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
◆摘 要:作为教师不仅仅要对课本所涉及的知识和体系要了然于心,更要有总体意识。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我们在具体的知识层面上要通盘考虑和整体把握,更要有一定的学术意识,要洞悉本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灵魂和支撑点,否则最好的教学结果不过就是“看山即是山”而已,我们就会沦落为“教书匠”,而无法成为不断成长的有着科研教学双向能力的教学人才。
◆关键词:近代史;研究取向;中学历史教学;应用
一、近代史研究脉络的嬗变
(一)由“革命范式”转向“现代化范式”
研究取向即研究方式,方法或曰范式(或者称之为历史观)。在这一领域,西方处于先进的地位。正是由于西方处于先进地位。正是由于西方各种史学理论引入中国,才开创我国近代史研究的新局面。20世纪初,新史学初步兴起,以马克思史学为代表的新史学在中国兴起。新时期以来,近代史研究(更加强调社会史)在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加强调从社会史角度来考察分析问题,从原来单纯强调革命之“革命范式”转而提出“现代化范式”,从原来注重长时段历史规律总结式,长篇单一“事件史”向更加细微的小事件、小地域、小人物着手,由原来只关注帝王、将相、英雄、伟人之精英史转而关注社会普通民众甚至于社会底层,社会边缘。由原来仅关注国家、男性、大城市转而关注族群、女性,区域及诸多以往被忽略的历史面相的呈现。伴随着研究取向的改变,诸多跨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被大量引入,大大扩展近代史研究领域的视野。
近代史研究之“革命范式”是为当时特殊政治环境的产物,其服务于政治,是建构当时政治史的主流方向。该范式突出的反映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主题:国家独立、政治民主;集中反映了当时民众的诉求和社会最关切之问题。但是其极其强烈的革命和政治取向几乎掩盖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民众生活在内的丰富多彩而复杂的历史,同时也影响到中国一些史实的评价及其评价标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之范式转换。旧范式以农民起义、以革命夺权为主线,新范式以现代化角度来看待中国近代史。“现代化模式”则强调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整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逐步转变的一系列过程。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从“现代化模式”角度,“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同于以革命史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须重建一个包括革命史在内的而不是排斥革命史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须以现代化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评估。“现代化模式”是包含革命范式的,两者关系:反帝是为国家独立,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以便合理利用国外资源;反封是为了争取民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更好的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因此,反帝反封的改革和革命既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动力,也为现代化建设解决制度、道路问题扫除了障碍。不足之处是对于“现代化”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定义。“现代化”是作为传统的对立面而被突出强调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在许多方面并非如同“现代化”所描述那样完全去除“旧传统”的社会,而是新旧交错多种因素糅合在一起的复杂体。以往中国近代史研究是以宏大叙事见长,强调历史的阶级性,进步性,忽略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实际上,传统社会的延续性,巨大惯性仍在历史的深层左右着近代历史的走向。“现代化”一词源于西方,不可避免带上以西方视角来看待中国,更甚者拿“西化”、“工业化”来解释“现代化”,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论调。同时现代化强调社会诸多方面的转换、变换,使得近代史研究内容庞大,复杂而陷入难以把握其主线脉络。
(二)由“事件史”转向区域研究
由原来的“事件史”纵向拉开的单一取向,向区域研究转向。区域史研究是一定时期内具有同质性或共趋性历史进程研究,如果不具有区域同质性或者共趋性,不应该归于区域史,只能归属于其它规范下。近年来的所谓区域研究多属于研究的区域化取向,或者是研究主体的地方化,因此研究者既要考虑环境对区域形成与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更要注重自然科学尚不能包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90年代史学界开始注意历史研究“空间”转换问题,选择新的空间研究单位,实现了“区域转向”。区域社会史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潮流;另一方面,学术转型过程中引入新的方法、理论,在以社会,文化,经济为基本范畴的区域史框架内灵活的构建起新的解释框架或者体系,试图重建整个近代史的体系。
以前之历史只注重重要历史人物的记载、评价,近代历史研究则将关注点则从上层向下层转移,由所谓仅仅关注少数人物的精英史转而关注社会底层、社会边缘。这些研究呈现给我们更丰富的社会,更立体、更多层次的社会,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加深,重拾以往历史研究中被忽略,遮盖,掩盖的面相。
二、近代史研究取向在中学历史研究的应用
一直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与高校文科各专业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各高校文科专业,都力求吸取新的研究成果,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而中学课本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普及读物,从编写到调整需要一个较长周期。
(一)教材层面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就有体现,必修二的第二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不同程度的将视野转向了社会层面(社会史视角)和文明层面(科技发展是为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人教版也增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主题,丰富了教材中近代史内容。
(二)考试层面
作为导向和“指挥棒”作用的高考(包括全国卷和各地方卷)更是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进了史学前沿的理论。2012年的全国高考的第40题是以城市交通信号灯来渗透社会史观,即从表象的技术进步、城市发展深入到社会史的核心人和人的发展。
(三)日常教学
以我们中山地区历史教学为例,一直以来以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山历史教育教学不断调整,从最开始的强调三维设计到目前实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背景分析依赖政治、经济、文化到多元、多视角分析;从强调重难点,概念解读到批判性思维。日常教师培训和教学上我们从最开始补充各种史观(现在是唯物史观,其他称之為视角),强调多视角,挖掘新史料到请大学教授为我们上课,到大学教师直接在高中上课,用师范和现身说法来演绎大学学术前沿和高中教学的有效,有机结合。
我们之所以强调对前沿学术的关注,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所有最新的史学动态,而是通过不同历史观、范式的引入使得同学们能在多种角度来认识历史,突破之前课本单一、呆板的思维方式、刻板固化的、过于政治化倾向。通过比较客观、多元的标准来解放同学们的思想,进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种有冲突的研究取向,甚至是矛盾的范式的展现,指出其内在的标准和取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思考这些研究取向的优缺点。只有采取这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和方式,才能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好历史课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通过这种方式来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到不惟“上”、不惟“书”。也就是要结合历史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实践证明了的立论,不要完全依赖某些已有的传统结论或书本上缺乏说服力的论断。换句话说,就是要追求科学性。
当然,新的研究取向和史观的引入既给中学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历史教师一个挑战(其实也是机会),这些新思想、史观的引入颠覆了以前一本书教好几届,一个教案用一辈子的情形。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历史老师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追踪本学科的学术动态才能应对社会对我们的更高要求。文科的诸多科目的课标都在不断提升:由知识提升发展到能力培养,进而又提出了素养的目标。这种形势之下,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素养才有可能将自身的素质、素养有效的、逐渐影响我们的学生、甚至内化为其自身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F3521F5E-FEDC-48F0-9D92-299061994C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