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的探究

2022-06-06 16:17彭洪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定势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彭洪平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学生的有效迁移量越大,说明该生解决问题能力越强。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曾说:“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可见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国外关于迁移的思想可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最早提出“学习移”的概念。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回也,闻一以知十”。人们常说的“温故而知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等都是关于学习迁移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人们对于新的知识的认识和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所以一切具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着知识的迁移,而在初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老师是否能够在初中教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关乎着学生学生学习时候能够拥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学生在学习迁移理论的同时,亦不断提高着自我的智力和能力。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掌握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解算技能,那么之后的学习之路更加的宽广和平坦。因此,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育者所面临正在解決的问题。

一、加强迁移教学研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明确应用迁移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合理把握和处理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即整体安排,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学习的先后程序要确定;二是微观方面,即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安排。具体研究数学教学中的迁移问题,对于推动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事实上,如果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迁移的理论并有意识的运用它去组织教学,这样更加利于我们教师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从而科学、有效的处理和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但我们往往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偏重于孤立地传授知识的细节部分,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教学等。针对传统数学教育中存在缺陷的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进行迁移教学不失为弥补以上不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基于以上的分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迁移教学研究势在必行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把握数学学科特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

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抽象总结出来的一门学科,数学内容本身是具抽象性、经验性、精确性与演绎性等特点,其中最本质的特点是抽象性。亚历山大洛夫说,“甚至对数学只有很肤浅的知识就能容易地觉察到数学的这些特点:第一是它的抽象性,第二是精确性,或者更好他说是逻辑的严格性以及它的结论的确定性,最后是它的应用的极端广泛性。” D。希尔伯特说:数学的源泉就在于思维与经验的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数学具有的抽象性、经验性与演绎性等性质,确定了数学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即:数学知识具有可迁移性,数学学习需要迁移。如方程的学习有助于不等式的学习,这是知识、技能的迁移;解决了一个问题以后,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方法动用到解决另一个问题中去,这是关于思维方法的迁移;在学习某一数学内容时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心情会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影响,这就是数学学习态度的迁移。

三、巩固数学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内容,教师应当通过巩固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内容时,应当分化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各个板块内容,便于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函数”时,由于三角函数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极易出现混乱,难以快速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图形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法则与公式的推导方法,便于学生应用过程中能够快速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函数需要学生根据三角形度数的不同掌握sin值、cos值以及tan值,教师通过使用立体进行教学示范,可以使学生巩固三角函数的知识内容,便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巩固数学教学内容开展知识迁移,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便于教师开展知识迁移教学。

四、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

激发求知欲望是实现正迁移的催化剂。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数学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 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 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悬念解决之时,也就是正迁移实现之时。 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在黑板上写出一个系数较大的一元二次方程:如2015x - 2016x + 1 = 0,问:“老师能马上说出它的两根的和与积,同学们能吗?”学生听了非常好奇,但又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接着说:“为什么我能很快求出呢?是因为我掌握了一个定理,如果你们掌握了这个定理,算得比我还要快呢!”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至此,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探究上面提出的问题。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把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数学上来,这样就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

五、合理安排练习,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

学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合理的应用,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学习迁移的过程,根据练习可以很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并不是借助大量的数学练习就可以完成学习迁移,练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并不能取代一切。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不能一味的进行机械性练习,这样即浪费了时间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只有进行知识应用才有可能产生学习迁移,因此,需要借助迁移的规律,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对学习迁移和知识应用进行区分。知识应用,是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或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习迁移,是对于获得的知识在新情境下对另一种知识产生的影响。学习迁移理论是一个影响学习效应的理论问题,在當前的教育环境中,受到很多关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由教授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教育转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培养,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要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六、克服思維定势,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

思维定势在学习中是常见的,有时候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的解决问题,但有时候这一定势会成为阻碍。简单来说,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学习的准备状态,其决定着后续进行实际的学习时的心理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受预先准备状态决定。以全等三角形的讲授为例,我们在学习各种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线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怎样的条件下,他们会全等呢?”这个问题会促进学生形成正向的思维定势,帮助学生进行正迁移,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负迁移的影响也需要重视,以直角三角形为例,“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相信大多数学生都会毫不犹豫的说出5的答案,这是根据勾股定理得知的,而恰恰是这样造成了负面的思维定势,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很多类似的例子,看起来通过常理可以推导,实际上需要逆向思维。而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回答会后稍加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负迁移的影响,转换思维,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七、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提升

教学评价可以引导学习者向着完成教学目标的方向努力,所以,教学评价也可以做为提高学习者学习保持效果和迁移效果的工具。一般情况下,理解、应用和解释水平的学习结果保持的时间会比知识水平上的学习结果更长一些,且迁移性也较大。所以,在教学评价中要重视对知识理解以及通过运用各种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等应用层面能力的评价,以引起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解释水平的重视,将会对学习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合理的运用和迁移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碰到陌生的题目时,懂得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我们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猜你喜欢
定势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