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痛点短板奋力答好意识形态工作答卷

2022-06-07 04:33张小锋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高校

摘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新阐述,作出了新部署。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意识形态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守正创新,扬长补短,奋力答好意识形态工作答卷。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仍存在着思想认识偏差、评判界限模糊、队伍基础薄弱、激励机制匮乏、手段方式简单、理论研究滞后等痛点短板。为此,必须从六个方面用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培训教育,搭建交流平台;夯实工作队伍,打牢工作基础;营造环境氛围,优化激励机制;加大巡查督办,消除盲点死角;深化理论研究,关注前沿问题。

关键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黨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1]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意识形态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批示,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客观而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层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理论界和学术界就包括高校在内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创获良多。然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破”,又要“立”;既要“守”,也要“攻”;既要猛药治疴、快刀斩麻,也要文火慢炖、绵绵用力。同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也是一项受多重因素影响和牵引的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既受已知因素的影响,也受诸多难以预料因素的影响;既要传承和遵循业已获得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式和规律,也要做好随时应对和处置“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准备;既要有“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历练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胆识,也要有强敌环伺、如履薄冰的警惕和心态。全党必须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时刻铭记“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2]“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勇于斗争、敢于斗争”[3],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正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不足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场输不起的持久战,打赢意识形态工作战争必须懂兵法,必须做到“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第一,思想认识偏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落实。尽管已有学者指出: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从决策层向执行层转化的应然要求”“是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从软要求到硬约束转变的题中之义”“是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的现实需要”[4],但仍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高校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看问题的胸怀视野和行动自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理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说不清“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工作中往往“跟着感觉走”。也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只是党委的事情,无关行政;把党委职责与行政业务有意识地割裂,特别是一些学校二级学院院长、学系主任,把所谓的意识形态工作统统交给学院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以只负责行政业务为由,抽身其外,不闻不问,导致学院、学系党政齐抓共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机制悬浮空中,甚至停摆。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抓意识形态工作言行不一,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或漠视的现象。甚至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深处认为,当前抓意识形态工作有些过头了,潜意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和怠惰心态。

基于以上思想认识,在行动落实上存在着工作表层化、程式化倾向,一些部门往往是“以文件落实文件”、缺乏精慎的工作设计和一以贯之的工作韧性。

第二,评判界限模糊。意识形态工作犹如在人的头脑中搞工程,在人的心田上做绿化,要求之高,任务之艰,非同一般。由于意识形态工作中一些标准缺乏、界限模糊,导致各基层党组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掌握、评判不一致,如在什么是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上拿不准、分不清。同一个学术讲座,在一些高校是正常的学术活动,而在另一些高校却被视为触及“红线”而叫停;一些敏感人物、宗教人士在一些大学被严禁搞活动,而在另一些大学则可以登堂入室,搞讲学、做培训;同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的事件,在不同学校的处置方式和结果迥异。又如:如何识辨思想舆论领域的“三个地带”,怎样做到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5]。“三个地带”中,“红色”与“黑色”易识,而“灰色”则难辨;同时“灰色地带”又是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积极争取的领域,是决定“红色”与“黑色”力量对比的重要“变量”,但是该以何种态度、采用什么手法来争取,几乎无现成答案、也没有先例可寻。再如:什么样的网络发表可以确定为优秀科研成果、“师德一票否决制”如何界定等问题,均缺乏统一标准。

第三,队伍基础薄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兵罢将弱,何谈取胜。基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复杂环境,建立一支政治站位高、理论水平强、执行能力突出、能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工作队伍,是意识形态工作完胜的前提和保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奋斗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的工作队伍往往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下有别、基础薄弱。一些党员理论干部理论功底强而网络能力弱,不善于用时兴的语言开展网络理论工作;一些党员理论干部网络能力强而理论功底弱,缺乏用透彻的理论武装人、引领人、说服人的功底;有的高校教学科研队伍强而党务人员弱,导致整体工作合力形不成、效果出不来。可以说,高素质的人才短缺是制约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的重要因素之一。A2A43735-B0DE-4390-85B0-B4D695C4C75B

第四,激励机制匮乏。激励赏罚是谋事成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晋代傅玄说:“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南北朝时期杜弼说:“天下大务,莫过赏罚二论。”意识形态工作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的时代,亟需大批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不仅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更需要良好的政策激励。兵法云:“合军聚众,务在激气。”然而,在一些高校不仅缺乏激励机制,而且还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有人把敢于批驳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论视为“惹事”,认为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敢于亮剑是“挑起意识形态之争”“破坏稳定”等。导致一些敢于举旗亮剑、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因发表正确言论而受到打压、排挤。例如:意识形态工作先进与否的标准难以确定,有人以不酿成负面舆情事件、不出现“重点人”为据,有人以妥善处理舆情事件为据,还有人以提升学校美誉度、知名度为据,言人人殊,难有定谳。

第五,手段方式简单。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方法规律,也要掌握艺术技巧。“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有两种开展方式,分别是‘堵,或者是直接逃避这个问题。严禁高校的学生在公开场合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探讨,这两种开展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6]一些人面对错误思潮和学生不当言行,没有能力和耐心进行有效的引导,不能从理论上说服人,也成不了学生的“引路人”。一些高校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事件,处置方式简单,引发巨大的舆论风暴,甚至落入“低级红”“高级黑”的泥沼。

第六,理论研究滞后。近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综观而言,课题立项和资助经费相对少,高质量的智库类报告缺乏,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宏观而论的多,深入具体的少。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当前各界的研究“与中央的任务要求尚有一定的不足,与实践部门的迫切需要尚有一定的差距,与形成一套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相匹配的理论系统尚有很大距离。”[7]最为紧要的是,各类研究成果与高校的实际尚有距离,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新事物关注度不足,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趋势把握性不足,亟待理论研究在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上有较大突破。

提升高校意識形态工作质量的对策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要进一步提升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质量水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斗”,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理论之于实践,犹如灯塔之于航船。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特别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透彻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逻辑体系、工作要求、方法步骤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全党要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我们要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内异见分子沆瀣一气,内外联手,在全方位、多领域制造思想混乱、挑起意识形态斗争,不断加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的力度、强度,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国内国外大势,客观理性地看待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

第二,开展培训教育,搭建交流平台。既要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基本理论和操作规范方面的培训,又要面向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要“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例如:有的高校对新入职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意识形态安全”的培训,有的高校对各类出国师生开展意识形态方面的培训,还有的高校开展团学干部、社团负责人意识形态方面的培训教育,都是不错的尝试和探索。“分层次、分领域地开展网络宣传专业培训,帮助每一个网上思政工作者成为专家中的专家、行家中的行家。让他们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保持对形势任务的深刻认识和对热点问题的高度敏感,形成更加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对理论进行精准权威的阐述,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8]同时,要着力搭建工作平台,分享重要信息,交流经验得失,对各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得失进行“复盘”和评点,以便大家在交流中提高。

第三,夯实工作队伍,打牢工作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9]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于人的作用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人。要着力打造懂理论、有情怀、善网络、重实干的工作队伍,主要包括:选优配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持之以恒地抓党员培养教育工作,要把好选人用人关,做好教师思想引领工作。要特别注意:“坚持高标准选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把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有专长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宣传思想工作部门”[10],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作用,“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忠于职守、严于律己、业务精湛、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的专兼职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1],全方位、多渠道打造一支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的高素质队伍。

第四,营造环境氛围、优化激励机制。一方面,既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让敢抓敢管、敢于与错误倾向作斗争的同志腰板挺起来;让善抓善管、为意识形态工作付出辛劳的同志,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要把是否重视、是否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全校师生对意识形态工作教师的充分尊重。”[12]同时,也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让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让督查、考核常态化、制度化,严格问责制度,既查失职、渎职,也治“庸、懒、散”。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健全网上舆情分析制度,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

第五,加大督查督办,消除盲点死角。目前,无论是教育部面向部属高校的五年一轮的全覆盖式巡视,还是各省(市)开展的面向省(市)属高校的巡视工作,都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点巡视内容,但周期仍显较长。有些高校已经在校内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巡视督察工作”,按照各级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具体部署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开展检查评估,奖优惩劣,寻亮点,找不足;有的高校设立了课堂教学多级督导督察制度,确保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健康,都是可喜的探索。要着力推动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诸要素纳入党员领导干部任用和考核之中、纳入教师“在线教学”之中,加大对各类文艺演出、文化产品以及网络传播作品的督察审查,不给任何错误言论和思想思潮留存空间。A2A43735-B0DE-4390-85B0-B4D695C4C75B

第六,深化理论研究,关注前沿问题。“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3]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进行着丰富多彩的伟大实践。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学理支撑。当前和今后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向意识形态领域倾斜,强化问题意识,更加切合实际,在研究对象上,宏观、中观、微观并进。要认真梳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脉络,加强对国内外意识形态工作的比较研究,要特别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问题、新情况,既要关注国内外错误社会思潮的消长变化,又要研究诸如抖音、快手、直播以及海外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摸准规律,对症下药。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A71006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2][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7,80,82.

[4]阮博.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J].思想理论教育,2019(6):106-11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28.

[6]韩佳.新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J].學周刊,2019(15):188-189.

[7]王涛,陈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现状与拓展[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0(2):28-37.

[8][10][11]张小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在队伍建设[N].光明日报,2016-03-29(14).

[9][1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72,219.

[12]曹和修,王培振.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J].社科纵横,2017,32(2):170-173.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A2A43735-B0DE-4390-85B0-B4D695C4C75B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高校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习近平意识形态观述论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