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2022-06-06 03:26张爱霞
速读·下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学生必备的两种基本语文能力,也是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读写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保证学生语文阅读效果和写作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作出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一、引言

阅读结合,即读书与作文结合。指出的,是在当前的中国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了"读"和"写"的相互转化和共同发挥的规律。也正是在教师理解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整体性提升的综合性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在阅读活动中积累到的各种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并在写作的过程中提升阅读技巧和情感体驗。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进行,能够帮助学生在综合性教学模式之下,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力度和广度不足

首先,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使教师尽力去关注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将那些与考试无关的东西尽量忽略。读写结合的训练在许多教师眼中是对考试无益的,因此这些教师就不会过多花费自己的备课时间来准备读写结合相关的教学训练,也不会使用过多的教学时间来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事实上,有效地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不会“浪费”教学时间,反而会对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其次,教师自身对读写结合训练所需的频率把握不准。教师一旦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读写结合教学的效果,那么就说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就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训练机会,当学生读写结合学习思维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往往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最后,每个老师对读写结合方法运用的着力点不尽相同。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想要采取那些能促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但是,部分教师往往不能找到最合适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实施也不单单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方法,读写结合可以采用多种的形式。

(二)学生对读写结合教学法的认识不够

部分学生认为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并不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联。首先,教师虽然赞同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行行动较少,导致写作训练中不能将作文与阅读联系在一起。其次,老师对教材编排的层次性掌握不够也是很大的因素。现行教材内容的安排也是经过教育专家多次讨论的,每个单元的主题也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在进行单元的写作训练时,将习作内容与该单元的阅读主题结合在一起,这是简便易行的读写结合教学法,这样的形式也是教材编写者所期望看到的。这种形式的读写结合,不仅实施难度小,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习作训练的教学效果。然而,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有些学生不愿意注重去学习,事实上,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对教师的指导产生依赖,尤其是那些智力刚刚得到开发的低年级学生。他们不能很好地记住读过的词语,更别说在写作中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的训练机会较少,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读写结合教学最终目标是期望学生能够建立“读写结合意识”,养成“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习惯”。然而,学生在实际中对教师教授的读写结合方法缺少巩固,疏于在学习中适时运用,这些都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一)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应正确看待二者的关系。读写结合是在实现二者相互独立任务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利用语言文本,针对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而进行的有选择性、有层次、有体系的整合,更多地强调方法层次的整合。所以,在实施前,教师首先要做好读写结合理论的基础教学工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丰富运用理论知识,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读写结合练习。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专业训练,练就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读写水平作为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生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全方位地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作者形象立体化的理解。在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或文章段落的时候,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倒背如流。只有这样,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更强大的感染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写,将自己的文章拿来与学生分享,供学生学习借鉴,并与学生交流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语文素养

在学校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实施读写结合课程,教师也应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整个阶段的学习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明确各个教学环节对形成学生学习习惯所起到的作用,严格要求,主动督促,热情鼓励,对学生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一定会产生促进作用的。在阅读教学时,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即边读书一边圈点好词好句,或在一旁写出审美感悟。通过积累富有鲜明色彩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自觉地品读欣赏,从而内化语言,体验审美乐趣。在创作时,合理迁移运用和利用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段,以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在表达时才会有话可讲。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一课的时候,当学生阅读全文之后会发现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的老师对作者的爱,这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并将能够体现出“老师对作者的爱”的部分用笔画出来。通过养成了学生这种较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就能够在读写结合的模式下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自己语文综合能力,并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尊重學生读写结合的个性化

有句谚语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学阅读上,每个人对于阅读都有独特的见解。这与我们做的理科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是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只有见解不一却无绝对正确与错误的明显区分。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每一篇作品读者都会基于自身的观点、态度、感悟等,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所以讲,文学阅读是一种对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因为审美主体所在地区的社会地位和视角,以及观察研究对象和思维的方式方法等与个体不同,从而造成了在审美过程中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与评判。如果用比较简洁的话来总结,就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老师们在制定实施更有效的教学内容与策略时,就必须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文本的呈现是许多抽象的书面符号的组合,读者的阅读过程,是对其感知、理解、体验的过程,在此期间,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注入自身的情感、心智,经验,从中获取到了书面符号所表达的客观事物及其含义,以达到阅读的目的。这些读书活动都是高度个性化的,从而确定了读书过程是学生通过自我认识、感受、领悟文章内容的过程,是对所有人都无法越俎代庖的。因为大脑存储的相似模块不尽相同,所以即便是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促成各种不同的相近匹配或相近选择,最终产生千人不一的个性化理解。

(四)提出问题,强化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本信息提取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要求学生缩写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陈涉世家》,很多学生在学习此篇文章的时候晕头转向,只一味地识记文言词汇,对于文章的内容了解欠缺。教师要求学生将这篇文言文缩写到200字,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行文脉络的归纳能力,还能在删改语句的同时,锻炼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一次训练下来,学生的语文能力将会有所提高。除缩写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扩写、改写、模仿和评论教材中的文章。所有读写结合的训练都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课本的理解,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掌握读写方法

教师可以将情景教学法灵活运用到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首先给大家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时代背景等信息,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诞生环境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请学生大声精读课文,尽量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再次,引导学生将作者描写捕鸟的过程找出来,并用笔将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圈出来。当学生看到这些动词的时候,脑海中不自觉的就会浮现出生动的捕鸟画面。教师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还将这些动词积累了下来。最后,我引导学生用一系列动词描写自己生活中发现的一件事,发现同学们都采用了时间顺序,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动词描绘出了极具生活色彩的画面。总而言之,创设语文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将教材中别人经历的事与自己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关联起来,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六)在阅读教学中传授写作构思技巧

想要写出一篇结构完整、情感真挚的作文,必须在写之前进行巧妙构思。构思的过程需要一些技巧。尽管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写作手法,但是经常出现“写跑题”“虎头蛇尾”的现象,这是因为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都缺乏这种作文构思技巧。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向学生传授写作构思技巧,帮助学生写出有层次、深层次、紧扣主题的文章。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属于纪实性文章,再现了作者鲁迅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境。这篇文章首先用几件事引出“长妈妈”的身世,其次描写了鲁迅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个事件和“长妈妈”对自己的教诲;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该篇文章结构清晰,笔者带领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出其行文脉络,然后鼓励学生按照这种写作构思进行仿写文章。发现学生都能够写出脉络清晰的好文章。

四、结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读与写之间关系的最好写照。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之间是互相依存且不能分割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正是利用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借助阅读进行知识输入,并借助写作进行输出。从而达成以读促写,以写还读的目标。在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注重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促使学生达到高效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目的,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林焓.初中语文记人散文读写结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 赵烨.浅谈人教版中学语文读写结合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12):00042-00042.

[3]何英.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应为与可为[J]. 教学与管理, 2021(31):3.

[4]方谦.浅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1(10):1.

[5]刘遐友.管窥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 ——以《一棵小桃树》为例[J].科学咨询,2021(25):1.

[6]史有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 2020.

作者简介

张爱霞(1979.2—),女,山东省邹平市,汉,本科,一级教师,邹平市台子镇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