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强化思政课程建设 为时代新人培根铸魂

2022-06-04 14:27王幼华
甘肃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甘州区名师思政

王幼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并不是单纯讲授一门知识,也不是教授一项技能,而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甘州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工作举措,大力实施“思政课程建设”重点工程。

三年来,紧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围绕“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教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目标,甘州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着力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度融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特别是大力实施“思想铸魂”“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工程,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优育人环境,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甘州区教育局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讲好思政课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大会、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强化校(园)长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夯实思政课建设基础,真正形成“党组统管、书记主抓、分管领导共管”的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局面,为学校思政课改革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1.强化示范引领,健全思政课建设体系。甘州区委、区政府建立领导同志联系学校和思政课教师制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联系学校、联系思政课教师,走进学校讲思政课,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10多次。教育局党组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施方案》《规范学校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实施意见》和《全区思政精品课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局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学校开展思政“推门听课”1200多节,已形成“行政+學校+教师”三级互推互动的监督机制,开展课堂教学情况督查100多次。加强与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不断推进思政课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学校党组织书记、校(园)长、党员教师代表带头走进课堂,加强与4800多位一线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加快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促使思政课改革创新政策落地落实。

2.强化常规管理,严格落实思政课程方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学校德育体系中,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根据学科设置标准,一至九年级均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每班每周均开设了2节课程。在思政课教材选用上,学校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版教材。

为加强学校思政课学科建设,每学期开学前,教育局积极督促各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研讨教材,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掌握,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讨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交流教学经验。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各学校要在全面把握学校思政课的教育方向和工作目标上,将思政课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

3.强化师资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养。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

三年来,甘州区狠抓工作关键,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强化对思政课教学实绩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评价中教学实践和研究权重。保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时事教育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计入工作量。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和办法,实行单列评审,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并向一线教师倾斜,丰富科研成果认定形式,将全区思政课教师在各级主要媒体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评价弊端。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将不能胜任思政课教学工作、未按要求完成培训学时的教师,退出思政课教师岗位。

近年来,甘州区遴选思政学科教研员18名,蒲公英导师35名。中小学思政课程研究会和薪火研训基地2个,思政名师工作室2个,思政名师工作坊6个,以名师带动和引领高端思政教学研训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学会成员——蒲公英导师——教研员——工作坊主——名优教师”的五级“金字塔”教师梯次专业成长模式,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4.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思政课建设的统筹协调,将思政课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根据情况逐步加大支持力度,按照相关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专业发展、宣传表彰、实践研修等。教育局不定期加强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督导检查,并把督导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专项巡查范围,积极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相关文件精神。多管齐下,做好思政精品课的推广工作。

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思政课程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因此,甘州区以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关键,充分发挥各级学校思政课教研员、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学研究,支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积极实践,总结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成功经验。

1.优化思政课堂,提升教学实效。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桥梁,全力打造“三个课堂”,开展思政“名师空中课堂”40多节,思政研磨互动课100多节,思政名优教师讲座40多场,形成了城乡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教学点之间思政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共生的教学共同体,破解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加强了思政精品课资源库建设,收录名优教师示范课30多节,“送培进校”展示课80多节,“优质课比赛”优课40多节,开展思政精品示范课120多节,开展全区网络直播,打造出甘州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全面依托“行政+学会+基地”学科优势,构建“1+N”的远程同步互动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城乡学校异地线上授课、在线辅导、互动答疑、多校互动授课、共同研讨的思政教学教研模式。在疫情期间,全区思政名师开展线上思政“金课”200多节,师生通过“甘州区互动思政课堂研训平台”参与课堂学习,实现校校之间的“互联互动”,形成思政教学共同体间的互联互动机制。

全面开展分层分级思政精品课评选活动。每位思政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思政精品课,甘州区中小学思政课工作坊主持人带头上思政精品课;指导教研员上思政精品课;蒲公英导师、学校思政课教师依次上精品思政课,并全程录制。通过“名师空中课堂”“名师送培进校”“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全区网络直播,学习交流,初步构建起引领甘州区思政教育发展的骨干教师体系,促进思政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起来,并逐步建立完善甘州區思政精品课资源库。

2.创新教研方式,一体推进思政教研。扎实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构建“1+1”“一体化”推进与整改机制,围绕问题推动、瞄准需要助力,让城区中小学为促进城乡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主动担当作为,16所城区中小学与16所农村中小学结成“1+1”思政教育发展联合体,牢牢瞄准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制订“一校一策”大思政课单元系列化课程建设模式,通过思政远程课堂、远程一体教研,组团援教、骨干支教等多种形式,进行“门对门”帮助,团队进校,骨干进“点”,共享资源,抱团推进。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围绕需求,共同研究问题,共同谋划发展,开展课堂教学等帮扶活动达60场次,组织远程思政课堂观摩,联校远程教研40场次。

全力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依托城乡“一体化”教研共同体和“学会+基地”学科资源优势,形成区域内骨干教师主讲,乡镇若干教学点(薄弱校)教师辅教的互动教学课堂,以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实现多所学校共享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学校之间互联互动,形成区域教学合力,提升“一校带多校,一师带多点”的教学效益,助力薄弱学校思政教学质量提高。让思政名师真正走进课堂,助力教师梯次成长,夯实了思政教师专业成长“金字塔”梯次培养模式,引领甘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3.创优研训模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积极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教研模式,依托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继成立了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蔺海鲲名师工作室及张掖育才中学、甘州区南关学校、甘州红军小学工作站。甘州区教育局依托名师工作站,吸收名师智慧,打造学校思政教育高端平台。在名师工作站的引领下,开展甘州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种子”教师3年培养计划,实施甘州思政名师和高校专家教师双线结对帮扶模式,通过示范、引领,高端教研,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加快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思政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推进甘州区思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研究会和薪火研训基地,将“蒲公英导师”“甘州名师”本地线下和线上思政教研紧密结合,开展“三人行”走教、“青苗行动”、高端研讨、教师专业提升工程等,打造名师思政“金课”200多节,以信息化引领,实现与思政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名师真正走进思政课堂,助力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思政“国培计划(2020)”项目、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班主任、师德报告会等培训活动12次,参训教师1000多人次。人均在线学习时长20小时以上,发布培训感言20000余条,精选培训心得体会215篇编辑成册。让人人参与思政培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培根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渐形成了让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甘州区教育系统不断延伸思政教育触角,将思政课堂与实践性德育活动相结合,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把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办实事上,立足乡村教育教学,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积极为乡村振兴赋能。一是利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利用高金城烈士纪念馆、龙渠乡、大满镇等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单元实践活动12次,让红色基因植根于广大师生心灵,让学生从小知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推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好“大思政课”。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甘州区“大思政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发挥各个学校的优势,校际间在学习互鉴中形成适应本土特色的“四史”渗透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途径,聚焦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张掖一中开展了全区首届“一校一策”大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争做中华好儿女”主题教育优质课例展演活动。让思政教育与学校内涵发展深度融合。三是利用好传统节日活动。全区各学校积极利用传统节日、“活动月”道德讲堂、孔子学堂、校园文化艺术节、研学实践活动等开展思政大课堂80多次;充分利用学校升旗仪式、板报、手抄报、主题演讲、红色故事宣传等形式,结合思政课、班队会等,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学校带动家庭,以家庭辐射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全区城乡思政教育大融合的良好氛围。四是做好中小学思政校本课程开发。积极组织思政名师开发校本教材16门,把乡村文化融入学校思政教育课堂,丰富了教育内涵,使思政教育充满浓郁的人文和乡土气息,使得思政课堂教学更充实,更接地气。五是做好乡村孩子思想品德教育。以农村思政课堂建设为主渠道,重视乡村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成立“爱心之家”“爱心驿站”“心灵港湾”等16个教育场所,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帮扶机制,实现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今后,甘州区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是落实好思政课程目标。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统筹解决好思政课教师缺口问题,实行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依托思政课程研究学会,全面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大力实施“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思政课名师培育计划”“思政课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发展潜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是完善思政课考核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思政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协调落实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力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学术交流、专业发展、实践研修等落地落实,用公平的制度、良性的机制,规范形成思政课教师重教学、抓教研、讲学习、守纪律的良好风尚,确保思政课教育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四是全力抓好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开展“大思政课”单元实践课程开发,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度融合,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全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促进甘州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甘州区名师思政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甘州区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