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霞
一、爱学生,无须“事必躬亲”
关爱学生是对师德教育中最高境界的要求,而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绝对不是娇宠。多年的教学管理经历告诫我,身为老师,一定要给予孩子们锻炼才能的爱,凡是学生们可以自行处理的事务绝不包揽,对于班级事务也不用“事必躬亲”,一定要将一些工作大胆地交由学生去做,让学生灵活处理。
因此,在一些很平常的班务上,如搞卫生,抓纪律这种繁琐杂事,我都将职权层层下放,负责也步步到人,但成效并不差,对班组管理工作也有条不絮。每期的黑板报,交给学生主题后,让学生们自己寻找材料、设计,然后出版,不管学校的评比结果如何,我都引导着学生们去制作。一些大型活动,也可以放心让学生着手去办。记得有一年“六一”,要进行班级的文艺节目表演,老师让他们自主组合、创作,节目组同学自己安排定时间排练,我只听了进展汇报,给一些简单的意见。“六一”到来之际,不巧我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本想叫他们取消活动,他们不同意,并再三叫我好好休息,不必担心他们。“六一”这天,当我带病走进了班级,眼前的一切都把我给惊艳了:色彩缤纷的教室布置,同学们优雅的舞步,生动的音乐,优美的琴声,幽默的笑话,引来了一群又一群围观的老师和学生。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把权利让给孩子,他们获得了锻炼时间,老师也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
当然,无须“事必躬亲”,并非对班里的事务一概不闻不问,一些重要事务,还是离不开班主任的参与和决定。班主任必须时时暗自静观,能做到心中有数,方可不去“躬亲”。此外,选准用好学生也是关鍵所在,好的班干部方能服众,方能管理、带头干好整个班级事务。还要定时召开班委会,及时掌握班级现状,做出决策,指导工作。
无须“事必躬亲”,是对中小学生有远识,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工作能力为目的,这是一种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爱。
二、爱学生,必须学会宽容。
“严师出高徒”是古训,自当不敢忘。以前,对班里的学生总是不满意的多,自然是批评得多,表扬得少,也就没有了笑脸,总是板着脸。因此,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心理上也非常压抑。随着经验的积累,教学观念的改变,我深深地感到:严格是爱,宽容也是爱,用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人物身上,两者能起到相同的教育效果。
新学期一集中,新班级又送给我一个令人头疼的女生。接班之际,原任班主任已把她的种种劣迹并屡教不改告诉于我。果然不出所料,她的暑假作业只完成了五分之一的量。尽管已有心理准备,我仍然感到很恼火,不过我却不动声色,面带微笑跟她聊天。看我这样和善,她就声泪俱下地跟我讲了她暑假里,家庭给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很坏的影响,令她无法安心写作业。我半信半疑,仍然耐心地听完她接近1个小时的哭诉。末了,她要求我不要跟她家长联系。这更加肯定了我的判断:她在为自己的过错寻找借口。我思考再三,装作不知她的底细,答应了她的哀求,但提出我的要求:“我同情你不幸,但你以后不要欠交作业,暑假作业要按时按量补做回来。”接下来的日子,我一次又一次忍住了跟她家长联系的冲动,而她,真的每天准时交给我一份暑假作业,而且当天的新作业及时完成。长期的不良表现使她在班里没有什么朋友。我在班里,及时鼓励她的一点点进步,也让同学们都对她刮目相看。她也把我当做了朋友,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学习取得很大的进步。看着她捧着“学习进步”奖状幸福的样子,我感触很深:如果当初我断然拒绝她的乞求,狠狠教训她一番,并责备她家长没重视她的学习,让她一下子对我这个新班主任失去信心,她还会有今天的进步吗?
同样,对于班上有问题的学生,我总用平常心来对待他们的不良行为。当孩子犯错时,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包容与指导,而并非处罚与嫌弃;一个单纯、没有认真考虑、漠视尊重的处理方式,哪怕是善意的,也会挫伤学生的尊严心与积极性,进而失去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更不利于身心的发展。
能以平常心看待学生的不良行为,宽容犯错的学生,给他们改过的机会,我认为这是老师一种博大的爱。
三、爱学生,要懂得赏识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有待老师去打磨的美玉。一位真正手艺高超的雕塑家,会按照各种玉的造型,雕塑出各种各样充满个性与灵气的艺术作品。能够欣赏学生的教师就像是具有美学天才的雕刻师,不管这块玉够不够圆润,是不是长得奇形怪状,只要我们老师相信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很巨大的,最终这个人的成才与否就在于孩子的潜力究竟发展了什么程度。而如果我们教师有幸作为发现了儿童潜力的第一个人,应尽己所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条件。
韬是一位聪明能干、却难以驾驭的男孩。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再加上自己的聪明,勤奋,在班上一直是个佼佼者。后因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爱褪色,家庭的温暖不再。因家里没人照顾,父母就买电脑给他作伴,想不到他因此迷上玩电脑游戏。我接手班级时,他已经很上瘾,而且他玩游戏的技术很高,班上男孩对他近乎崇拜。且不说他会影响班风,其他科任老师也屡屡投诉他,说他干什么都再也没有以前的积极性,带坏同学云云。少挨批评的他自尊心受不了,竟有点自暴自弃。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缺乏正面引导的孩子。其实他还很重视自己的学习,很在意老师的评价。只是因为迷恋玩游戏,令他对其它学习活动不感兴趣,没办法接触更多的知识。这对于一个正在求学的学生来讲,肯定是致命的恶习。但听到他说“我不玩游戏,还有什么事情让我更容易打发时间的”这话时,我很心酸。我既不能看他这样一直陷下去,也不能一下子剥夺他的“快乐”。除了尽我所能给他关爱之外,我们经常进行朋友般的聊天。跟他协议,保证不因游戏耽误学习,更不能影响身体健康,如有“违反规定”,就要家长没收电脑。我还充分利用他这个“缺点”——他对电脑操作很熟练,经常让他收集和编辑材料,鼓励他参加机器人制作比赛、电子报纸设计等;鼓励他看有关电脑方面的书,尝试做网页等较高级的电脑操作。我经常在班上夸他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慢慢地,他玩游戏的不良行为逐渐形成“用电脑”的健康爱好。学习成绩又跃居首位,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整天精神焕发,心情愉快。
韬的转变,也恰恰诠释了美籍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的一句话:“人类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便是期望他人对自我予以赏识”。对于“问题学生”,单用惩罚的方式是不够的,不妨尝试一下赏识和激励的方法,意外的收获会很多。赏识,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技巧的爱。
老师的爱,有太多的理解和表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诠释清楚,也不必苟同,心照不宣罢了。末了,我突然想到这么一段歌词:“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纤绳荡悠悠。”学生们就在小船里头,老师在岸上走着,爱的纤绳紧握在手心里,一路走向美好、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