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明
从总课时来看,体育课的确成为第三主课。一则,早在2011年版“课标”里,体育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总课时中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10%-11%,高于英语,排名第三,但在真正的实施上并非如此。这意味着,仅从课时来看,并不客观。二则,很多时候体育课也会被其他“主课”挤占,或是天气原因,或因学习要求,体育课的课时很难保证,这跟语数外无法相提并论。缘于此,哪怕体育课的课时量十多年前就已经位列第三了,但也没有给人一种“主课”的感觉。
简单地以课时来论课的重要性,的确不够客观。如不少人分析所言,第三课时占比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真的占有第三重要的地位。但即便如此,此事还是引发热议,而2011年却没有,这值得思考。何以如此?这背后,客观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各地喊“减负”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再加上家长对孩子们身体素质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体育课成第三主课”引发热议便也很好理解了。
很长一段时间内,校园中“小胖墩”“小眼镜”发生率不断上升让人焦虑,缘于此,社会各方的呼吁也是在不断增加,但是却一直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正慢慢地成为社會共识。从这一方面来说,“体育课成第三主课”虽然只是误读,但其能引发热议,其也表明了真实的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全社会应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让“健康第一”的教育观成为下意识的行动,唯此,学生们才能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也才能满足家长、学校与社会的共同期待。
(作者单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民族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