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摘 要] 新时代青少年礼仪教育对于青少年道德素养提升至关重要。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中存在礼仪教育内容有所欠缺、礼仪教育实施缺乏系统性、礼仪教育的理解缺乏全面性等问题。基于青少年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注重礼仪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现实性,注重礼义和礼仪的结合,注重礼仪教育和评价方式的改进,注重礼仪教育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深化礼仪教育,增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青少年礼仪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关 键 词] 青少年;礼仪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073-03
“不学礼,无以立。”禮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严以律己和尊敬他人,是一种非法律的社会规范。近年来青少年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重视运用仪式礼仪。《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在新时代,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有助于拓展思政教育内容,推进立德树人。以下通过探析当前青少年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发展。
一、青少年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礼仪教育内容有所欠缺
当前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但青少年的教育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礼仪教育作为一种养成教育,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点滴之中引导青少年进行体验感悟,提升礼仪素养。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利益实现,对教育的内在价值一定程度上有所忽视。教育过程中注重对青少年的智力教育,关注青少年知识量的多少和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礼仪内容的教育,使礼仪教育内容不受重视,礼仪教育内容有所欠缺。
(二)科学性考量的欠缺,礼仪教育实施缺乏系统性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文明礼仪教育体系要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特征,强调相关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礼仪教育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偏向原则性,而对科学性重视不够,对各阶段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缺乏统筹规划。礼仪教育过程偏向随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不强。一方面对于青少年基本礼仪的规范教育不够系统,如人际交往礼仪方面,对同学间礼仪、青少年与父母间礼仪等存有欠缺,礼仪教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礼仪实施存在割裂化倾向,教育内容存在“重知轻行”取向,与生活相脱节。礼仪教育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偏重实践性,倘若不能与生活相联系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部分礼仪教育过于依赖课堂教学,缺乏生活实践,容易使礼仪教育形式单一化,偏重机械训练,注重工具性,忽视礼仪教育的人文性和系统性,如见面礼仪中对于知识讲解强调青少年遇到教育者要打招呼,但缺乏对实践性的考量和具体情况的分析,如在部分场合鉴于对教育者隐私的尊重,不需要打招呼,如果教育中轻视实践,容易使青少年在现实场景中误用。
(三)市场经济的影响,礼仪教育的理解缺乏全面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拥有几千年的礼仪文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影响下青少年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形成期的青少年,对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容易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降低其对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认同感,对礼仪教育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部分青少年对礼仪教育的理解不当,不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认为其传统老套,应该舍弃,热衷于学习西方礼仪,忽视对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
此外,部分教育者对礼仪教育的理解缺乏全面性,在礼仪教育中不能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对相关内容进行扬弃,照搬传统礼仪知识,礼仪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部分教育者对相关内容缺乏辩证思考且教育方法偏重空洞的说教,礼仪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存在重知轻行的倾向,致使青少年不能很好地接受礼仪教育,对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存在一定的偏见,甚至存在照搬西方礼仪教育方法的现象,致使礼仪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对青少年礼仪教育内容、礼仪教育方法等的理解要加以重视,避免理解片面化。
二、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注重时代性、系统性和现实性,扬弃礼仪教育内容
礼仪教育表面上是强调规范秩序,实质是推行一种观念,所谓“内仁外礼”即是如此。礼仪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礼仪教育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现实性,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礼仪观念,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要注重礼仪教育的时代性。我国传统礼仪,由于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色彩。要辩证思考礼仪教育内容,对其进行现代性转换,关注平等、自由等现代观念,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对传统礼仪教育内容进行筛选,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适度扬弃。其次,要注重礼仪教育的系统性。礼仪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不仅包括对青少年行为的训练,还应注重对其人格进行培养,关注青少年内在意识的形成。礼仪教育内容要注重不同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关注青少年个体的特殊性,满足青少年个性化需求,逐步建立礼仪教育不同学段的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实施程序、评价系统等,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最后,要重视礼仪教育的现实性。在进行礼仪教育时要联系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教育,从多方面着手引导和鼓励青少年将礼仪教育内容与身边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体验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效用,引导青少年学以致用,进而激发青少年礼仪学习的内动力。一方面注重仪式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的校园礼仪教育。[1]如入学仪式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开学典礼激发青少年的斗志、毕业典礼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情怀、红色仪式教育等主题仪式教育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6BD13610-48D2-49F9-B0C5-6DB481481EA6
的情感等。通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有计划地对青少年进行多样化仪式教育,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联系青少年礼仪生活实际需求进行礼仪教育,如拜访礼节、网络礼仪等,联系青少年生活实际,引导青少年学礼仪、懂礼仪、守礼仪,不断提升礼仪素养。[2]
(二)注重礼义和礼仪的结合,促进礼仪教育的
深化
礼涵盖礼义和礼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其中礼义即精神实质,“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3]也强调礼义的重要性。因此,礼仪教育中不能过分注重外在形式,偏重形式教育,忽视其精神实质,如与人握手时必须抖动四次,这种礼仪教育一定程度上忽视其精神实质。[4]传统礼仪对当前社会的意义并不在于其外在形式,更强调其内在价值。正如洛克所言:“品德就像是好的钻石,礼仪修养好比打磨和镶嵌,钻石只有经过不断打磨才能凸显其内在美。”同样,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不注重礼仪教育的精神实质,再多的“打磨”也无济于事。礼仪教育要注重青少年内在认知的转变,鼓励青少年对礼仪的内在价值追求,教育青少年具备“仁爱、谦和”的品质,尊敬他人、真诚待人,防止礼仪教育过分仪式化,从而达到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实现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道德素养的综合提升。同时,青少年礼仪教育在重视教育内在价值和注重社会共同价值需求的基础上,更关注青少年对于礼仪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礼仪教育的深化。青少年已具备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礼仪教育中在教授基本礼仪规范时,要适度解析礼仪的本质是什么、礼仪的作用是怎样的等,促进青少年对礼仪教育的深度理解及灵活运用。这样有助于青少年一隅三反、触类旁通,在面对一些情景时能恰当运用礼仪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增强礼仪教育活力。
(三)注重礼仪教育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善于运用诵读法,鼓励青少年“观念学礼”,青少年通过阅读礼仪相关经典,能够明确礼仪要求,提升语文素养、静心明智。青少年要“明礼达礼”需要先“学礼知礼”,“明礼”即提高道德修养,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激发其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动力。[5]如通过阅读《礼记》《周礼》《仪礼》等经典,使青少年明白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有什么,明白其内涵及价值后进而行礼。其次,礼仪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让青少年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积极体验,进而启发青少年思考,学以致用,如通过创设“用餐礼仪”“颁奖礼仪”等情境,让青少年在场景模拟中真切体验到礼仪之美。[6]再次,善于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礼仪教学。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及网络资源,高效、直观地呈现给青少年相关礼仪教育内容,如结合课程需求借助图片、视频、网课资源等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交流工具、社会化媒体平台等鼓励青少年走出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开阔的视野去获取礼仪教育知识,与人交流和分享自身感悟,深化对礼仪教育的认识。青少年可以借助微信、QQ、微博等与他人进行交流,开阔视野,搜集感兴趣的礼仪教育知识,深化对礼仪知识的理解。最后,建立科学、多元、多维、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对礼仪教育中的青少年行为进行评价,以进一步规范青少年行为。如评选“校园礼仪小明星”“礼仪优秀班级”等,调动青少年积极践行文明礼仪的积极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过程中强调结果性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价青少年礼仪学习成效。
(四)注重礼仪教育氛围的营造,实现礼仪教育润物细无声
礼仪教育中要结合实际,多渠道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1)汇集多方力量,提升青少年礼仪素养。首先,注重家校合作。对于青少年学校所学礼仪教育内容,家校间需及时沟通,确保家校对于礼仪教育内容的协调一致,还可定期组织亲子活动,鼓励父母与子女共同学礼,使家长逐步具备礼仪教育观念,以巩固礼仪教育效果。其次,教育者要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教育者需注重自身对于礼仪教育相关内容的践行,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在与青少年相处中要谨言慎行,以身示范,促进青少年礼仪素养的不断提升。[7]同时,礼仪教育过程中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青少年间可以组建关于礼仪的兴趣小组、社团等促进礼仪教育实效性的增强。最后,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礼仪教育中要相信青少年有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礼仪教育教给青少年相关行为规范,然后给予青少年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进而提升青少年礼仪素养。当青少年在此过程中出现反复、懈怠等现象,教育者要对其加以引导和鼓励,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2)通过举办礼仪活动、公益活动等,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借助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使青少年的仪式感和参与感增强,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举办礼仪相关的专题演讲、课本剧、诗词诵读活动、辩论赛等,使青少年主动学习礼仪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礼仪修养。(3)注重客观环境的影响,重视隐性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借助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校园文化墙、校园浮雕等传播礼仪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育人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新时代青少年礼仪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礼仪教育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评价、教育氛围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完善,进而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推进青少年礼仪素养、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張娜,李晴.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中的目标构建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21(12):122-127.
[2]李亚东.提升学校礼仪德育价值的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24):38-40.
[3]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82.
[4]胡金木.学校礼仪教育的内在理路及实践要求[J].教育科学,2018(5):14-19.
[5]穆廷云.对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措施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4):137.
[6]程维薇.儿童礼仪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评《中国礼仪制度研究》[J].高教探索,2018(12):129.
[7]乔桂萍.思政教育与礼仪教育融合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9):70-72.
◎编辑 鲁翠红6BD13610-48D2-49F9-B0C5-6DB481481E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