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青
【摘 要】问题驱动式课堂教学强调学习目标问题化。教师根据语文要素、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或教学活动,设计一个“主问题”引领和贯穿整堂课,有针对性地将教材内容以“主问题”驱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借助课后习题提问,抓住关键词语追问,通过比较阅读发问,以此为思维基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分析、推理、概括等多样式的阅读实践建构阅读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驱动,主问题,思维发展
当下语文课堂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知识型课堂占大多数,缺乏思维灵动的课堂。知识型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多数是积累、记忆类的知识,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思维灵动的课堂需要问题的激活。问题驱动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强调学习目标问题化。教师根据语文要素、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或教学活动,提炼并设计一个“主问题”或“主问题群”,贯穿整堂课,以问题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分析、推理、概括等阅读实践建构阅读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薛法根老师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整堂课应该只有一个核心问题,每一个教学板块都应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实现相应板块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时,如何围绕课后习题展开教学,以问题驱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呢?笔者从借助课后习题提问、关键词语追问、比较阅读发问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借助课后习题提问,让思维从浅层到深层
问题设计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教师应全面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问题。
语文课堂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不仅明确了语文要素,还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杨氏之子》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内容简短,全文只有几十个字。课后习题第二题“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暗含了一定的思维梯度。教学《杨氏之子》第一板块时,可由课后习题衍生出一个关键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课文,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读出了节奏,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生:这篇课文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写的。
生:关键词是“甚聪惠”,就是说杨氏子很聪明。
师:是啊!文章就是围绕这个中心句来写的。
师:同学们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想一想:课文中杨氏之子与孔君平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请再读课文,厘清事情的脉络,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找出文中表示人物动作和语言的词句,分别用“_________”和“﹍﹍﹍”画出来,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生:起因是“呼儿”,经过是“设果”,结果是“对答”。
師:你概括得非常准确!请大家一起朗读这几句话。
这一板块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文中找到依据后,学生一读便知。这个问题浅显易懂,属于低阶思维或者说是浅层次思维。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借助作业本上的表格,在阅读中分析文本内容及事情发展的顺序,厘清杨氏之子和孔君平之间发生的事情,弄清楚起因(呼儿)、经过(设 果)和结果(对答),这个相对于“中心句”的寻找,稍有难度。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又会望而生畏。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给学生以清晰的问题层次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关键词语追问,让思维从单一到多维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抓住关键词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品词析句,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言文的思维含量较高。《杨氏之子》第二板块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紧扣课后习题,让学生找准读懂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生:我从“儿应声答曰”的“应声答”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孔君平话音刚落,杨氏之子就马上回答,说明他“善听”,思维敏捷,反应很快,“甚聪惠”。
师:那么,这里的“应声答”是怎样的“答”呢?请在“答”字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字。
生:秒答。对方问了,马上就回答。 师:你也和杨氏之子一样聪明。请大家再读一读人物的语言,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还可以是怎样的“答”。
生:我看出他的“妙答”。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看出杨氏之子回答得很巧妙,孔君平看到杨梅,想到杨氏之子姓“杨”,就故意和孩子开玩笑,而且肯定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之子一下子就听出了言外之意,于是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回应孔君平:“你姓孔,那么孔雀就是您家的鸟。”
师:是呀!你分析得非常细致。杨氏之子巧妙地回应,“妙答”充分体现出杨氏之子的“甚聪惠”。还可以是怎样的“答”呢?
生:“礼答”。我从“未闻”可以看出杨氏之子回答问题非常有礼貌,因为他懂得交谈之道。孔君平说话是肯定的语气,而杨氏之子则采用否定的语气,这样回答,既尊重了孔君平,又不失礼节。
师:同学们,杨氏之子对于孔君平的调侃,能够做到“秒答”“妙答”“礼答”,前提是“善听”,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幽默。
杨氏之子的“聪惠”不仅体现在他的行为上,还体现在他的语言上,虽然只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9 个字回答了孔君平的调侃,但掷地有声。
课堂教学围绕“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这一主问题,抓住“应声答曰”中的关键词“答”字,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仔细品词析句。教师设计了反复式问题链,紧紧围绕“这是怎样的‘答’?”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打开思路。将“秒答”“妙答”“礼答”这三颗“珠子”用一个“答”字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充分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惠”,同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出现,学生的思维由单一到多维,逐步提升,将思维和文本的语言进行不断的转换,学生的思维又向前一步。
三、通过比较阅读发问,让思维从低阶到高阶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阅读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其思维的开阔性、深刻性,不仅能让学生加深记忆,还能发展思维能力。比 同,用于强化事物的共同点;比异,用于凸显事物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紧扣课后习题,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理解、分析、感悟,学习像杨氏之子这样“聪惠”的人的共有品质。
师:你还读过哪些类似的小故事?
生:三年级上册,我们读过《司马光》,司马光在危急时刻非常冷静,他砸破水缸,救了落水的孩子,他也和杨氏之子一样聪明。
师:是的!这些小故事特别有趣,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另外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请同学们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思考:根据这几个孩子的表现,你能概括出“聪惠”之人一般具有什么特点吗?这类文章在写法上又有什么共同点?
生:王戎、司马光、杨氏之子的“聪惠”都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善于观察、善于傾听、善于分析上。
生: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写出人物的特点。
师:你们不仅能够读懂文章的内容,还读懂了文章是怎么写的,真了不起!课后读一读《世说新语》,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语文教学不是为了寻求最终答案,而是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理解走向运用,开启学生的智慧。
通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文章有什么共同点。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中去;让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聪惠”之处,并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争取让自己也成为“聪惠”之 人。学生从内容、写法、语言等角度进行阅读比较,在阅读中进行分析、评判,逐步从“认知”走 向“建构”,对这类人物的品质和特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文言文的语言高度凝练,文章本身的思维含量较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紧扣课堂的“主问题”,衍生出几个相关的问题,以“问题”作为驱动,为教学搭建“问”与“答”的阶梯,达到“以问促教、以问促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从浅层到深层,从单一到多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