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师的能力结构要求

2022-06-06 09:16黄朝广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科研职业院校育人

黄朝广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分七章二十二条,从总体要求、类型特色、办学体制、办学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在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按照职业学校生师比例和结构要求配齐专业教师。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深入分析《意见》可知,职业院校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在育人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简称“五项能力”[1])五个方面应均衡全面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的“五项能力”要求实际上是对“双师型”教师能力的进一步诠释。

一、“五项能力”的内涵

教师五项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只是能力本身,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其他因素。

(一)育人能力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情况可以衡量教师的育人能力。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首先必须自身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习惯,言行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其次,应具有广博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后,教师要善于将思政主题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师是否能够准确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否结合学情选取有用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诊断改进能力等。

(三)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是关注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内的业务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或技能培训能力。比如,职业院校土木建筑专业的教师,业务能力体现在是否能够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能开展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是否能编制项目经济文件,招投标文件;是否能组织工程施工,开展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中的某一个环节。教师在专业领域内业务能力强,技术服务能力也必然强,较强的专业领域内的业务能力加上教学经验,其技能培训的能力不言而喻[2]。

(四)教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包括教研和科研两方面能力。教研能力指较好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科研能力指对所学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是否能及时捕捉到适当的研究主题,并在较强研究能力的支撑下完成选定主题的科学研究[3]。

(五)信息化应用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是指教师综合运用“云、物、大、智、移、虚”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等能力[4]。“双师型”教师与“五项能力”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双师型”教师与五项能力的关系

二、“五项能力”的现状

为了解职业院校教师五项能力的强弱状况,研究小组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了“职业院校教师五项能力强弱分布匿名自测”线上调查问卷,并在高职教师群中发布,收到答卷300多份。汇总分析发现职业院校教师在育人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五个方面存在“一强两平两弱”的情况,发展很不均衡。教学能力相对较强,教科研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平平,实践能力和育人能力明显较弱[5],如图2所示。

图2 职业院校教师“五项能力”分布示意图

长期以来,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花费的时间长,投入的精力多。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师“五项能力”中,教学能力相对较强。职业院校教师相比本科院校教师,其研究能力偏弱,缺乏前瞻性和独创性。信息化应用能力居中则是因为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能力上有所提高,但在教学微课建设、虚拟仿真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仍普遍较弱。实践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参与行业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等不够多,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没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缺乏行业认知,难以融入行业工作任务。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能传授,忽视育人功能。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教育的育人功能又一次被唤醒,按照《意见》的要求,职业院校教师的“五项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五项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开展课程思政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首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对哲学、历史、人文、法律、艺术和思想道德等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其核心要义的理解。其次,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能力,做到信手拈来,有机融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第三,常态化开展不同层次的课程思政比赛,以赛促研,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第四,加强课堂教学督察,保证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二) 宣传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强化教师教学能力

职业院校要不断宣传和贯彻现代职业教育新的教学理念,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程序、资料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持续开展各层级教学能力比赛,在比赛中锻炼教师,锤炼队伍,增强实力。

(三) 建立企业经历准入制度,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对行业企业的熟悉程度、技术服务能力和社会培训能力等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理想的途径是教师从教前,在行业企业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一段时间,积累行业工作经历,提升企业工作能力,保持行业企业人脉。从教后,持续参与行业企业工作,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意见》要求,“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建议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经历准入制度,将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证与普通高校教师资格证区别开来,将行业企业技术岗位工作经历作为关键条件,注重考核其实际操作能力。

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交流制度,派教师到企业参与劳动、技术或管理工作,保留与学校的工作关系和最低生活保障。企业按照教师的贡献确定薪资报酬,一次时长不少于1年或一个完整项目,考核合格方可返岗。杜绝时间短、走过场、沉不下的虚假锻炼,用严格的成果考核,确保锻炼取得实效。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中把“能做”与“能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补齐职业院校教师“只会讲,不会做”的短板[6]。进一步鼓励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鼓励其承担行业企业技能培训和技术研发等任务,不断增强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

(四)强化教师教科研素养培育,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教科研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只有不断强化教师教科研素养培育,才能提升其研究能力。首先,教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端正科研态度,培养科学精神。其次,充分发挥教科研导师作用,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做好“传、帮、带”。第三,加强课题选择、研究方法和结题路径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研究能力。在选题上,聚焦所学专业,面向行业发展前沿,注重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结合,注重方法、途径创新。在研究方法上,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坚持客观真实,切忌华而不实。项目结题应量力而行,实事求是,达到研究目标的按照申报计划备齐研究成果,未达到结题要求的延迟结题。

(五) 支持市场化因素融入,激发教师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主要集中在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信息化手段用于教学需要教师学习较多的新软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成效。要让教师主动研究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引入市场化因素,鼓励教师与教育资源开发企业合作,开展数字化或仿真教学资源建设,激发教师建设热情,调动其内生动力。

(六)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针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企业实践、教科研能力以及信息化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需要,建立教师常态化培训和成果交流机制。经常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思政教育专家、教科研专家来校开展培训交流,派遣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

四、“五项能力”的验证方法

要实现教师能力的正真提升,必须提高教师能力验证的科学性,做到客观公平。

(一)用课程思政比赛成绩验证教师育人能力

加强对教师个人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价,引导教师主动纠偏。强化专业负责人思政意识,提高其将思政主题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的能力。考核课程负责人课程思政设计能力,考核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融入能力。职业院校应有计划地开展课程思政竞赛,并将竞赛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育人能力的重要参考,促进教师自觉提高思政水平。

(二)用教学能力大赛成绩验证教师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学能力比赛,通过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诊断改进能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并将教学能力比赛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用技术服务或培训收入验证教师实践能力

摒弃用锻炼日志作为评价企业锻炼效果的传统做法,将教师假实训、假锻炼计入教师个人考核,防止教师下企业锻炼存在形式主义。建议返岗前,将能力增值测评结果、技术服务项目完成量、技能培训人日等能真实反映锻炼效果的因素作为企业锻炼成效的考核指标,保证实习实训取得实效。

(四)用第三方评审结果验证教师教科研能力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教科研质量不高,除了教师本身能力有限以外,还跟评审公正性不足有关。职业院校可以建立教科研成果第三方评审兼职专家库,邀请其他大学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建立教科研项目立项结题线上匿名评审制度,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评审专家将申报的教科研项目质量进行分级,纳入教师个人职称晋升评价。通过第三方匿名评审,促进教师提高教科研水平。

(五)用信息化大赛成绩验证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举办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将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区分开来,重点考核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种类的多少、恰当与否和熟练程度。重点关注教师在展示工具的使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微课建设、动画制作、仿真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水平[7]。

五、结论与建议

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面对全新的环境,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等跨领域知识,困难重重。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坚定信念,克服惰性,迎难而上,逐步提高各项能力。学校可以从教师入职条件、管理与激励措施、培养和训练渠道、公正竞争环境等方面大胆创新。

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颁布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从业者一定要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主动提升五项能力,做到均衡发展,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教科研职业院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