严峻,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节奏,整个城市进入“停摆”,停工停产停学——瞬间改变我们日常生活。长时间无法进入校园,这对托幼年龄段的幼儿也是一个挑战,日常的常规以及活动形式受阻,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延续性,我们结合网络媒介,进行“云”互动以及开启与家长的线上交流模式,保持幼儿居家情况的同步共享。

一、幼儿居家隔离师生互动面临的挑战

疫情时代,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面临着停课居家的挑战。停课停学,让刚开学不久的中小学生开启了居家模式。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开启了线上上课之旅,上网课老师对各班学生有统一的作息与要求,他们的自控能力以及注意力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而对于幼儿园尤其是托小班幼儿以“云”互动的形式见面以及幼儿面对电子产品与老师、同伴进行线上互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低龄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居家模式下师生互动带来挑战

3岁以前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无意注意占优势[1]。由于他们的注意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自控力,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或是关注某些事物。由于空间的阻隔,师生之间的互动转为“云”互动,即进行线上互动。面对“云”互动的形式,幼儿会不自觉地触碰电子产品媒介,例如最常见的是幼儿随意端点开语音或是关闭视频等。在第一次进行“云”互动时,绝大数幼儿对于这种形式的见面感到好奇,在谈话环节,他们自行触碰手机或是平板,使得谈话活动变得有些“混乱”,大家都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有的幼儿面对屏幕根本坐不住,个别调皮的幼儿甚至跑开,屏幕里根本找不到孩子,使得与个别幼儿的互动中止。虽然及时进行干预与引导,但效果甚微。他们的年龄特点给居家模式下的师生互动带来挑战。

(二)“云”互动特点降低了活动中师生反馈的有效性

教师在家以视频的方式给幼儿上课,幼儿在家通过手机、平板来上课,首先在物理环境上就比教室迥然不同,没有了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同伴之间也缺少了沟通交流,老师更没办法直观地了解到幼儿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无法第一时间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从而不能适时地给予引导以及指导,另外网络的通畅程度也给互动带来挑战。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每天做的最多的也是带着孩子们进行游戏,在屏幕另一头的老师,实在无法及时完成对幼儿游戏最直接性的支持,幼儿也无法获得与同伴之间的游戏互动,心理上缺少游戏带来的满足感,各种感官上缺乏同伴交往带来最直接的刺激等等,这些“云” 互动带来诸多挑战[3]。

二、居家期间幼儿如何有效开展互动的应对策略

低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云”互动的内容与形式。幼儿游戏的目的存在于主体内部的需要,居家模式,使得学校的集体活动停止,可这也为家园合作、家园共育提供了广阔平台[3]。为了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难易适当、种类多样的活动素材内容,向幼儿推荐了古诗、绘画、手指操、音乐律动以及亲子游戏、亲自美食制作等活动视频。

(一)“云”时间、活动内容等需要结合低龄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

低年龄段幼儿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1]。托小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水平仍然很低,最多只能维持10-15分钟,因此我们在进行线上活动时,活动的时间应该设定在10-15分钟,时间过长幼儿的注意力会转移或分散。另外,幼儿喜欢随着美妙的音乐进行律动,喜欢欣赏色彩鲜明、线条简洁、色块较大的美术或图画书作品,活动的内容选定上,可选择操作性强的手工活動,以及选择符合幼儿发音特点的朗朗上口的儿歌、手指操或是律动游戏。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桥梁作用,家园沟通与师生互动紧密结合

在家园沟通时,传达科学的育儿理念,指导家长将幼儿的活动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成长。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过程本身,“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感到高兴和有意义的生活经验” [7]。幼儿活动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尤其是低龄幼儿的各种活动更是对于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可谓“一日生活皆课程”,将家庭教育融入在一日三餐,教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例如教幼儿独立地穿脱衣服(建议先从穿脱裤子开始)、穿鞋子、自己吃饭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6]。在此过程中无论幼儿做的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不因做的不好或是做的慢而代替包办,剥夺幼儿尝试的机会,让幼儿失去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5]。也可以经常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幼儿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让他们参与到做家务中去,如剥豆子,引导幼儿在剥豆子的过程中,感知豆子的颜色、外形、数量等特征,此外,在剥豆子的过程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当然,对于幼儿的行为与表现,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三)师生互动与亲子互动有效转化,间接实现师生活动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孩子们停课居家,不能外出亲近大自然,不能和小伙伴一起愉快地玩耍,只能留在家里配合抗疫工作,居家隔离。而幼儿他们渴望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进行探索,在游戏中获得经验,从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此刻,父母既是陪伴也是玩伴。

教师结合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推荐动静结合,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如:讲故事、室内体育游戏、亲子阅读、绘画与亲子合作完成手工、共同制作美食等活动,家长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安全舒适的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家长化身为同伴与幼儿进行游戏,组织与开展相应的活动。在亲子互动中,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发现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与班级老师进行沟通。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适时了解幼儿的发展与学习近况,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共同应对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家长在亲子活动中不断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增进亲子关系[8]。

三、总结

师生居家期间,为了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在结合低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同时,还需要与幼儿居家的物理环境结合,要求我们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原则开展相关活动[7],将一日生活与游戏相结合,家长与教师间保持沟通,最大程度上实现家园同步,保障特殊时期的家园共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例如,我们将剥豆子、剥鸡蛋等活动的制定,充分将生活中的事情与幼儿的居家环境进行有效结合,在看似简单的生活化行为中,却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幼儿的精细动作,又能促进生活技能的获得;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等,家长配合幼儿,促进活动的开展,同时将幼儿的表现与所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8]。在制定相关的活动同时,我们也适时地针对幼儿的發展特点对于家长的共性进行一些指导,根据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地交流与沟通,教师结合家长的反馈给予指导。高质量的教育在于家长的用心陪伴、家园之间的及时沟通与有效配合,让幼儿在居家有限的空间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姜勇著.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大出版,2007:07.

[2] 李静. 论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 新课程(教研版), 2016.

[3]李铁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再论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 华夏教师, 2020(22):2.

[4]李燕,赵燕等著.学前儿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4.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刘凤. 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J]. 新校园:上旬刊, 2014(8):1.

[7]刘梦.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1(11):4.

[8]石伟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218-220.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居家挑战
居家的日子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微生高的往事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