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篮球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06-07 21:19张柏铭赵菁
体育时空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思政篮球教学课程思政

张柏铭 赵菁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也是各专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的过程。在“大思政”背景下,为有效确保学生身心发展与思想培育的同步进行,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入更为紧密。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究高校篮球教学与“课程思政”理念中的契合点,并在分析篮球教学过程中落实思政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其实践路径,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思政”  高校  篮球教学  课程思政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承担着我国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成为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一次新革命,是新时代立足学校教育实践下推动课程改革的中国新视野。在“大思政”格局下,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渗透的成效,时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尤其在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篮球课程作为高校的基础体育课程,所特有的竞技性、战略性、实践性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其运动本质和内涵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产生高度契合。因此,本文探索并分析“课程思政”与高校篮球教学的契合点,深入研究其中的内涵蕴意,以期提升高校篮球运动课程的德育价值,在精准思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优秀的社会品质与良好的综合素养。

一、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

体育课程思政是一种建立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上的新型课程观,是将体育课程教学与德育素养培养进行的有机融合,在培育和实践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打造富有道德素养、育人价值、人文情怀的教育范式。其一,“大思政”格局下的体育课程思政要求以德育为首要目标,寓德于体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体育教师将体育课程作为破解高校学生人生困惑的金钥匙,利用所蕴含的道德元素不断触动大学生心灵,扩容其认知与实践的隐性根源,助推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二,为塑造个人正确的意识形态,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体育课程思政高度关注人文素养的挖掘与引导,使其成为感染力与时效性并存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必修课。其三,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将影响未来的社会价值导向,体育课程思政的最终教育目的是以学生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在增强体育课程思政实效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学生持久、稳定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认同。藉此,使“大思政”格局下的体育课程思政实现从简单的体育知识平面式教学向更赋弹性与韧性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转变。

二、“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篮球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一)篮球理论教学与课程思政元素相契合

篮球理论教学是构建以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篮球运动起源及发展趋势、篮球运动锻炼与训练方法的课程体系,进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篮球运动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与国家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无数篮球前辈秉承积极拼搏、开拓进取的民族传统精神全身心地致力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教师运用讲授法讲述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史,在采用名人事迹介绍的方式下发掘姚明等一系列篮球运动代表人物的奋斗经历,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播放篮球赛事资料,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篮球规则与篮球精神,赛场中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赋予了篮球课程与众不同的教育价值。于此,通过篮球理论教学使学生在道德品質与思想意识上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与课程思政相统一的育人目的。

(二)篮球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元素相契合

篮球技战术训练与实战比赛是构成篮球实践课程教学的两大主体。其一,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更是循序渐进阶段性培养后多元因素累加的结果,经过不断重复的练习过程,最终实现正确动作的定型与发挥。在此过程下篮球技战术能力的提升的本质是量变质变规律,不但要求学生有仔细观察、合理运用的能力,更强调学生在复杂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不懈与责任感,在不断学习与进步中积累成功的可能性,无形中培养学生扎实勤勉、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其二,篮球实战比赛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体现最多的活动载体。篮球竞赛中的场上技术运用受限于规则,竞技场上的礼节规则无时无刻制约着学生的行为,成为引导其树立遵纪守法品德与发展规则意识的良机。另外,在教师的组织下队员发挥技术特征并充当相应位置的优势球员,教师指导下的运动实践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意识,不仅锻炼其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与人际交往能力,也倡导发扬胜不骄、败不馁的篮球精神。因此,在蕴含如此丰富思政元素的篮球实践教学中,其育人功能与课程思政教育也不谋而合。

三、“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篮球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使命担当: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国家领导给予高校教育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育人成为当下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学校课堂的主渠道中力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理念,进而实现“三全育人”、润物无声。在此“大思政”背景下,为满足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需要,大学体育中普及度较高的篮球教学更是肩负着思政教育这一光荣使命。在高校传统篮球教学模式与新时期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的情况下大力融入思政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落实不仅使学生在运动学习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更在切实进行教改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顺应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人文立课:提高篮球课程教学质量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传统篮球教学理念难以轻易动摇和彻底转变,教学过程重技能传授而轻道德教育,忽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愉悦自我、启迪人生等思想道德培养,导致其学习热情日益减弱,学生篮球技能与身体素质难以实现全面提升,课程质量也因此大幅度下降。于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篮球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元素得以挖掘,使赋予人类生存意义与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这一隐性因子被精准提炼,使原本单一的篮球教学模式逐渐丰富多彩,教师对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富内涵,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学中更富情趣,强化教学过程的系统化、专业化,在不断激发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升篮球教学可行性,将对学生本身的关怀融入进篮球课程教学之中,提高教学质量并使其真正承载起育人的价值功能。

(三)寓德于体:培养德才兼备体育人才

随着我国“体育强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国家战略的颁布与实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促使越来越多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体育人才致力于建设之中,肩负起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重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师不仅是学问之师,更是品行之师。而目前高校在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对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存在较大局限,部分篮球专业学生出现道德偏差与认知缺失等现象,综合素质缺陷日益凸显。因此,在新时代思政背景下,立德作为体育课程的应有之义,所要实现的正是寓德于体,在篮球教学中结合热点与现实问题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同时提升思维水平与政治素养,强化其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好融入与奉献社会的目标下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体育人才。

(四)文化传承:弘扬人文内涵与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是体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融沉淀的有机统一,也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体现的有机统一,其独特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实践主体体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在高校教育下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已逐渐融入思想政治理念,体育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效加强了两者间的沟通与联系,体育专业中不断出现极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方案,使人才培养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在体育领域中将篮球教学与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融合,不再仅限于对德育素养的关注,而更多地挖掘篮球运动中蕴含的人文内涵与体育精神,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篮球运动在经过历史演变和文明洗礼后更为翔实的价值内涵与更加丰富的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深化思想,促进篮球精神对学生民族体育基因的激发。如此不仅培养其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同时有利于传承与弘扬本国篮球文化,进而推动中华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篮球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政策引导:落实政策制度保障工作

各高校应极力构建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德育素养课程为主干、专业与“课程思政”理念融合建设为支撑的教学体系,优先做好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工作。首先学校应将“课程思政”融入篮球教学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并将立德树人理念纳入技战术教学评价的保障工作中,以确保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教务部应全力给予与思政建设相关的经费支持,结合本校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宣讲、公开课等教学活动,在将优秀篮球思政教学方法“引进来”的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使其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思政育人的观念与水平。最后,构建评估保障机制,采用各教学督导组随机抽选听课的形式对篮球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二)深度挖掘:探索融合篮球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开展是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至学生教育全课程,为实现这一目标,深挖专业课程中隐藏的思政元素则必不可少。在高校篮球课程教学阶段,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其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进行德育、价值、意识的培养,激活项目运动下沉睡的思政元素,挖掘出“灵魂”,并发挥其育人价值。篮球项目不论是集体的团队配合教学或是个人的技战术教学都有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其中在集体教学下蕴含的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精神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关键,而个人教学下所隐藏的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精神更是学生完善品格修养的亮点,篮球课程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进实践的举措将思政育人与课程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向又一新高度。

(三)课程融入:加强篮球教学思政内容融入与建设

篮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所具备的教学特点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元素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设计中,若将篮球课程目标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则在教学中的思想道德与素质品行教育便是隐性目标,思政教育作为篮球课程的“隐性目标”理应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加以强化和落实。在篮球理论教学中应通过篮球规则的讲解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利用课堂常规约束规范学生遵纪守法行为;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训练竞赛方式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运用日复一日的训练模式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树立目标意识。在课后通过系统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进而引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自觉将篮球运动下的良好道德品质转化为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

(四)壮大师资:强化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工作,对其综合素养及专业水平具有较高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唯有教育者的卓越思政教育能力与意识才能担起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神圣使命。一方面,树立思政育人意识,篮球教师应保持高站位政治态度、高水平思想觉悟、高水准道德修养,才能将德育意识自然地渗透至篮球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在篮球教学中紧扣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由内致外、有机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思政教育能力,篮球教育者应学会利用社会热门话题与新鲜的实践案例吸引学生眼球,唤醒其学习内驱力;通过各思政交流平台与其他领域教育者学习沟通,切实提高自身课程思政的构建能力;不断加强篮球专业培训工作,抓住师风师德等一系列思政培训机会,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需求,使篮球课程真正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五、结语

在“大思政”背景下,篮球课程思政建设是顺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趨势,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在呼唤。高校篮球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在多方面有着较高契合性,两者的融合顺应我国教育改革趋势,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进而弘扬本土体育文化精神。为此,高校应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挖掘篮球项目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加以融合运用,教育者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更应以身作则,践行铸魂育人职责,实现“大思政”背景下篮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高度衔接。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篮球公共课程思政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的行动研究 编号:ND211614)。

参考文献:

[1]陈丽.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篮球课程的路径[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04):41-43.

[2]张朝法.高校篮球“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04):75-78.

[3]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体育学刊,2021,28(01):1-6.

[4]许家烨.论课程思政实施中德育元素的挖掘[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70-74.

[5]郑建芸.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构建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178-181.

猜你喜欢
大思政篮球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