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强,汤 琼,辜静静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商贸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市场环境下家政服务类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消费者对家政服务与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家政服务与管理人员在基础职业技能领域与家庭管理能力有更高水平的提升。同时,近几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与管理准则、制度与规范要求等不断提升,家政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的技能与综合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作为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营养套餐与烹调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终提升专业整体建设质量。
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有家庭管家、婴幼儿育婴师、家政经纪员、家政企业管理员四个岗位。家庭营养套餐设计与烹调能力是这些岗位的基础能力,本课程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核心课程,提高本课程建设质量有助于增强学生职业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通过对接竹溪职业技术学校相关家政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为后续的生源稳定输入奠定基础。尤其在课程对接方面,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营养学基础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与融合,而本课程与中职相关课程内容的区分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加强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与培训,通过课程建设与“青蓝计划”,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学生特点不断变化、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微课”“慕课”等技术的应用,本课程需建立更适用、更易用的教学资源库,需要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由于当前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较晚,相关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度较低,尤其是在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分析基础上的课程结构设计较为混乱,无法更好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与整体教学水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的课程架构主要是结合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在实践性与完整性方面较为欠缺,营养套餐与烹调课程主要涵盖基础营养学知识、营养配餐基本方法与技巧分析、健康人群的营养搭配分析等;在特殊类人群,尤其是常见疾病群体分析方面,课程中涉足的内容范围较小,跟当前的家政服务对象人群产生较大的偏差。
目前营养套餐与烹调课程实施方法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课程实践与专业竞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学生的学习以传统的理论学习为主,无法真正实现为特定客户进行营养膳食的成本分析与食谱搭配设计。同时,在课程实施中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尤其在营养配餐实训室建设方面存在短板,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课程实践技能。
当前本课程考核主要以期末的试卷考核为主,同时也存在一部分的水平性考核,多为考核出勤、作业情况,在体现学生课程实践动手能力与实践标准方面考核界限模糊,学生对个性化人群进行配餐设计实操方面考核标准不统一,存在与企业岗位需求偏差较大问题,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影响。
BOPPPS教学模式包括课程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教学环节。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BOPPP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重新进行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的设计,强化课程内容与岗位的结合度,提升学生岗位技能与课堂参与度。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重点深化BOPPPS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教学目标的实现与选取需要依托真实的企业岗位任务,即基于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目标、教学项目任务的设计,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1]。
而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所有的项目任务来源于企业的岗位认知需求,在对企业、行业、协会等进行充分调研后,重新梳理岗位所需技能,将其提炼转化为关键岗位认知项目任务,最后归纳入整体高职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市场发展需求重新调研更新,以实现一种闭环的课程体系革新流程。营养配餐与烹调课程着重强化学生结合不同人群进行健康安全膳食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目标,更好服务于家政企业中客户对健康饮食理念的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营养配餐技能与实践水平,这与职业岗位中的配餐员岗位需求和职责具有一致性。
依托BOPPP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课程在结合地方产业与企业实践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调整与优化,以期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家政服务实践技能,进而培养其综合素质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如图1所示,整体课程突出结合不同人群特征进行膳食结构设计并进行膳食实践制作,凸显学生“创作设计与实践成果”间的有效融合,并能将膳食设计理念进行有限传播分享,进而促使全民饮食安全与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图1 基于BOPPPS课程内容优化
在具体模块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以BOPPPS教学模式为主,细分课程内容,学生能边实践边进行理论学习,并强化了目标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更明确学习任务与未来职业岗位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课程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由企业发布真实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导入并说明课程学习目标与岗位职业衔接,由学生分组总结分析不同群体人群画像分析,测试学生对此类人群特征与营养状况的了解情况,其次学生结合人群膳食习惯与设计原则分组进行配餐设计,教师进行组间指导与点评实现学生参与式学习,最后将设计方案反馈给企业,企业专家进行直播点评与人群差异化需求任务布置,实现后测与总结效果。
图2 BOPPPS教学模式下课程实施流程
同时,在BOPPPS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也能及时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根据课程的后侧与总结分析效果,及时发现教师自身与学生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进,使得后续课程能及时规避问题,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训项目相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一体化[2]。依据该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创设相关情境并实施操作;而且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思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行为,收集实施情境教学中的定性、定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提炼出创设情境的一般规律。选择有特征的学生,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观察他们在实施情境教学中的变化情况,分析情境教学法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化能力[3]。
另外,在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方面,应在学习通等工具的基础上添加诸如小视屏的拍摄剪辑、短视频的应用等方式,将营养配餐与烹调设计作品制作成短视频,让学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与工作职场实现无缝对接[4]。要在全课程中加入企业实践学习的内容,学生边进行理论学习边进行企业实践锻炼,以此增强学生对未来企业岗位的适应性。
课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结合营养配餐设计的情景与实践活动,考核评价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并将营养配餐流程的各个部分进行分解,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详细考核评价[5]。
在教学考核中,由于高职学生偏向实践性的特点,需要在教学全过程中进行考核管理工作。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过程性考核需进一步加大学生实践项目内容完成情况的考核,激励学生广泛参与课程中,逐步提升其实践能力与水平,具体的考核包括过程性与水平性考核,分别占比60%和40%,其中过程性考核重点监控学生课堂任务完成度、课下自学情况、出勤与在线资源学习情况,以课中任务实施完成为主;水平性考核以期末的营养配餐与实践为主,测试学生不同人群营养搭配方案设计与实操演示,最后融合学生线上营养配餐视频制作分享、创新创业比赛等情况进行额外加分,以综合考核学生学习状态。
通过BOPPPS教学模式对营养配餐与烹调课程整体上进行优化设计,尤其是结合地域家政产业发展情况设置岗位任务与课程学习目标,实现专业与产业间有效融合,不仅利于促进地方家政服务产业发展,而且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参与性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与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