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佩升 唐伟
[摘 要] 师范专业认证是促进高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以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为关键,以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为保障,全程融入质量保障体系。解读师范专业认证的意义和内涵,梳理国外认证经验,分析当前高校二级学院师范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对策。
[关 键 词]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师范专业认证;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108-03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1],2014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教师[2017]13号)《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教师教育振兴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等文件。诸多文件的出台既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也为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校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基层单位,是人才培养的一线。师范类专业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传统的“教”向“学”进行过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因此,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师范专业认证内涵解读
(一)师范专业认证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育好老师是根本中的根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人民教师还肩负着“四个引路人”的职责。党中央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十九大报告中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等都是对师资重视的体现。同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择校热”“学区房”其实质就是“择师”,是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对优质教师资源的诉求。有优质的教师才具备优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立德树人,要具体化、校本化、教学化,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学校要落到学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新课标》的发布,义务教育阶段部编三科教材的使用,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新教材的编制,以及新高考的推广,义务教育阶段课标修订和中考改革等均是对这一根本任务的体现。
(二)师范认证内涵解读
师范专业认证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或行业协会) 组织的专业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对自愿接受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核查、评估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实现专业办学质量的提升。[2]通常包括五个阶段:申请、自评、资料预审、现场考察和申诉与复议阶段[2]。认证工作提出育良师要有新标准,在理念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以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为关键,以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为保障,全程融入质量保障体系。对学生成长进行全周期培养、指导;在功能定位上,核心是“一践行三学会”,不同等级定位有别,第三级定位于教学质量卓越标准,第二级定位于教学质量合格标准,第一级定位于办学基本要求监测[4];在标准结构定位上,立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结合当前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薄弱等突出问题深入思考。在对培养目标的审核上,要关注教了什么,学到什么,问责产出质量,严把出口关。构建产出导向的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知识为本向能力为重的转变,教育自足向面向需求的转变。
二、高校二级学院师范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文以Z高校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为例,就其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的建设发展状况进行调研。
(一)教学、科研方面
1.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老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近兩年学院引进的青年教师约占到教师总人数的50%,这些年轻教师几乎是应届毕业生,没有教学经验,绝大部分为非师范专业出身,对教学技能的了解还停留在学生时代老师留下的印象中,缺乏对当前教学状况的整体认知。另外,刚刚走上讲台,对所教课程知识点比较生疏,知识面也尚需拓宽,难以做到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老教师虽对所教课程的内容已相当熟悉,也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部分教师评上职称后,教学热情降低,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较为枯燥。在教学观念上,新老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对课堂教学改革认识不足
在学校的要求和指导下,虽然学院一直鼓励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但收效甚微。这与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足密切相关。从学院教师申报教改课题的积极性和成效就能明显看出,不少教师不愿尝试,持有应付了事的心态。另外,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敢为人先的勇气。以上原因阻碍了学院教学改革的进行,抑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制约了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42F13091-10A7-4D00-ACA3-FE6638C6814D
3.教师对教学科研的认识不足
学院组织集体备课的频率较低,教学研讨活动不足,开展质量有待提高。不少教师抱着“开开会”的心态,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没能完全发挥出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同时一些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上有差距,缺乏做教学科研的意识。教学科研团队没有花心思打造,成员缺乏沟通交流,团队意识不强。
4.科研团队建设不完善
学院虽然重视科研,但没有找到一条促进科研的有效途径。学院教师多是单枪匹马地做科研,难以做大做强。虽个别教师以课题为基础成立了科研团队,但由于大家教学任务较重,能用于科研的精力非常有限,抑制了科研的发展,难以获得理想的科研成果。
(二)教学管理方面
1.学院教务科人员配置不足
学院教务科设科长1名,教学秘书1名。教务工作琐碎而繁重,以上人员均为兼职人员,都承担着教学任务,人手紧张,工作负荷较大。教务人员被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在常规教学的检查、研究、指导上精力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研究中。这种现状既不利于学院教学工作的良性管理,也不利于教务人员自身的发展。
2.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管是为了不管,如果教师能够自觉主动地按要求完成工作,就不需要设立繁琐的制度。但学院新成立,又招聘了大量年轻教师,无规矩难成方圆,所以制定了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二级学院没有牵制或惩处教师的权利,一些教师不按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执行效果不佳。
3.教学考核制度不健全
目前教师的教学考核主要是学校教务处负责,二级学院负责归口教师的年终考核,专门针对教学方面的考核欠缺,每学期学院会进行期中教学反馈和学生评教,但反馈后的整改力度不够,存在问题的教师可能在下一学期的反馈中再次出现。这说明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未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快速改进。
(三)教学条件方面
1.硬件设施不足
尽管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中已采购大批教学仪器设备,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仍然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如全站仪、经纬仪、天文望远镜等仪器数量配置不足,品种也不齐全,地理学科为师范类专业,但目前尚无师范生技能实训场所,这些硬件上的硬伤都是制约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高学历人才欠缺
人才是一个专业阔步前进的根本保障,学院近两年虽引进大批年轻教师,但都是硕士生,专业提升需要一个高学历的引路人,所以博士人才稀缺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这一问题既是学院的硬伤,也是学校需要配合解决的难题。
(四)教学人才培养方面
1.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学校层面设有对新进教师的培训、青年教师和教学名师培养支持计划等,但学院层面配合力度不够。一是体现在对青年教师教学指导不足,二是没有搭建起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平台,三是给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不足。
2.教研室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不够
学院分专业设置了教研室,但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较少,也没有形成教师互动共进的机制,教研室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三、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对策
(一)教学、科研方面
1.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帮扶
一方面建立帮扶机制,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其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技巧、教学基本功等。另一方面严格要求青年教师要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以丰富教学课堂。
2.调动老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要求老教师在教学中每年更新一次教案,教学设计要注入新内容,教学资源要不断更新。激励老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接受新的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加大奖励的形式调动老教师的教学热情。
3.加大教学理念培训
二级学院可通过教学培训或教学竞赛的形式,组织教师培训新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从而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逐步树立新教学观念。
4.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二级学院可以教研室为抓手,以教育教学法教师和科研骨干教师为牵头人,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每年给教研室下达任务指标,激励教师积极申报教改课题,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5.加强科研培训和团队建设
二级学院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课题申报方面的培训,让教师迅速掌握科研申报技巧,培养科研兴趣。同时,以科研骨干为核心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学院可配套一定的团队建设经费,用于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等。
(二)教学管理方面
1.扩大教务管理人员队伍,配齐人手
二级学院可合理利用新进教师,将部分教学任务较轻的教师配给教学科研科,协助完成教务工作。同时可申请配备专职教务科长,这样既有利于教务工作管理的专业化,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2.细化对教师的奖惩制度,以辅助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方面,学校层面对教师的奖惩制度要更细化,给二级学院制度的执行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学院的管理也需刚柔并济,使制度尽量人性化的同时具有可执行性;将教师对制度的执行程度纳入年终考核。在对教师教学考核上,要加强考核后续工作的落实,对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要采用谈话、教学帮扶等措施进行整治和改进。
(三)教学条件方面
1.完善硬件设施
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二级学院积极向学校层面反映教学需求,努力争取获得更多建设经费。同时,主动与校外企业单位合作,共建实验实训设施。
2.加强学院建设,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加强二级学院和学校的建设,在业界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方能吸引人,同时,学校也要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方能招揽人才。
(四)教学人才培养方面
1.细化青年教师教学帮扶机制
在坚持原来帮扶制度的基础上,细化做法。在备课方面,青年教师每月提交一份教学设计,由帮扶导师批阅,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将评语返回教师本人审定后存入教师发展档案。在教学方面,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或探讨课并交一份该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参加交流、评比。听课教师参加评议并记录,确定等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起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2.优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
首先,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频次做出硬性规定,要有问题意识,设定专题,每个学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次,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每次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观点等进行记录,每个学期在期中、期末分别对本组内的所有教师依据提出的价值点的多少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赵康.透析西方能力本位主义教师教育再流行:回溯、趋势和反思[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3):39-45.
[2]田騰飞,任一明.高校师范专业认证的总体设计及实践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9-74.
[3]李家发,都慧慧.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探析[J].大学教育,2021(5):29-31.
◎编辑 马花萍42F13091-10A7-4D00-ACA3-FE6638C68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