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射箭项目初级选材与育才的研究

2022-06-07 22:10徐伟
体育时空 2022年8期

徐伟

摘   要  就射箭运动项目的训练及比赛而言,影响整体质量的因素较多,包含基础设施、运动场地、教练员专业性、运动员综合素质等。有关部门应针对运动员做好细化,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力等角度出发,做好综合考量,严格把好运动员选择关,合理设定年龄条件、身体条件、心理条件衡量标准,依据不同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明确训练目标。此外,注重培养运动员不畏艰辛、永不言弃的品质。构建选材与育才相融合的模式,针对运动员发展的不同阶段,编制综合素质考核计划,深度挖掘运动员潜力,使其能够具备更高的专项运动技能。

关键词  射箭项目  初级选材  育才方案

射箭项目在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促进此项目的长远发展,应该认真分析射箭运动项目的实际特点,明确初级选材及育才的重要性,结合运动员的最佳年龄、身体素质等方面编制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射箭项目的可持续性。有关部门需认真总结分析射箭项目运动员的成长规律,有针对地制定训练方案,使其能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实力,获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一、射箭项目的基本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射箭项目体现出的重要特点

射箭项目具体指利用弓的弹力作用,通过运动员的控制在规定的距离内射击指定的目标,此项运动体现出“准”和“稳”的特点。立足于项群的角度进行分析,射箭属于技能类准确性项目的一种,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对射箭项目基础设施、设备提出更高要求,通常情况下,结合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技能水平明确器材的精密度,如果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应器材的价格相对较高。此外,射箭训练场地有相应的规范标准,一般为长度130m、宽度150m。由于射箭项目的安全风险较高,需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对现场管理的重视,合理控制比赛进度、实际操作,突显射箭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二)射箭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

射箭项目不断得到重视,同时我国的射箭队也在很多大型赛事上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了提升项目发展水平,应该增强市场化意识,使得射箭项目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射箭项目。合理明确项目管理者的目标,除了要考虑客观因素,还需要提高对射箭项目管理的重视。虽然有关射箭项目市场化的規划不断得到完善,且相关的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进、升级,但是还存在部分无法对外开放的场馆,群众因缺少运动场所无法实现对射箭项目的普及、推广。为了改善此种现状,应该将现有的群众性射箭比赛作为依托,强化射箭项目的规范性、专业性。为群众拓展学习射箭项目的途径,激发企业、个人的积极性,有关部门需推出业余等级认定的政策,提高对群众的吸引力,加大资金、资源支持力度,不断扩建射箭运动场馆,扩大射箭项目的群众参与范围。

二、构建健全的射箭项目初级选材体系

(一)合理明确指导思想

通过分析最新的运动选材理论,需要加强与科学原理、方法的有机结合,优先选择具备良好运动天赋的儿童少年,不断挖掘此类人群的潜力,使其成为优秀的后备人才,为射箭项目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关部门需要增强射箭项目初级选材与育才的有机结合,应该意识到选材不能局限于阶段性的测试,还应该对重要需求做好预测工作,在初级训练、中级训练的过程中引入育才理念,构建优选循环模式,即训练、测评、预测、筛选。

(二)科学设定年龄条件

针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参赛年龄通常定为13—14岁,如果对参赛选手的专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持续1~2年的训练时间。由此可见,需要将初选年龄设定在11—12岁,对应小学生4年级、5年级。为了保证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项目训练、比赛需求,通常会将选材年龄定在小学5年级,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好,可以将年龄放宽至4年级。结合某地区的射箭项目招生年龄而言,通常选定在15、16岁,需要不间断的进行长达4年的初级训练,为初级选材奠定良好基础,不断拓展初级基础训练的选材育才空间。

(三)严格要求身体条件

在射箭项目的初级选材阶段,需要合理设定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衡量标准,从多个角度出发加强关注。首先,重视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要求身高达到中等以上,并且肩带和胸部相对强壮,拥有较长的手臂,能够有效控制拉弓的强度。此外,钩弦手可以触碰到自身同侧的脸部下颌。优先选择脸型方圆的运动员,通常情况下,将男子运动员的身高设定在175cm以上,而女子的最佳身高不低于165cm;其次,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主要包含肩部、背部、手指、腿部等部位,需要具备良好的静力性耐力,从而维持运动员身体的稳定,强化各项动作的协调性。

(四)神经类型和个性特征

在选材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还应该加强对神经类型及个性特征的综合考量,包含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能力、兴趣、性格、意志等。选择运动员时应该规避过于内向的类型,优选筛选中间型或者偏外向型,主要因为内向型的运动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进入训练或者比赛状态。过于外向的运动员容易在训练或者比赛中出现心浮气躁的情绪,不仅影响比赛状态,还会导致无法拥有良好的现场发挥,很难获得理想成绩。而中间型运动员能够维持平静的心理状态,且在比赛中具备较好的自控力,可以为训练效果及比赛成绩带来全方位保障。

(五)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

由于射箭比赛项目通常在室外场地举行,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包含场地布设情况、天气变化等,并且与普通的训练场地相比,比赛场地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条件方面有着差异。运动员在比赛现场的发挥直接影响比赛成绩,一旦遇到异常的温度、气候变化,会引发运动员的异常心理变化。为了降低以上问题的发生概率,应该增强运动员意志品质锻炼意识,针对意志相对薄弱的运动员开展相应的训练,以培养不畏艰辛、理智思考能力为目标,由于射箭运动相对较为枯燥,要求运动员能够承受此种氛围带来的心理压力,且能够很好地应对比赛中的紧张气氛,减少比赛时外界环境带来的干扰。

(六)重视运动员兴趣喜好

青少年相对来说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通常会依据自身的直观感受、兴趣爱好选择新事物。虽然兴趣爱好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但是若仅因为兴趣爱好选拔射箭項目的储备人才,无法获得理想的人才选择成效,需要在保证人才符合运动员基本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考查人才的兴趣偏好,从而编制科学完善的运动员选择培育规划,并监督各类事项的有序落实,提升射箭运动项目的未来发展水平。

三、构建射箭项目选材育才结合模式

(一)结合运动技术开展选材工作

无论对于哪种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而言,运动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运动技术具体指在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潜在能力,且完成标准动作的技能。通常情况下,只有在育才的过程中才能进行运动技术选材。由于不同的运动员在动作细节方面存在差异,会在运动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和运动效果。运动技术选材方式需要对运动技术个人差异进行认同,选择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编制针对性的训练强化方案。结合对运动员的综合考察,明确运动员的最佳技术水平,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运动员进行考察,包含技术动作的全面性、技术动作的合理性、技术动作的掌控能力等,了解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在考察运动员射箭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基本动作流程,包含站立、搭箭、推弓、勾弦、举弓、开弓、瞄准、撤放、暂留等,重点关注以上动作流程的规范性、连续性和协调性。

(二)结合运动阶段性特征进行育才

对于运动员来说,青少年阶段是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展现运动员的技能。例如,有三名女子运动员一同开展训练,其中运动员A的身体形态、力量素质均处于良好的水平,且训练中有着充分的动作技术表现,初期训练中的成绩也是最为优异。但是在生长的过程中,通过与系统训练的有机结合,运动员B的自律性较强,且训练态度端正,成绩不断得到提高,逐渐超过了其他两名运动员。而运动员C虽然在身体素质方面与其他二人存在差距,但是由于对细节把握精准,且有着持续稳定的发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最后成为三人中技能水平最高的运动员。由此可见,针对射箭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来说,应该加强与育才手段的有机结合,从综合性的角度出发进行考量。

(三)强化射箭运动员心理素质建设

如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无法达到最佳标准,可以加强对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的利用进行弥补。例如,在运动员中不乏勾弦臂过短或者过长的人,可以通过转变站姿、调整静力耐力差的方式强化快速发射技术的练习。开展育才工作时,认真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机能条件,充分发挥运动员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与此同时,提高对心理素质培育的重视,立足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含心理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操作思维能力等,强化抵御自身、外界因素干扰的能力。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拥有很强的热情,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充分利用运动员的此类特点,充分发挥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射箭运动项目中贡献自身力量。

四、结语

体育运动代表着人们的发展和进步,在衡量综合国力的过程中,通常会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新时期的发展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逐渐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时加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而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能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正确引导。射箭项目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且参加此项运动的人数变得更多。为了保证运动员能够得到理想的成绩,需要增强初级选材、育才意识,编制科学的运动员选择方案,保证能够满足各项规范标准,加强选材与育才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运动员培养模式,提升射箭项目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单方强.关于我国青少年运动选材及训练工作的几点认识[J].青海体育科技,2020,60(01):3.

[2]刘赛,安燕.神经行为测试系统在射箭运动员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03):2.

[3]王琼红.对安徽省射箭项目今后2年发展规划的设想[J].运动,2015(21):2.

[4]许瑾,安燕.上海青少年射击射箭运动员大脑机能及神经类型特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8,2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