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婆的葱
【适用话题】字如人生 弘扬书法 第一印象 注重细节
在应试这条路上,当今考生吃的苦,古代考生一口没错过。平日里老师耳提面命让我们把字练好,背后承载着历史的教训。
明初,由于个人喜好,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都曾大力提倡书法。此外,古代的科举制度非常重视书法,考卷上书法的优劣甚至会直接影响最后的成绩。字写得不好的,即使满腹经纶,也会名落孙山。
渐渐地,为了迎合考场改卷的需要,形成了以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為显著特征的台阁体,又称馆阁体。简单地说,这种字体是为了写诰制、诏命、玉牒、匾额等而产生的。读书人写字,唯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像木版印刷体一样。美则美矣,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比如清朝的龚自珍。
龚自珍的家人不仅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他自幼受母亲教育,十三岁,作《知觉辨》;十五岁,辑录的诗集出版。这么一个天才少年,书法却不怎样,尤其不喜欢馆阁体。在那个“书法一流,才有夺取功名基础”的时代,龚自珍吃尽了苦头。十八岁(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名落孙山;二十一岁又应顺天乡试,还是名落孙山;二十六岁再应浙江乡试,终于中举。二十七岁会试落选,二十八岁会试二度落选……此后若干年,他先后又参加了四次会试,直到第六次才中进士。但因“楷法不中程”,只录为三甲第十九名,所以没入翰林,自然官运不会亨通。
或许“楷法不中程”只是考官搪塞大胆针砭时弊的龚自珍的借口,但能找到这个“借口”,可见龚自珍的字确实有问题。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概也有对这样刻板的选官制度的吐槽吧。
因书写不好看而落选,让龚自珍很生气。他让家里的女儿、媳妇、妻妾都练习馆阁体,甚至家里的花匠、厨娘也能写一手漂亮的馆阁体。一旦有人提起翰林落选的事,龚自珍就振振有词:“翰林何足道哉,会写字就成,我家的妇人没有一个不能当翰林的。”
四十岁那年,龚自珍无意间买了一本习字帖,恰巧是他幼年临摹过的帖子。看着熟悉的字体,不由写道:“余不好学书,不得志于今之宦海,蹉跎一生,回忆幼年晴窗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想想自己的大半生,不禁悲从中来,号啕大哭。
所以,规规矩矩写字,老老实实做人,你那手鬼画符还指望老师给你打高分?
(从容摘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21期,有删改)
【素材分析】“字如其人”经常挂在老师或家长嘴边,字体整齐美观,落落大方,肯定能赢得他人更高的印象分;字体潦草,东倒西歪,肯定会给别人留下敷衍的印象。才华横溢,屡试不中,只因书写不好看,龚自珍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人生没有后悔药,“号啕大哭”改变不了命运。写字如此,做其他事又何尝不是?
【速用名言】
1.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
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晚清书画家 松年
(特约教师 方春生)936B45BE-0483-448F-ADEB-57F9034D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