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132例狭窄性腱鞘炎护理体会

2022-06-04 09:33:10胡蓉
保健文汇 2022年3期
关键词:腱鞘炎腱鞘小针刀

文/胡蓉

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腱鞘疾病之一,该病通常病发于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鞘部位,因此又称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有的病发于手指或拇指的指屈肌腱,固又称桡为扳机指。

现阶段,狭窄性腱鞘炎主要就医于医院的骨伤科,多发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一般在手腕部发病。狭窄性腱鞘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医学临床对狭窄性腱鞘炎的不断研究,其病因病理越发清晰,导致患者狭窄性腱鞘炎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以及手指过度屈伸活动的机械性刺激等等。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活中的工作、内容的不同,因此女性的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概率通常会高于男性,尤其是到了中老年阶段。除此之外,狭窄性腱鞘炎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临床表明,狭窄性腱鞘炎出现过不少家族病史,因此这种疾病也有可能会出现在婴幼儿时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来我院进行狭窄性腱鞘炎治疗的患者132 例,按照1 ∶1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封闭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针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男:女=1 ∶1,年龄分布:30至61 岁,平均年龄(42.7±9.63)岁。患处分布:手足部腱鞘病理性狭窄15 例,腕踝部腱鞘病理性狭窄18 例。对照组患者男:女=5 ∶6,年龄分布:31 至62 岁,平均年龄(43.7±10.5)岁。患处分布:手足部腱鞘病理性狭窄16 例,腕踝部腱鞘病理性狭窄17 例。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用药、饮食指导、病情观察、住院环境、健康运动)

对照组: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封闭治疗,首先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皮肤进行提前消毒,基于此,为患者静注1ml 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联合10mg 曲安奈德悬浊液,选择狭窄腱鞘为注射通道,缓慢推入药物。完成注射后,小心将针头拔出,嘱咐患者用手指按压针孔,连续注射1 周,注射频率为1 次/周。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先取小针刀4 枚,然后定期对患者靶区的皮肤和小针刀进行正常的消毒工作,在手术的全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一直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让患者处于座位或卧位,将患者手掌向上旋转,伸直患处的手指,并将硬化的结节转移到狭窄的腱鞘附近,从而使得患者的两个受阻点轻易被标记。处于入针准备阶段的过程中,保持手掌和针身之间角度为90°,使刀口线和肌腱处于平衡的状态,同时,进行快速切割并一直到骨面,然后进行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剥离。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发现病人伴有硬结,必须对患部进行止血。治疗结束后,患者应该在护士的指导下对手指进行弯曲,并贴上创可贴,盖住针口并保护创可贴维持时间为2天左右。医务人员如发现患者有桡骨茎突,应及时告知并指导患者将患肢握拳,置于手术台上,插入针头,在腱鞘上做纵向切口,并将其进行剥离。

1.3 观察标准

本研究将纳入研究患者132 例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不同等级。显效标准:治疗后患者无疼痛症状,无局部组织压痛,手指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有效标准:治疗后,患者出现轻微疼痛症状,局部组织肿胀,但是伴有好转趋势,手指功能得到改善。无效标准:治疗后,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手指功能无明显改善,更有甚者还有加重趋势。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总有效率=1-无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n(%)]来表示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若P <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显效病例数为41例,有效病例数为20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显效和有效病例数均显著增加。就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的92.42%显著高于对照组86.3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较[n(%)]

3 护理体会

①心理护理:由于小针刀通常不需要麻醉,且患者对针刀技术缺乏认知,会对治疗产生诸多负面心理,比如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必须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介绍小针刀治疗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由于其对手术方法、流程、针刀优势、治疗效果的了解,患者在术前能够积极地配合。要了解患者是否患有血液疾病、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女性应该尽量避免月经和怀孕,针对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一般不推荐处于活动期者行针刀治疗。有晕针史的患者应保证在餐后针灸,术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定期对超过45 岁的患者进行血压监测,针对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要慎用针刀。②术前准备。提前准备好各种型号针刀,对针体进行密切检查,如有异常要立即停止使用。加强对术处局部皮肤的清洗,并做好消毒,在进针前对局部进行按压以标记痛点,应保持无菌操作理念,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手法推拿,颈腰按摩不宜粗糙,针刀不可重复使用。术前需帮助患者彻底清洁手部,以针灸部位为中心,用碘伏消毒患手三次,然后烘干。③术中护理。按照手术需要,传送相应型号的小针刀给术者,由于患者没有被麻醉,而且处于清醒状态,因此每个患者的压力都很大,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面部等,针对高血压患者,疼痛刺激会进一步提升血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心绞痛、血压上升、冷汗、气短、胸压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协助患者仰卧或俯卧,在必要条件下进行加氧处理。④术后护理:术后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按压一段时间,防止出血。小针刀操作简单,几乎没有局部外伤。大多数病人并没有感到特别不舒服。嘱患者术后3 天不清洗手术部位,休息3 天,避免剧烈运动。如果有疼痛,通常在手术后5 天左右,告诉病人手术部位会有疼痛,没有必要紧张,术后要求患者根据手术部位进行功能性运动。此外,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要防风寒防潮。

4 讨论

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由反复工作引起。因此,在家庭主妇和工厂工人中更为常见。在某种程度上,它与患者受伤后发生的感染和骨关节炎密切相关。狭窄性腱鞘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①手指弹响、剧烈疼痛,甚至严重时手指不能弯曲以及活动。②患者的疼痛通常出现在掌指关节的掌侧,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可通过远侧掌横纹处扪及痛性结节,活动的过程中随屈肌腱上下移动,并伴有弹响。③各指发生频率有一定的规律,依次为拇指、中指、环指;④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疼痛常出现于桡骨茎周围,常伴有局部压痛,有时可扪及痛性结节;⑤当进行尺偏腕关节握拳时,疼痛会加倍。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小针刀治疗法对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封闭治疗,由此可见,小针刀治疗法较适合用于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从表1 所示数据上分析,观察组的无效例数为5 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 例无效患者,从缓解患者疼痛、局部压痛等临床症状的效果上来说,小针刀治疗能够切实提升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同时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小针刀治疗法对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腱鞘炎腱鞘小针刀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听声排切法”小针刀单点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3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92例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