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下,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政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育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系列文件,发布施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文简称《教学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下,在归纳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高校羽毛球选修课程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 高校 教育改革 羽毛球运动
在当下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变革改进教育模式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行业的核心问题。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新教学理念,如何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进行合适的制定,也是当下面临的关键问题。体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加强大学生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个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课程,也是为了响应政策需要,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响应政策要求对体育课进行个性化改革也是高校改革课程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高校羽毛球运动选修课程的改革探讨来实践高校课程改革的实操性,促使羽毛球运动在高校中大力推广,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一、羽毛球课程改革研究依据
羽毛球是灵敏、简单、多方位锻炼身体技能的一个运动项目,是各大赛事的重要比赛项目,也是适用年龄跨度很大的一项体育项目。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改革方针,为实现体育课程研究目标,对羽毛球课程改革研究、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在高校教育改革十年来,在“健康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在羽毛球课程构建方面也不断进行了改革探索。
为了更好地针对高校学生羽毛球课程改革开展调查研究,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论文借鉴查阅,通过对课堂教学与课余时间、校外的体育活动是否进行有机结合,各院系是否有配套的羽毛球运动器械、场地,是否使得运动与学校与社会的实际联系,是否有目的、有计划性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并将社会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教学,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综合教学课程结构等进行探讨,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学生对于高校羽毛球课程改革意见和建议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高校羽毛球课程改革实践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二、羽毛球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对羽毛球课程教学的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因为旧的教育模式是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对教学的需要的,为了更好地满足教育效果和教学的需求,在进行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适应度、需求度和接受度,使教育改革与教学过程相适应,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教育体系完备程度。教育行业在对羽毛球课程教育改革中,明确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根本,以培育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始终坚持教育健身为主线任务。
根据调查信息可知,学生在体育选修课中选择羽毛球课程的动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兴趣、热爱羽毛球运动;另一种是在羽毛球方面有特长,想继续提升自己羽毛球水平。此外还有很少部分是因为上羽毛球课没有其他体育课程那么辛苦、比较好拿学分等。所以针对教育改革,现在比较流行的羽毛球课程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羽毛球课程,了解羽毛球运动,促进广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并传播相关国际比赛方面的知识及与医学救助方面的知识,掌握羽毛球运动技巧、技能,让多数学生进入羽毛球行业并欣赏它。羽毛球运动课程除了能让学生组织比赛、参加比赛、欣赏比赛外,还能了解和掌握羽毛球比赛中的规则等,使学生既提高自身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锻炼了个人的对组织比赛的管理组织活动方面的能力。
在羽毛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注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一些比赛规则、伤员救助措施不能进行纯理论性教学,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在学生实践中积极发现问题并加以及时指导纠正,学生只有“上手”体验才能够牢固把握相关知识,并迅速的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开展羽毛球比赛除了能够为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外,还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运动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使其综合技能得以快速进步。此外因为学生个人体质差异,教师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和接受程度定制不同的学习计划等,因材施教、有针对地教学,才能提升不同学生的能力,并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等。
三、羽毛球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创新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主要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侧重的是理论知识教学,而大部分的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没有那么专业的了解,所以枯燥的专业知识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打折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专业知识通俗化、复杂知识简单化,使羽毛球运动更直观化,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才能使羽毛球教学质量提升起来。
(一)“分层教学”
上文提及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存在差异的,这就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用一套教学方案针对所有学生,要对教学方案作出计划性调整。分层式教学则是指教师在羽毛球教学中,以学生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为划分依据,根据差异大小划分为不同阶层,采取不同的分层教学模式,并为不同的阶层学生定制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羽毛球運动要领和运动技巧,不断以“爬楼梯”的形式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并为未来良好的运动能力打下牢靠的基础。此外针对运动基础良好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羽毛球运动基础和技能规则了解,所以可以组织他们采取小组比赛,通过比赛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对羽毛球运动各项专业理论和技巧的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羽毛球运动水平、竞技技能和组织比赛交流沟通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在信息时代、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行业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课堂相结合,创新并提高教育模式和教学成效。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我们日常信息获取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大量的优秀羽毛球运动比赛视频也在网络上非常多,教师们可以在羽毛球运动教学课堂中,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些精彩的羽毛球運动比赛录像,和学生一起探讨羽毛球运动技巧和裁判规则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提高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羽毛球运动员的不断拼搏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上进能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使其不论是在羽毛球运动中还是其他运动与学习中,都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个人素养。此外老师也可以将学生进行羽毛球运动的过程录制下来播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能力。
(三)延伸羽毛球教学内容
在羽毛球课程实行以来,各大高校都有相关的羽毛球联合社团,并在专业教师担任的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发组织、管理、运行羽毛球协会,在协会里学习、交流、娱乐,不断使自身羽毛球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能促进交友圈的扩大。例如,学校组织的校内各院系、各系部之间的羽毛球比赛,或者是和其他高校之间进行的羽毛球联谊比赛,通过学生对羽毛球比赛和规则的制定,相关的羽毛球联谊比赛宣传来促使学生对该项目的了解,扩大羽毛球运动的影响,促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并且在促进羽毛球运动的同时不断加深各系部之间甚至是各高校之间紧密程度、交流程度等。良好的羽毛球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羽毛球运动,要让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使其“沉浸式”进行体育运动,在提升身体运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
四、完善师资力量、运动设施建设
完备的师资力量是良好教学的根基。羽毛球教学的效果、运动推广程度和教师自身能力分不开,所以学校要更好地推进高校羽毛球选修课程改革,加强对羽毛球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专业教师、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人才,或者有计划组织羽毛球选修课程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羽毛球运动师资水平,此外也可以增加学校对相关羽毛球运动的比赛引进,邀请优秀的明星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讲座演讲,分享比赛趣事、运动技巧等,多方面提升学校对羽毛球教学的综合能力。优秀的运动教学离不开专业的设备器具,学校要根据政策要求和教学需要提供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场地和配套运动设施,做好对运动器材的更新维护工作,保障学生安全的运动学习需要。
五、结语
羽毛球课程在广大高校中是比较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一项运动,该运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综合竞技能力,培养终生体育、健康生活的意识,同时能贯彻“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由此可见,加强羽毛球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双评价”的“正反馈”评价体系,可进一步加快高校羽毛球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于一,于航.高校羽毛球选修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7):63-64.
[2]胡谋,王倩.深圳一所中学通过分班实施“分层教学”引来争议——变相分班?因材施教?[N].人民日报,2006-09-26(011).
[3]汪波,曾明,王娟.高校羽毛球选修课分层教学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12,40(06):120+170.
[4]赵欢.分层次教学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5]王金朝,高校羽毛球选修课分层教学研究[J].教师,2013(20):87.
[6]郭庆荣.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研究[J].才智,2009(17):69.
[7]金长伟,肖尔盾.羽毛球分层教学探究[J].青少年体育,2007(01):17.
[8]晁嘉文.对大学羽毛球教学在新课改下改革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07):357.
[9]唐伟华.分层次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9(0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