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语法规范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2022-06-08 22:22李远
成长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

李远

摘 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书面表达常见的语法规范问题表现为句法语病、语义语病两大方面,具体表现为: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解析学生语法规范应用能力低下的问题,强化语法训练、强化语感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法规范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书面表达 语法规范应用能力

1 引言

初中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语文基本功,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在书面表达方面,能够达到“文从字顺”要求的学生屈指可数。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搭配不当、语言逻辑混乱等语病问题。正是因为学生的语法规范应用能力不强,一度影响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本文中,笔者将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探索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语法规范应用能力提升的策略。

2 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常见语法规范问题

笔者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立足调查研究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学生书面表达常见的语法规范问题如下:

2.1 句法语病

句法是书面表达的核心。句法语病,则是从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分析,把握一句话中各语言单位之间的是否存在关系上的语病,如句子成分是否完整、结构顺序是否恰当等。在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学生常见的句法语病问题如下:

2.1.1 成分残缺

所谓成分残缺,是指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句子中缺少了一些主要的部分而造成成分残缺,句子不完整。这种成分残缺表现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当这些主要的成分残缺之后,整个语句表达就显得不完整了,同时也容易让读者对作者表达的内心想法产生误解。

(1)我爷爷就是那种不善于言表却十分关心他人。

这句话中:学生想要表达的是“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查找句子的主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句子的表达是不完整的,缺少宾语,从而导致这句话就出现了成分残缺的问题。如果要加以修改,那么,这句话的完整表达应该为:“我爷爷就是那种不善于言表却十分关心他人的人。”这种成分残缺在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过程中还尤为常见,学生没有严格按照语法规范应用进行书面表达,从而导致句法语病的问题出现。

(2)在自己的人生中,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可是,谁又曾有过这种经历呢?

例(2)中明显的错误在于缺乏主语。到底是“谁”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在本例中并不能明显地看出。这类错误在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的过程中还比较普遍,学生总是单纯地认为:既然是“我”写的,因此主语就是“我”呀?学生默认读者已经知道这个主语是“我”,因此出现句子成分不完整问题。本质上,这也是学生书面表达过程中语法规范应用能力低下所导致的结果。

2.1.2 成分赘余

和成分残缺相反,成分赘余是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在句子结构已经完整的情况下多余的表达,显得句子冗长。成分赘余的现象,表现为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啰嗦、不简洁,主要表现如下:

(3)母亲从不专门找我来给我讲道理。

上述句子结构是极其简单的,层次也比较少,但学生的表达出现了“成分赘余”的问题。这句话中:“找我来”和“来给我”这一动作的表达出现了重复,导致在读的过程中感觉不够简洁和通顺。

(4)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人。

在这句中,“在”字的出现反而显得表达比较啰嗦;而不用“在”这个介词,表达的意思也比较准确且妥当,且显得简洁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人”。

2.1.3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即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句子的顺序不符合汉语语序规则。主要表现为:

(5)在第一章中,第一篇就讲述了作者所要提出的,也是世人要提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未解之谜,作者轻装上阵,准备去深入了解……

上例中,直接看句子,要想理解学生真正的意思表达也不难。但由于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语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给读者的理解增加了一些难度,同时也给人以语句不够精炼、绕口之感。如果对这个句子稍作调整,笔者会调整为:“在第一章的第一篇中,作者就讲述了他所要提出的……”。调整后和调整前的语句相比,很明显调整后的句子读起来会更加通顺,表达的意思也更为准确。

2.1.4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表现为句子结构的混乱,是指一个句子中混杂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而句式与句式之间又呈现交叉、重合的问题。句式杂糅,其本质在于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语法规范应用能力不高,语言不够精炼。

(6)爷爷谈及自己的童年算是很幸福的,主要是成家后,爷他有8个女儿和1个儿子,9个孩子的负担也让爷爷压力十分的大。

初读这句话,总感觉有些不妥,语句的表达不够畅达。细读,发现这句话中,“谈及”和“算式”两种句式的同时出现,导致出现了句式杂糅的语病。对这句话稍作修改,我们可以改为:“爷爷的童年算是幸福的”,也可以改为:“爷爷谈及自己的童年,觉得很幸福”。修改之后的语句和原句相比,明显更加精炼,意义也简洁明了。

(7)在经过期中考试后有太多的人的心里太浮躁了,而且有太多的人在下课的时间时不珍惜时间去记一下,背一下书上的内容……

例2這段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在”、“后”。其中,“在”表示的意思是某件事情正在进行;而“后”则表示某件事情已经发生。若将两者放在一起,则出现了句式杂糅的语病问题。若要想表达规范、准确,应当将“在”字删去,改为“经过期中考试后”,语意就更加明了。

2.2 语义语病

规范的书面表达,语义准确是关键。很多农村初中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语义语病的问题,如用词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等。36B10CC3-0B47-4263-91F0-FC8CFF10E162

2.2.1 用词不当

农村初中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用词不当是一个高频出现的问题。所谓用词不当,即学生在用词组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词语违背了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或者是所使用的词语与句子的语境不符,如同义词混用、词性误用等。

(8)没到家,远远就看见妈妈爸爸拿着手电筒东照照,西照照,一副很着急的样子。我便喊到,爸,妈你们在干什么呢?

这段话中,“喊到”一词明显不符合语境,正确的表达应当是“喊道”。而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用了“喊到”一词,表现为用词不当。

(9)但是,由于天气的喜怒无常和浇水的量的变化,一些本来已经蓄势待放、跃跃欲试的花朵,忽着都蔫了。

这段话中,乍一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从逻辑、概念和表达上细致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地发现“跃跃欲试”一词使用不当。一般而言,“跃跃欲试”表示人急于行动的一种状态,在这里用来修饰含苞待放的花朵明显不合适,属于用词不当。

2.2.2 搭配不当

书面表达中,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符号和所研究对象搭配起来不恰当,如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等。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搭配不当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质量。

(10)就在路上碰见了他,我和他于是就一起去玩,一起度过光阴。

本例中,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是:“我”和“朋友”在一起玩了很久,但却用“度过光阴”来形容,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和朋友玩乐的时光是快乐的,用“度过光阴”一词形容明显不合理。这句话搭配的错误表现为:动宾搭配不当。若想保留“度过”一词,学生可以将这句话改为“于是我和他一起去玩,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3 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语法规范应用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笔者列举的案例可以看出:学生书面表达过程中的这些小问题,乃我们常说的“低级错误”。为什么会出现相关错误呢?主要原因如下:

3.1 农村初中教师对语法知识教学不够重视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规范应用语言的基本框架。教学一门语言,教师首先要重视的就是语法。在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语法知识教学是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受到自身业务和能力水平的限制,部分教师对语法知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是缺乏相应的语法知识教学能力,导致教师对学生书面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法语病问题认识不清。此外,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受到时间、教师自身教学以及行政事务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的作文批改不够细致和耐心,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语法应用问题。

3.2 农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语感较差

农村初中生之所以在习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语病问题,与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语感差等因素息息相关。

首先,语言知识储备不足。基于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的视角,有效的输入、储备,是高效输出的基础。就写作而言,如果学生知识输入不足、储备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其输出,影响表达效果。农村初中生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很多农村初中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并没有得到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语法训练,导致学生对语法这一概念是懵懂的。而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对书面语言表达与口头语言表达的理解混淆,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应用口头语言,导致一些口水话、逻辑错误的表达方式出现。

其次,学生的语感较差。语感是语言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良好的语感,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以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初中生在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之所以常见语法规范应用低的问题,与学生的语感水平不高息息相关。当学生的语感水平低下,即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也很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语感较差的问题,与学生日常语文学习中,朗读、诵读训练的缺失息息相关。

4 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语法规范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4.1 强化语法基本功训练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要想规范地应用语言,夯实语法基础知识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农村初中生在书面表达过程中常见的语法问题,笔者认为:转变教师的应试化教育意识,强化学生的语法基本功训练,是规范学生书面表达语言的必经之路。

4.1.1 在语文阅读指导中强化语法知识训练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法教学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如孤立的、静态的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之后,却不能灵活有效地应用。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法知识训练与阅读指导有机整合起来,融语法教学于具体的情境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语法,同时也为学生灵活地应用语法奠定了基础。

首先,结合具体语境讲解语法知识。立足具体的语境给学生讲解语法基础知识,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法应用实践能力。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不同课文后面的补白小短文,或者是课文后“读读写写”板块,结合具体的语境给学生穿插讲解语法知识。以实词虚词的讲解为例,这部分知识点中,区分难度较大的是副词和介词。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如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回忆鲁迅先生》等课文中,利用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强化副词、介词的讲解,首先明确副词、介词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课文中寻找介词和副词。这种结合具体语境强化语法知识讲解的方式,对全面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结合复杂单句强化语法知识教学。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很多复杂的单句,学习和理解复杂单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规范应用语言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复杂单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主干,强化语法知识讲解,夯实语言基本功。

4.1.2 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乃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上述,笔者在阐述学生语法规范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也提到:正是因为学生语感水平的低下,导致在习作的过程中语言规范性不强,语法错误。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法规范应用能力,除了强化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语感培养方面,笔者推荐“读”的方式,如朗读、诵读。可以说: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途径。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构建了课前读、课堂读、课后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晨读时间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应用信息化的手段,借助朗读的视频、音频等给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不断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除了朗读,多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阅读名家名著、文学作品等,学习和品位经典作品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为不断规范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4.1.3 习作评价过程中语法知识的再强化

习作评价,是完整习作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习作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往往处于缺位的状态。同时,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常常忽视“语法”这个重要的元素。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过程中语法规范应用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习作评价时应当关注“语法”这一重要元素,借助习作评价再强化语法知识,提高语用能力。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中考作文中的评分要点:语言通顺、没有语病是基础,也是学生得到高分的要点。其次,在作文评价中,构建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例如,笔者在习作评价中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构建生生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

5 结语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受到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的影响,学生存在语文基础薄弱、语感差等问题,从而导致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存在句法语病、语义语病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等。这就要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语法知识训练,将语法教学融入到阅读以及日常教学中;在习作评价过程中强化語法知识。同时,注重学生语感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语法规范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贵州省毕节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作文语料库的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常见病句及校正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B008,主持人:赵登明)。

参考文献:

[1] 张文君.初中生作文语言失范调查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2] 冯大伟.初中生作文语病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 王芬.现代汉语语病的三个平面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4] 唐丽霞.初中生作文语病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36B10CC3-0B47-4263-91F0-FC8CFF10E162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书面表达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