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完全进入全媒体时代。这不仅为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民生新闻如何在全媒体时代中保留自身的生存空间,如何在与自媒体、新媒体的竞争中,凸显自身的特色,是民生新闻现代化发展所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对此本文结合民生新闻的定义及内涵,探究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社会新闻的差异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差异化策略,以期为我国民生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支持。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生存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7.028
民生新闻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状态的新闻类型,拥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内涵,不仅包括衣食住行,更包括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大民生”。它更多地体现出新闻传播者的态度、理念和视角,能够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出发,维护百姓的基本利益,寻求新闻事件与人民群众自身的关联度。有关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公共新闻的差异性,笔者认为民生新闻源于社会新闻,却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新闻,他能够从民生的情怀、态度、视野的角度出发,表现出浓厚的“情怀”。在新闻传播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然而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对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使得民生新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
1. 民生新闻的概念界定与基本内涵
民生新闻主要指以群众的视角观察到的,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手法报道出来的,可以激发群众共鸣的,对群众生活有影响的新闻类型。这种新闻不应作为传统新闻题材的一种,也不能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或节目形态,而是要“当做”一种手法应用和风格追求。当前有关民生新闻的界定都肯定了新闻报道与群众生活的关联性,注重群众生活的所想所感及衣食住行。然而从理论的角度出發,我们能够发现,学界对民生新闻的界定并不全是从内容的角度出发的,他们是从新闻形式、新闻题材、节目类型的角度出发,来界定民生新闻的,因此在学界,有关民生新闻的界定并不统一。然而无论从哪种视角出发,民生新闻都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琐事、生产劳动的新闻报道,如买菜购衣、物价上涨、房屋渗水等,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可靠的行动坐标和参照标准。当然民生新闻中还包括各类小题材,譬如小投诉、小突发、小火灾、小纠纷及小车祸等,使得民生新闻呈现出平面化与泛民生的特性。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民生新闻所拥有的内涵日渐广泛,不仅包含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包括各类与民生有关的现象、活动及事件,甚至还包括与百姓自我发展、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而在媒体发展的层面上,民生新闻拥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能够在契合市民喜好的同时,呈现出相应的社会责任。譬如在社会良知、道德及法律上,都能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但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也能更好地将百姓的愿景、理想和诉求呈现出来,为政府更好地了解百姓、关怀百姓、关心百姓,提供必要的“桥梁”。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绝大部分的人民群众都拥有了移动智能设备,并且网络普及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2010-2017年间,我国80.25%的青年人拥有移动智能设备,10%的中老年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而在2020年-2021年期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都要求“扫码进入”。因此中老年人拥有移动智能设备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并且“上网率”也得到显著地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也加大了新媒体对民生新闻的挑战,使民生新闻面临着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2. 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公共新闻的差异
民生新闻的体裁较为广泛,不仅能够反映民生、吸引受众兴趣,还能为受众开辟出理性思考的空间,引领全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体现浓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进而彰显媒介的整合价值。然而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想更好地探究民生新闻的生存策略,还需要明确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公共新闻的差异,使民生新闻发展策略更加精准、更加有效。首先是社会新闻。社会新闻是社会中能够体现民俗风情、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伦理道德、奇闻轶事、自然风光的新闻。换言之社会新闻以反映道德思想为目的,以奇闻轶事、风俗民情、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及社会生活为题材,与人民群众情趣、利益、生活有关的报道。而民生新闻不以提供消遣、娱乐、猎奇为目的,以民生为抓手,让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其次是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差异。公共新闻要求新闻工作:(1)改善舆论环境;(2)改善公共生活;(3)将人民群众作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4)帮助相关组织或机构,解决问题,而非知晓问题。虽然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要求“媒体人”扮演着新闻信息诠释者和发布者的角色,然而公众新闻更多地要求媒体承担社会引导者和公共论坛的责任。将新闻置于大环境中,对新闻场景进行考察和分析,协助人民群众了解自身的义务和责任。而民生新闻则是将受众界定为人民群众和老百姓,注重对老百姓基本权益的维护。
3. 全媒体时代民生新闻所存在的问题
3.1 受众分流现象严重
民生新闻的基本载体是报纸和电视,能够通过“点对面”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人民群众。然而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为“点对点”,信息传播也呈现出交互式、个性化、便捷化的特征。其中交互式主要指人民群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能作为信息的传播主体,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信息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其他网民面前。而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容易获得百姓的欢迎和喜爱,但却导致以传统传播形式为主的传统媒介,受到冷遇。在传统媒介受众不断减少,新媒体受众日渐增多的背景下,依托传统媒介的民生新闻,便面临着严峻的“受众分流”问题。信息受众的减少,让民生新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难以更好地、更全面地将能够反映百姓生活的咨询、信息、报道,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严重制约了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和进步。从媒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新媒体、自媒体能够通过全新的媒介平台,呈现出五花八门、形式多样的数据信息;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的咨询服务。不仅包含娱乐资讯、体育资讯、公共新闻等内容,还包括少量的民生新闻讯息,并且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广、受众接受程度高。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交互式,只有受众欢迎的、关注的讯息才能得到更快速地传播,所以包含“民生新闻内容”的新媒体平台,又会对传统媒体进行分流,使传统媒介中的民生新闻受众减少。总体来讲受众分流问题是民生新闻难以避免的发展与生存问题,是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实现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融合,扩大民生新闻的传播维度。
3.2 本土化优势不明显
民生新闻在报道内容上主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百态,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讲述百姓的故事,解决百姓的困难。最大限度地以群众的心理、视角、身份为依托,将话语权向弱势群体倾斜。虽然民生新闻植根于百姓生活,来源于百姓生活,并且都是无关痛痒、无关宏旨的邻里小事,然而它却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对群众生活的空缺,强调了传统媒介不应仅报道时政新闻、会议新闻,还应报道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全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的定位虽然鲜明,但相较于新媒体咨询、社会新闻、公共新闻又缺乏明显的吸引力、特色和品牌。构建本土化浓厚的民生新闻,以当地受众为主体,在区域内传播新闻咨询,获得百姓的地域认同,是民生新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民生新闻如何强化本土优势,从本地居民、市民的视角出发,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便成为其主要面临的挑战。在传统媒介时代,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突出民生新闻的本土特色,受众能够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注意到民生新闻报道。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人民群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更加多元,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很难得到当地群众的关注。而要切实破解此类问题,民生新闻还应以品牌建设为主,注重新媒体领域的营销。
3.3 亲和力和互动性不高
民生新闻中规中矩、严肃端庄的播报风格,与网络受众的信息接收特点相背离,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百姓对民生新闻资讯的接受和传播。通常来讲民生新闻应拥有口语化、生活化、人格化、平民化的播报风格,应从百姓的视角出发,为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新闻咨询。但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传统民生新闻的播报方式还相对“严肃”,地气化、趣味性及生活化还是不足,难以使民生新闻更加接近现实、贴近百姓。甚至部分民生新闻报道还存在明显的“说教成分”。但并不是说民生新闻的播报形式(新闻咨询的呈现方式)应模仿或照搬新媒体平台,而是要更加感性、更具有生活气息,能够与受众互动起来,使民生新闻播报过程成为媒体和百姓互动的“桥梁”。在与百姓互动的层面上,传统民生新闻注重单方面的报道、单方向的信息传递,缺乏与百姓的互动交流,难以从百姓生活、百姓感受的视角出发,实时地将百姓所想、所感,呈现在新闻报道中。譬如在民生新闻报道后,部分媒体人缺乏对百姓反馈的关注,直接开始后续的跟踪报道;缺乏对受众基本诉求的考量,报道的内容难以得到广泛的关注等。而要想有效地、全面地解决此类问题,民生新闻就需要借鉴新媒体传播的理念、方法,重构民生新闻传播范式,让民生新闻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关注,使自身获得更好地、更广泛的发展。
4. 全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生存策略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传播的方式、媒介、内容、主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播形式也从“点对面”发展为“点对点”,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速,更加全面,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而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所拥有的优势不断被稀释,导致民生新闻发展质量受到影响,难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我们需要探寻出能够推动民生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思路,让民生新闻得到更好地发展。
4.1 积极推进自身的融媒体发展
民生新闻以民生为主,体裁广泛,拥有丰富的新闻传播内涵。能够反映百姓的愿景,解决百姓的问题,让百姓的基本权益得到更好地维护。然而针对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民生新闻应将“受众分流”问题,作为最关键的问题来解决,通过推进自身的融媒体建设,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首先,扩大传播渠道。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存在相互补充、相互照应、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譬如新媒体能够对传统媒体进行完善,而传统媒体能够为新媒体提供发展的标准和“标的”。通过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能够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让民生新闻可以更有效、更全面地覆盖到网络。在社会实践中,民生新闻应开设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将传统的讯息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的、多元的信息传播机制,从而让传统媒介资源与新媒体资源得到充分地融合。譬如传统媒介所拥有的专业资源能够在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下,获得强化和重构。其次是转变传播方式。在融媒体建设的过程中,民生新闻应在制作手法、报道方式及内容上借鉴新媒体时尚、快捷的特点,使新闻报道能够拥有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性。譬如在报道方式上应采用新媒体的风格,在内容创作上,应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传播机制,以差异化传播的形式,提升民生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此外,在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制定科学的传播策略,如在传统媒体上发布正式的新闻报道,在新媒体平台发布跟踪报道或者开展讨论活动,及时获取受众的反馈。
4.2 努力打造民生新闻“品牌”
民生新闻蕴含着鲜明的“境域意义”,可以将本土民生新闻更全面地、有效地呈现在当地居民面前,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心声与喜怒哀乐。然而民生新闻却面临着严峻的影响力问题,很难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关注。对此,为更好地推动民生新闻的现代化发展。我们需要从如下几点出发。首先,聚焦“地方”。民生新闻无论在传统媒介上,还是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内容,都应以当地文化、当地民众的生活为主体,从政府政策、社会问题等角度,探究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以鲜活、真实的表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简而言之就是在新闻传播上,民生新闻应不忘初心,药以关怀百姓、关心百姓为抓手,彰显民生新闻的价值,突出传统民生新闻的优势。其次,强调社会效果。民生新闻应拥有鲜明的地缘特性、特征,激发人民群众的视听兴趣,让民生新闻传播拥有显著的社会效果。即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民生新闻应通过新媒体平台明确新闻报道后人民群众在生活、思想及精神上所产生的变化,并通过调整新闻报道形式、内容的方式,扩大这种效果,使百姓真正地认同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最后注重网络营销。在全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应将视角聚焦到短视频平台、百家号、今日头条等平台中,通过發布具有吸引力,与当地百姓相关的新闻咨询,扩大新闻品牌的知名度,使自身更好地融入到新媒体场域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4.3 全力提高亲和力和互动性
新媒体平台拥有较高的亲和力、人情味和地气性,传统民生新闻要想融入并渗透到新媒体平台中,就需要拥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和特征,能够在语言上做到接地气、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百姓可以在轻松的新闻报道中,更好地获取新闻咨询。譬如在报道语言上,民生新闻应尽量采用网民所熟悉的网络术语,并以百姓的视角出发,看待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遇到问题和烦恼。但要想做到这点,民生新闻必须通过新媒体平台,做好社会调研工作;通过数据分析、比对,了解当地百姓的“想法”;通过感性的、形象的、趣味的、具有人情味的文字语言或视频语言,传播新闻讯息,使民生新闻报道更具实效性。而在互动上。民生新闻应从以下两点出发,提高民生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其一,新闻素材采集中的网络互动,即通过新媒体平台呈现已经采编的新闻素材,激发网民的讨论并探究新闻素材的全面性、深度性及系统性,确保民生新闻报道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百姓生活。其二,新闻报道中的网络互动,即在民生新闻报道后,民生新闻工作者应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当地百姓对新闻讯息的反应,以及新闻的转载、评论及点赞情况,从而探究出民生新闻报道中所存在的不足,优化新闻传播策略。
5. 结语
民生新闻应积极满足全媒体时代所提出的要求,拓展视野、坚守特质,不断创新,通过促进融媒体建设的方式,扩大自身的网络影响力,提高社会大众的认可度。但在制定民生新闻生存策略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应将品牌建设、受众互动及媒介融合作为重中之重,从服务百姓、反映百姓心聲的角度出发,彰显民生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韩胜."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应对策略[J].中国报业,2022(02):36-37.
[2]张霖.融媒体时期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J].新闻传播,2022(01):94-95.
[3]范娟.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实现内容再突破作用再提升[J].新闻传播,2021(24):92-93.
[4]邓琪.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探究[J].新闻前哨,2021(12):63-64.
[5]冯珉硕.民生新闻栏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围策略——以《1818黄金眼》为例[J].今传媒,2021,29(12):56-59.
[6]李世春.浅析融媒时代提高民生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策略[J].记者摇篮,2021(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