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晓秋
摘 要:数字技术犹如硬币的两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冲击”与“变革”的双重效应。数字技术加速了不同群体的思想分化、各种思潮传播的自由化、网络舆论的无序化,但同时数字技术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迅速广泛传播、个性化和亲民性教育。要想把握数字技术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应主动抓住数字技术显示出的全民式、分众式、沉浸式特征,实现全民教育、因材施教和沉浸体验的目标,创新推进数字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意识形态建设
数字技术正在加速、全面地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数字技术犹如硬币的两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与“变革”的双重效应。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在数字时代的传播更为隐晦和自由,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需要经受住新考验,创新推进数字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守好数字媒体意识形态主战场;另一方面,需要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传统的以文字说教的方式已然不适用于数字时代,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建设。因此,数字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应以数字技术为载体,让意识形态教育更有“料”、更有趣,抓住全民式、分众式、沉浸式特征,实现全民教育、因材施教和沉浸体验,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数字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挑战
第一,数字技术加速了思想分化。数字技术确实建构了一个多元信息共享传播的大平台,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和高效前所未有,但数字技术越发先进,相关社交媒体平台就越容易根据算法得出用户的个人偏好,进而精准推送信息,制造一个个封闭的信息茧房,且信息茧房有逐渐扩大化的趋势。信息茧房里的“囚徒”越发原子化和扁平化,他们的个人社交变得圈子化、信息获取被定制化,信息视野越来越局限在特定圈层中,片面认知被放大。数字技术已成为网络圈层化和阶层固化的“最佳助攻”,把“群体思维”推向极端。数字网络“圈层化”加剧了思想分化,增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如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到数字媒体的每个角落是当前的一大挑战。
第二,数字技术增加了舆论正确导向的难度。在传统媒体时代,每一家负责任的媒体都会对其所宣传发声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层层审核,确保传播的内容真实可靠,舆论导向正确。数字技术促进了自媒体的繁荣发展,社会大众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这意味着思想传播渠道更为多元,数字内容生产主体更为多样,难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人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发声,既会形成一人创造正能量进而营造全网正能量的局面,也会发生一人负能量带偏全网的意外,极大地增加了网络舆论的不可控因素。难免会有部分群体为了逞一时之快或者为了吸引眼球骗取流量,发表错误的极具煽动性的言论或作品,这不仅容易引起网络言论的躁动,带偏正常的社会舆论导向,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数字时代所创造的人人都可做自媒体的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意识形态建设的不稳定性。
第三,数字技术增加了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自由化。随着数字技术进步所造成的自媒体传播越来越自由化和无序化,各种社会思潮得到了滋生和发展的新土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1]”各种非主流的社会思潮,如民粹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在数字自媒体上所玩弄的花招形形色色、千奇百态,犹如“乔装打扮”的“披着羊皮的狼”潜伏在数字世界里的各个角落,污染了数字空间,还吸引了一部分不同利益诉求的受众,犹如腐蚀剂一般侵蚀着人的心灵。为了有力回应数字媒体上非主流意识形态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和挑战,相关主管部门以及人民群众需要高度重视其常用“花招”和表现,敢于亮剑,有力拆穿其惯用“伎俩”,让非主流意识形态无处可藏,这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前提与基础。
数字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机遇
第一,数字技术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迅速广泛传播。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数字技术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形式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深刻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认知范式和思维方法,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数字媒体具有即时、高效、广泛、便捷的传播功能,可以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迅速有效传播到数字空间的每个角落,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还能增加数字网民的参与度,引导数字网民进行有序广泛参与和讨论,随时随地交流心得体会,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主体,形成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二,数字技术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个性化教育。大水漫灌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已经很难在数字时代产生大共鸣的效果。数字时代呼唤更为个性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个性化教育需要能实时掌握不同的群体乃至不同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内核“密码”。在数字时代,每一个个体的行为都可以转化为一串串数字。每一串数字背后都隐藏着个体的行为和思想特点,通过数字分析技术揭秘那看似毫无联系的数据,有利于掌握不同群體的行为特征,如生活喜好、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等。根据掌握的这些数字“密码”,再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精准定标、精准推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第三,数字技术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民性教育。在数字时代,各种数字媒体井喷式涌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从被动到主动,从曾经的单纯理性说教到数字时代的虚实结合。通过利用短视频、图片、文字、虚拟现实技术(VR)等多种方式结合人民群众身边的故事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教育,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变得更为感性、灵动性和亲民性,这将会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情力、凝聚力和引领力,使其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保持更加深厚和持久的影响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由以前的单一方式转化为更贴近群众的亲民性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民性教育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对数字媒体平台上错误的价值观和错误的意识形态思潮进行自发纠错,也有利于引导群众自发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深入人心。A2A43735-B0DE-4390-85B0-B4D695C4C75B
数字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
当今人类文明处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多重叠合的变革发展阶段,正在孕育和创建基于并超越物理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数字世界[2]。要想充分把握数字技术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唯有正视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的现实,跟上数字技术发展的步伐,加强数字技术的管理和应用,占据数字技术的主动权,把握数字技术显示出的全民式、分众式、沉浸式特征,实现全民教育、因材施教、沉浸体验。
第一,抓住数字技术全民式特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民教育。数字技术有利于讲好平凡而伟大的好故事。相关部门要逐渐掌握数字媒体生态特点和发展规律,探索形成一套贴合数字媒体特点的应对策略,讲好故事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在人人皆是“数字人”的时代,每一个个体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打造的自媒体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看似普通的人物身上蕴含着感动人心又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故事,通过数字技术将这些具有全民教育性的鲜活事例传播到数字网络的每一个空间,形成全媒体宣传教育格局,引导全网学习先进的良好风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地位,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汇聚起共同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合力,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活起来、红起来、火起来,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获得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数字技术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感。相关部门应培养一批批主流数字媒体宣传力量,加大数字媒体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可以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和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又可以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采取“攻守結合”的战略,让非主流意识形态或者错误社会思潮“无处可待”。这也是数字时代对学校课堂里的思政教师提出的新历史性任务。思政教师不仅要在课堂讲好思政课,而且还要在各大数字媒体平台讲好思政大课。“网红”思政教师和“网红”思政大课堂可以吸引各种不同群体的关注,让全民都可以感受“网红”思政大课的魅力。为了推动打造一批批精品化、大众化、特色化的“网红”思政大课,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相关激励机制,鼓励思政教师走出课堂,走上数字平台,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不同群体的习性,根据不同平台、不同受众,运用不同的方式,讲好充满特色的思政大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宣讲者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忠实弘扬者,与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作斗争。
第二,抓住数字技术分众式特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准教育。大数据分析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准教育。在传统信息时代,由于缺乏即时获取和分析数据的手段与方法,无法识别和发现不同群体的特点和个性,因此也就只能进行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的意识形态教育,无法进行精准教育。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被转化为一个个数据。如何有效开发利用这极具价值的数据资源是做好数字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在数字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精准教育。数字技术为精准教育提供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支撑。数字技术能掌握和分析数字时代的人类行为密码,通过随时随地自动采集信息和计算分析,形成即时和精准的人类行为解读,从而深入细致地探寻人的行为和精神层面的动因和影响因素[4]。在大数据精准计算分析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等“密码”的基础上,将这些“密码”应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准教育中,可以为不同的受教育者或群体量身定做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科技性、趣味性和现代性为一体的精准教育内容,实现一个密码开一把锁的细水滴灌效果,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更具针对性,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设计和推送的方法也适用于数字媒体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线下线上“双壁联合”建设。不同数字媒体平台上的数字用户年龄、性格、思维方式等都有所不同,相关的区别和具体的数字平台定位紧密相连,而且不同的数字平台各有一套现成的用户习惯数据。根据用户数据分析结果,相关部门可以联合有关的数字媒体平台制作符合用户思维方式的教育内容,并精准推送到不同的受众,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效果最大化,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关于精准思维重要内容的数字教育举措。
第三,抓住数字技术沉浸式特征,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沉浸体验感。数字技术介质能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体验感,实现沉浸式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科技感。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虚拟现实技术(VR)概念,现今已被较为成熟应用于多个领域。虚拟现实被认为是当今多媒体最高级别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R)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三个特点[5],其中沉浸性和构想性非常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沉浸性又称临场感,理想的模拟环境让使用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创建的三维虚拟环境中,该环境中的一切看上去是真的、听上去是真的、动起来是真的,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感觉一样。构想性又称自主性,指用户在虚拟世界的多维信息空间中,依靠自身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可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6]。虚拟现实技术(VR)应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飞跃,通过虚拟学习和体验环境打造贴合数字时代群众特征的充满科技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模式。虚拟现实技术(VR)能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体验环境。亲身经历的“自主学习”环境比传统的说教学习方式更具说服力[7]。
“数字环境是人与空间的新界面。它是集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声、光、电等的交互行为所形成的一种新场域,给人们带来视、听、对话等智能体验,推进了沟通与对话的延伸。[8]”既然数字技术能提供如此强大的交互体验,相关单位或者学校应充分挖掘其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实现“跨界合作”。虚拟现实技术(VR)能助力打造充满科技感、体验感的“虚拟仿真思政课”来实现沉浸式教育,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受教育者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会,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既可以回溯过往、“对话”先辈,也可以虚拟体验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自觉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A2A43735-B0DE-4390-85B0-B4D695C4C75B
沉浸式虚拟仿真技术让思政课“活”起来,让参与者收获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例如: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通过最新的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和大规模学习空间,打造全国高校首个实现思政课智能交互沉浸式的“虚拟仿真”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视听触”的虚拟仿真环境中体验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收获“不同凡响”的思政课学习体验[9]。又如: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一开始只在北京线下开馆10天。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复兴大道100号线上VR体验馆已上线,并且实现了永久“开放”,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穿越时光,一起回忆建党百年峥嵘岁月,激发人民群众深切的爱党、爱国情怀。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将复兴大道100号线上VR体验馆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思政课堂的趣味性,培育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民的红色基因,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总之,进入数字时代后,人类每一天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离不开数字技术。我们应辩证看待数字技术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带来的“危”与“机”,既不排斥也不盲目崇拜,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其解决数字技术给意识形态建设制造的难题。相关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求为导向,将数字技术全面引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出实招”开展数字技术治理规划研究,让数字技术赋能,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切实显成效,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治理中价值引领、舆论导向、观念整合以及维护和谐的作用。
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9JDSZK05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
[2][4]王国成.数字世界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20(6):4-12 .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5][6]刘强,言天舒,曾志高,主编.大学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13.
[7]宫晓东,边鹏,魏文静.交互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34.
[8]卢岚.数字环境中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1(6):75-81.
[9]全国首个沉浸式的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在北理工落成[EB/OL].(2021-06-28)[2021-12-12].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06/28/WS60d96c14a3101e7ce97575d3.html.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A2A43735-B0DE-4390-85B0-B4D695C4C7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