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喜梅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结构与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我国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率也在随之上升,是一种表现为腹痛、腹胀以及排便异常的肠道疾病。目前针对IBS 还未明确其具体病因,故还未有根治的方式,病情极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理、心理等均会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在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同时,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进而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因此本文就此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使用抽签法对本院收治74 例IBS 患者进行分组,分两组,各37 例,时间选为2016 年1 月~2020 年6 月。干预组男、女各21、16 例,年龄在25~60 岁,平均(36.97±6.52)岁;病程在2~12 个月,平均(8.39±2.01)个月。参照组男、女各22、15 例,年龄在26~60 岁,平均(37.11±6.11)岁;病程在2~12个月,平均(8.46±2.03)个月。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入组标准:(1)均符合IBS 诊断标准的首诊患者;(2)发作时患者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发作时患者粪便性状发生变化,排便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3)能够表达自身感受与观点;(4)均自愿配合护理、治疗者。排除标准:(1)伴肝、肾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2)与患者交谈存在障碍。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对其生活、饮食等进行指导等。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操作如下:①认知干预:通过定时开展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更换医院专题栏版面等多个途径潜移默化向患者讲解有关IBS 发病机制、治疗、护理等知识,并向患者强调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及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帮其树立正确的认知。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对其实施针对性、人性化心理护理,并向患者提供支持性心理干预、社会与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放松训练、暗示疗法,同时告知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例如音乐疗法,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改善其防卫能力以及应对技巧。③生活方式干预: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依据患者病型不同,制订针对性饮食计划,如腹泻型应嘱咐患者食用少渣、易消化的食物,便秘型应嘱咐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高蛋白以及低脂的食物。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例如打太极、散步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④社会支持干预: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属配合以及支持,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标准:①腹胀、腹痛程度评分:0 分:无症状,1 分:轻度腹泻、腹胀,经提示后方觉有症状,2 分:中度腹泻、腹胀,不经提示既有症状,3 分:重度腹泻、腹胀,患者主诉主要症状。②腹泻频率评分:0 分:无症状,1 分:轻度腹泻,腹泻次数<3 次/d,2 分:中度腹泻,3~5 次/d,3 分:重度腹泻,6 次/d。使用Barthel 指数(BI)评定量表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该表由穿衣、修饰、洗澡、进食等10 个项目组成,总分为100 分,≤40 分:重度依赖,需照护程度,41~60 分:中度依赖,大部分需他人照护,61~99 分:轻度依赖,少部分需他人照护,100 分:无须依赖,无须他人照护。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态,量表各包含20 个条目,各条目1~4 分,两表均以50 分为界限,<50 分:正常,50~59 分:轻度焦虑、抑郁,60~69 分:中度焦虑、抑郁,≥70 分:重度焦虑、抑郁。
两组护理前腹胀、腹痛积分以及腹泻频率积分对比无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积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s,分]
护理前两组BI 评分对比无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高于参照组(P <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BI 评分[±s,分]
护理前两组SAS、SDS 评分对比无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SAS、SDS 评分[±s,分]
IBS 是临床常见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病症,以腹痛、腹泻、腹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针对IBS 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方式,但因疾病、治疗等方面因素,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加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综合护理干预是近年来临床推广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更为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此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治疗进展。相关研究显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IBS 患者治疗中,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日后恢复,以此改善预后,提升其日后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IBS 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干预,使患者了解、掌握有关IBS 的知识,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及体征等,协助患者充分掌握应激、情绪以及症状之间的联系;采取心理干预可使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加强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提升患者情绪的自我调节以及心理应激能力;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可纠正患者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其机体免疫力;实施社会支持干预,促使患者家属一同参与至患者护理过程中,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临床症状积分、BI 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0.05)。由此得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IBS 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治疗进展,以此提高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同时本文研究得出,护理后,干预组SAS、SDS 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表明对IBS 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以此改善预后,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障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促进其恢复,为其日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