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困境?

2022-06-07 03:05明文
记者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育率红利老龄化

明文

“48万”敲响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大门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敲门声”来了!2022年1月l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经济和人口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GDP达114.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再创历史新高。然而相比经济,我国的人口形势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与2020年相比,仅增加了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缩减至两位数的人口增量,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事实上,早在2020年,针对我国人口增长出现的放缓趋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就曾作出过答复:“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有专家估计,达到峰值的时间或许是2027年。一时间,确定人口零增长乃至负增长在哪一天,就成了那只没有落地的“靴子”。如今,出现“48万”的低增长,人们不禁开始担忧,人口零增长是不是已经等不到2027年那么久了。对此,宁吉喆给出了解释,“48万”的低增长,来自于出生人口减少和死亡人数增多的双重压力。

据统计,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口出生率为7.52‰,无论总量还是比例,都创下1950年以来的新低。宁吉喆称,出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育龄妇女整体比2020年减少500万,其中生育旺盛期的妇女减少300万,叠加婚育年龄推迟的影响,最终导致出生人口总量不尽如意;与此同时,2021年,我国全年死亡人口1014万,人口死亡率为7.18‰,无论总量还是比例,则创下自1978年以来的新高。虽然年度死亡人口依旧少于出生人口,但已是“首次达到千万级”。

一个创新低、一个创新高,两个方向共同作用,人口总量虽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48万”敲响的警钟,已无法充耳不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的“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的负增长阶段。

不过,原新认为,也不必对此过于悲观。在他看来,中国有14亿的人口总量和近9亿的劳动人口,劳动人口规模庞大,即便中国人口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短期内也不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从长期看,等到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效应消除以后,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挑战才会愈发严峻。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也表示,从人口变化的规律来说,应尽量延长人口红利的时间,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来借鉴其他国家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避免走弯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2“低生育”叠加“老龄化”

最近几年,为了应对人口问题,我国全面二孩甚至全面三孩的政策陆续落地,然而随着生育政策的不斷松绑,生育率低的形势依然无法得到扭转。人口出生率为何会不断下滑?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谓众所周知,经济增长、观念变迁、女性地位的提升、社会保障的健全等改变了大多数人对生儿育女的认知,另一方面,四世同堂、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逐渐失去了市场。此外,房价、学区房、教育花费等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存在,也是症结所在,然而这些都是长期因素。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新冠疫苗接种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结婚率和出生率。可以预料到的是,一旦疫情结束,叠加全面三孩政策,出生率或许会有一波小反弹,但难以形成逆转。

无论什么原因,从欧美及日韩等国家的人口治理经验来看,生育形势一旦下滑,便很难再扭转回来,这便是国际上所谓的“低生育陷阱理论”,当总生育率降至1.5时,人口将进一步下降,再次提高生育率将难上加难,目前,我国的生育率在1.3左右,可见形势之严峻。央行发布的2021年工作论文对此就有着极其精准的论述: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这意味着,鼓励生育,绝不只是人口政策松绑那么简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年龄构成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相比2020年,这部分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增加992万人,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我国全面跨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从局部看,“深度老龄化”也在多个省份蔓延。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我国有12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都超过14%。

人口是资产的长期之矛。人口是资源,是未来,也与经济息息相关。在人口学专家姚美雄看来,老龄化越严重,经济增速越慢。劳动力供给下降势必造成总产出的减少,导致中国潜在生产率下降,并带来劳动成本的上涨。目前,我国低生育的问题相当严峻,但更严峻的是低生育叠加了老龄化,这将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势必会降低社会的创新活力和经济中的创新机会,当前日本社会被批无创新精神,就是一个写照,还比如老龄化加重还将缩小消费市场,降低GDP增长率等;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长期照料保险以及健康服务等社会保障的财政可持续性将受到严重挑战,维持社会保障所需的税收和财力将不断扩大,相对而言,会进一步减少实体经济增长和投资,增加重大金融系统风险。比如在养老方面,我国采取的是“现收现支”模式,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已经用于老年人的养老,未来一旦养老金收支出现缺口,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养老金该如何解决,也就成了难题。

当然,老龄化并不是洪水猛兽。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03鼓励生育政策如何破局?

截至目前,中国人口依然维持着净增长,人口基数还在扩大,不过与之同步的是,中国净增人口数达到“48万”的历史低谷。此前,有学者提出观点,通过经济补贴来提振生育意愿。但在原新看来,生育意愿低迷的原因十分复杂,完全使用补贴手段,未必奏效。比如,新加坡对于生二胎、三胎的补贴很高,但生育率没有显著提升。

2021年,中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那么,三孩政策有望多大程度提升生育水平?原新认为,三孩政策的核心不在政策本身,也不在于允许一个家庭生育几个孩子,核心在于配套支持措施以及配套支持措施的有效落地。配套措施要更贴近生育者,他们需要什么福利和措施才愿意生育是问题的本质。但政策的提出与制定需要量力而行,在国家可支持范围内。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李佳也表示,三孩政策只是一个开始,低生育率的出现不是一两年才开始的,是政策、文化和社会长期作用带来的结果。所以,并不是相关鼓励政策一出台就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让居民感受得到。例如,鼓励生育政策到底鼓励到什么程度?与之相关的其他配套措施完善了吗?这都需要时间去大力推行。

李佳还认为,当前很多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女性的视角。例如,为女性延长产假,目的是为了让更多女性愿意去生育,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女性担心的核心问题。这一政策不仅不会使女性职场受到的歧视减少,反而很可能让企业更加担心女性工作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女性的职场竞争力。当下的社会不可能再回归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女性已经深入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了很强烈的独立意识。所以,相关政策的出台要站在女性的角度、多倾听女性的声音和想法,更多考虑如何让女性不受生育影响的去工作和生活,这才是政策的着眼点。例如,考虑女性生育后职场上升通道不受影响的问题,考虑女性生育后生活状态不受到较大冲击的问题。

“放开生育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解决如何养的问题。三岁以下的小孩谁来照顾,去哪上幼儿园?帮忙照顾孩子的老年人的户口和医保如何解决?这都是最为现实的问题。”李佳表示,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单纯就生育谈生育是无解的。

04抓住“第二次人口红利”

人口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看待当前的人口问题,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全球角度看,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最新报告显示,低生育率已成为全球性现象。2019年,全球203个国家(地区)中,84个国家(地区)总和生育率低于2.1的更替水平,发达国家普遍处于低生育水平或超低生育水平,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婚、离婚比例居高不下的现象。我国总和生育率自上世纪90年代降至更低水平后,30年来持续下降,目前处于较低水平。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全球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之所以担忧低生育率,背后是深层的顾虑。有一种观点可以解释这种顾虑:即人口红利。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的竞争,人口变动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毋庸置疑,人口一定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过于片面强调人口红利的作用,紧盯人口的绝对数量,认为生育率低了、老龄化了、劳动力少了,经济就不行了,那这种分析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曾撰文指出,201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发生了逆转,第一次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终将消失并且不可能再现,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与人口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相伴而行。因此,如何开启新的、可持续的增长源泉?需要“第二次人口红利”。

从人口红利的角度看,首先人口数量毫无疑问是基础。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增长率表明,这一形势不容乐观,也是我们呼吁鼓励生育的基础。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并非劳动力数量不足。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总抚养比低于50,依然处于人口红利期。预计2030年我国15岁~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有95亿,预计在2035年前我国总人口都将保持在14亿以上,依然是全球超大规模最具潜力的市场。未来三五十年之内,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仍然比较充裕,人力资源基础雄厚。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会发现,西方七国集团的劳动年龄人口总和约为4.8亿,但经济总量是我国的3倍,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7倍多。可见,短期之内,我国并不缺劳动力数量,缺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

回顾过去中国人口的发展轨迹,从“婴儿潮”到“青年波”再到“老龄峰”,这是第一次人口红利从酝酿到形成、再到消失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正处于“青年波”向“老龄峰”过渡的时期。从近几年生育政策不断放松,鼓励生育的措施不断出台,却无法扭转生育率下降的现状来看,想要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就必须意识到,我们无法寄希望于生育率回到以往的水平上,以便再次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提升生育水平,都无法再让第一次人口红利的过程重演一遍。

05从制度来,向改革要

新的人口红利,要从制度来,向改革要。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要建立在承认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的长期趋势这一认识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着重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是继续加大生育鼓励措施,这是整个生育政策的基础。近日,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中国面临世界最严重的“低生育率陷阱”,“应该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多孩家庭每月2000元,此外社保全免”,虽说这一政策多少有点“激进”,但如果对此细化并改进,一经落实,对改善生育意愿大概率有着积极作用。

第二是关注青少年和劳动年龄人口,着重在提升青年人口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就业结构。蔡昉认为,经济发展理论和经验表明,提升投资回报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要靠人力资本的提升。体现在劳动者技能和企业家能力中的人力资本,虽然可以依靠“干中学”得到改进,但从根本上讲则要靠教育发展获得整体提高。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要實现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的转变,其中之一是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在两个一百年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依靠人才,发展教育成为重要的解题思路,因此要布局长远,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既减少了家庭教育支出,也能让受教育者更早进入高校深造或者进入社会就业。未来中国教育的重点,必将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时代。

第三个则是激活老龄人口的社会活力。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把老年人作为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既包括供给侧效应,譬如老年人作为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创新主体的作用,也包括需求侧效应,譬如老年人作为消费者群体产生的需求拉动作用,而不仅仅停留在延迟退休这一点上。

以上三点,相对应的是克服人口老龄化显现的三个“递减现象”,以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用鼓励生育来减缓劳动参与率递减,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参与率不会因人口老龄化而过快下降。用提升教育来缓解人力资本递减,特别职业教育的加强,能够有力地保障中高年龄组人口的就业能力,从而加快人力资本改善速度。用激活老龄人口的社会活力来缓解消费力递减,当然,这也是建立在提升老年人口的储蓄水平以及劳动环境的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由于实际退休年龄偏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偏低,作为一个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的群体,未来如何提升收入水平也是激活整个社会活力的关键。

今天的中国,离“老龄峰”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正是我们直面问题,寻求最优解的时候。面对人口问题,当前社会的关注点在“多生”,任泽平等专家也都将重心放在如何鼓励生育上,这固然重要。但也有专家认为,在生育率短期内无法快速回升的情况下,如何激活现有人力资源,特别是从职业教育、老龄化人口的激活方面入手,也是应对人口问题的重要方面。

过去我们谈“优生优育”,重点强调的是父代有限资源情况下,子代少能得到的教育。但今天,我们谈“优生优育”,更应强调的是在鼓励生育的同时,提升整个社会存量人力资源的群体素质,以缓解“少生”带来的挑战。

文中部分数据及资料来源于“秦朔朋友圈”

猜你喜欢
生育率红利老龄化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健康月历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抓住四大趋势红利
发掘人口红利“蓝海”
中海红利PK益民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