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高强度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022-06-03 17:38管菊明
当代体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高强度意志力耐力

管菊明

初中体育是素质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开展高强度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的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以适应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因此,平时的体育课堂上开展高强度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有充分认识到高强度训练的重要性,并遵循在学生的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

1 坚持健康第一思想,激发学生体育训练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维持认知活动的根本动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需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尤其在开展高强度体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事实。根据学生的群体特点开展适当的强度训练,从兴趣这个角度出发,循序渐进的开展,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要引导中学生认识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比赛类体育项目中,就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奥运会中运动员的故事与他们在比赛中取得的成就,以引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接着,让学生了解人体中的肌肉成分,让他们认识到体能训练能有效的提高肌肉的耐力,从而增强身自己的体机能。所以在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点,让学生认识到这样训练的好处。只有让学生对这样的训练有兴趣,才能让训练活动维持下去。如在开展跑步训练时,教师要注重讲解呼吸的关键点,来纠正学生跑步时的步伐。并用口头奖励的形式来减轻学生跑步训练的压力。在高强度訓练中,就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高度的关注,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维持学生的训练兴趣。如在跑步训练中,采用奖惩结合的方式来保持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如对训练中表现不好的学生,让他做几个蛙跳作为惩罚;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他几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在跑步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训练知识。如注意自己的呼吸节奏,合理的呼吸节奏能给减少人体的体能消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体育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因为“健康第一”是高强度训练的指导思想,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2 开展耐力运动教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信心

很多体育项目不仅需要体能与技巧,还需要一定的耐力才能完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耐力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体育运动来说,都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耐力素养。我们知道,耐力运动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游泳、长跑等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运动项目学生在练习时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高强度的训练,很可能让学生产生放弃心理。所以,教学中要开展耐力运动训练,加强训练的难度来提升学生的运动意志与品质。开展耐力运动训练,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运动项目中去,克服运动中存着的困难,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置训练内容,控制好训练的强度,通过反复的训练来逐步提升学生的耐力,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意志品质提升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中短距离的跑步”这一内容时,需要训练学生的爆发力,而对于长距离的跑步运动,或者是高强度的篮球运动时,如果缺乏足够的耐力支持是不行的。不妨通过举办篮球比赛与长跑比赛等进行,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活动中去,让学生的耐力素养在比赛中逐步的养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运动负荷范围,合理的加大运动量,防止负荷过大让学生在运动中出现损伤。再如,在开展篮球训练时,很多学生在上场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了体力不支现象,很难再坚持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耐力与意志品质方面不够坚定,不能有效的突破自我。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在平时举办有趣味的篮球活动,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耐力与意志力的培养。如可以结合学生的身高来调整篮筐的高度;结合学生的运动量调整训练的时间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逐步的提升他们的耐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了取得预期的训练目的,教师要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欲望,对他们的意志力进行磨合。通过不断加大训练的力度,帮助学生坚定拼搏的信念,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让自己的耐力与意志力等都得到不断的提升。

3 创新培养意志方法,养成坚韧不拔性格特征

众所周知,良好的意志力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我们指导,在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经历叛逆期。如果是一个意志力较为薄弱的人,就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丧失积极向上的动力。而体育教学中的很多运动项目能够对培养人的意志力,并且在培养人的意志力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正确认识意志品质训练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其内涵与特征,适时的开展意志与品格的培养。如对学生训练中存在的困难,或某种心理障碍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指导,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意志力的作用,使其训练朝着更加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开展意志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密切结合具体的训练项目,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时间,并充分的结合学情等,不断的创新训练方法。随着新课改革理念的深入推进,开展高强度体育训练时,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意志与品格。例如,在教学篮球项目时,就充分考虑到班级中学生的性别与运动水平,把全班学生按照不同情况分成几个训练小组,要求各组中的成员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共同练习发球、传球、运球和投篮等,要求学生之间与小组之间相互协作与监督,以此来激发学生开展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接着,要求学生开展不同小组间的对抗赛。在对抗赛中最能给体现学生们的好胜心理,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取胜心理。因而他们相互之间配合的非常好。篮球运动不仅强度大,而且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充分的发挥拼搏精神才能取得胜利。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意志品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初中学生自尊心很强,谁都不愿意落后成为团队的短板,高强度训练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进行意志力的培养。例如,在开展100m短跑时,就让学生们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比赛活动,并规定只有团队成员同时到达终点的成绩才能算最终的成绩。这样,就可以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更能激起学生们的斗志,因而他们意气风发的开展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韧不拔的性格,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4 掌握科学训练方法,达到高强度训练的目的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检验教学艺术的手段。”体育教学中的强度训练要经历很多的痛苦,训练量达到了但效果不一定达到。恰恰相反,一些超负荷的运动还会增加学生的身体负担,甚至影响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現学生身体的现象。所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以保证强度训练的效果。同时,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体育运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等内容。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体育训练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灵活性训练,即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目的是确保学生的身体在训练中不易受伤。力量这一练习包括腕力训练、上肢训练、腰腹训练与下肢训练等,具体表现在握力、上拉、仰卧起坐、木板支撑、长距离冲刺等。我们知道,腕关节是身体中较为脆弱的地方,因而训练的强度要适中。不妨通过抢夺实心球、单杠悬挂等项目进行,同时在训练中要注意训练方法,避免用力过猛而伤到手腕。上肢与下肢是可耐受的肌肉,能够承担相对高强度的训练。如上拉、俯卧撑、蛙跳、腿部提升等重复性练习。腰部与腹部是人体的核心,训练中一般会涉及全身的肌肉,是各种训练的焦点。速度与耐力质量在力量素质的实施中可以共同的实施,这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产生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的监督与指导。在各种体育训练中,教师应该灵活的采用科学的训练策略,不断丰富训练内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反应,提高学生身体的敏感度。如根据零重量轴承和轻量轴承的训练原理,开展杠铃与举重训练。在开展耐力训练时,通过快跑、慢跑、长跑、短跑等来提升学生的体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教师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高强度训练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鼓励课后体能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综合体能

体育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既有大量的运动项目需要学生练习,而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能。因此,需要学生通过课后进行体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课堂上的高强度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体能训练,发展学生的综合体能来适应高强度练习。通常情况下,需要教师把多种运动项目相结合到一起来适应体能训练目的。我们知道,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通过长期练习来提高自己。我们知道,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体育课程占据的比例较小,仅凭课堂中的体能训练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必须充分发挥课后时间的作用。通过课余时间的练习与巩固来达到提升体能与身体素质的目的,要实现预期的目的,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让他们抽出课余时间进行各种体能训练。同时,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强大的体能训练。只有通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进行训练方法的指导与点拨,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科学有序的开展各种体能练习。初中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十四五岁,他们的性格是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计划好课余训练项目,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能。例如,可以把一些没有趣味性的体能训练项目进行改进,使之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把游戏规则制定好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们就会在玩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体能。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方式非常适合学生,而且可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如教师不妨把跑步与投掷训练有机的融合到一起,让学生通过课余的时间开展丢沙包游戏。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展大量的跑步运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耐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们在躲沙包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敏感程度得到提升,这对发展学生的综合体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 优化体能训练策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每一个体育训练项目,对发展体能起着不同的作用。这就需要通过多种训练综合在一起,来充分发挥训练的效果。然而,通常体育课每周为两节课。时间的限制只能通过优化训练策略来保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堂上练习,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巩固,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训练有一个的正确认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初中生年龄小,自制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开展各种训练。例如,可以把枯燥的训练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的利用宿舍、绿化等自然条件指导学生开展有氧运动,以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保持运动的热情。如在开展乒乓球训练时,就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训练小组,让各个小组分别开展训练,也可以让对手之间进行训练。一个学期下来,根据每组学生的表现选择最佳小组和个人,以激发学生保持训练的积极性。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系统开展体育训练的开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体育运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对学生开展适当的课业培训,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让学生有良好的心态面对体育课程。同时,教师要不断的优化教学策略,合理的利用校园中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体育教学资源,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长期的参与体育运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特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例如,在开展乒乓球训练活动中,教师要详细的讲解拿球拍、发球与控球等技巧,教师展示每个动作的细节,让学生通过身体协调来掌握运动要领。对乒乓球的控制既是手臂力量的作用,也是身体重心控制的结果。通过这种的训练策略,帮助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的技术要领,也达到了身体协调与平衡的目的。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开展高强度训练对增强学生的体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是素质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科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而通过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繁重的学习与生活。所有,教师在体能训练中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制订出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策略,保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受到伤害。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常熟市张桥中学)

猜你喜欢
高强度意志力耐力
Willpower 意志力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老人与海》读后感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你的意志力比你想象的要强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短时高强度运动可比长时中等强度运动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