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2-06-03 13:33:54金晓梅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领域培训

金晓梅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近年来,学前教育备受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经过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国大部分地区学前教育达到基本普及的目标,开始将目标聚焦在内涵建设,尤其是保教质量的提升方面,努力确保幼儿,尤其是农村的学前儿童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正处于“覆盖先,提质难”的发展阶段,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教师队伍整体薄弱,导致幼儿园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保教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目前我国幼儿园基本采取的是五大领域教育,五大领域常规教学能力是乡村幼儿教师迫切需要提升的专业短板。课题组在湖北省内开展相关课题调研时,发现我省农村幼儿教师在领域教育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重知识轻能力。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各领域知识教育上,忽略幼儿相关能力培养,对幼儿学习的过程缺乏良好的规划,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突出。

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的是活动结果,如幼儿的画都画完了没有,儿歌学会没有,至于幼儿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状态、习惯、兴趣等方面,教师则很少关注。但很多时候,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同样的结果源自不同的方式方法,幼儿所获得的发展是不一样的。

重教师“教”轻幼儿“学”。农村幼儿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幼儿的学。调研中发现,教师普遍对幼儿的学习特点缺乏深入了解,在活动设计时没有围绕幼儿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只备教案不备幼儿;在教学中也大都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只顾按照自己的环节设计一步一步走下去,全然不顧幼儿的反应,更没有灵活地追随幼儿的反馈,眼中无幼儿,教学成了单向输出模式。

重课堂轻生活。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本次活动知识点的教授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注意联系幼儿当下的生活实际和将来的生活需要,教学与幼儿生活严重脱节。

专业素养不足。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对各领域目标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常常难以抓住各领域的核心要素。另外,教师在五大领域中的专业素养也参差不齐。受农村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大部分教师对科学和艺术这两大领域感到把握起来比较困难,科学领域中尤以自然科学最难把握。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集中体现出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专业素养三个方面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重视高质量发展也是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也明确提出,到2030年,确保所有儿童接受优质的早期发展、保育和学前教育。

农村幼儿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离不开有质量的培训。针对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师资瓶颈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湖北省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优化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项目,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实效。结合课题研究,对学前师资培训提出以下建议:

聚焦主题式的专项培训设计。基于幼儿教师工学矛盾的问题,在职幼儿教师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在短短的10余天培训时间里,不可能奢望解决所有参训教师的所有问题。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涉及,结果只能浅尝辄止。因此,我们要打破往常那种“撒胡椒面”式的项目设计,采取聚焦主题式的项目设计。如将五大领域教学能力培训设计成一个系列,每年聚焦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方面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如音乐教育专项技能培训,就围绕着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让参训教师在每次培训中真正在某个方面有实实在在的所得和提升。

优化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培训课程结构。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幼儿教师教学实际问题,培训中既要有观念的提升,也要有方法的引领。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既要有各领域目标和内容的解读,也应有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训练。理论和实际结合,这样从观念到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展开全方位的培训。为此,在培训师资配备上,也要优化师资构成,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提升培训课程的实效。

凸显实训为主的参与式培训模式。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有一句名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便理解了。”无论什么事情,自己做了才记得更清楚,做得更明白。基于幼儿教师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培训过程应凸显实践、实训,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让参训教师参与进来、动起来,在操作中、练习中、实操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

探索需求导向的半开放式课程体系。在培训中,我们要关照到参训教师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即便是参加同一培训项目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困惑和问题。为了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员,培训可以尝试半开放式的项目课程设计,即主体课程是统一的,属于必修课程,另外在调研学员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资源和条件,设计一些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提升学员的获得感。

提倡小班化教学和小组活动。小班化教学是当前国际上实现优质教育的有效举措。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更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同时我们还鼓励进一步开展小组活动,让每一位学员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当然,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如果只是寄希望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将外出参训与园本教研、在岗研修与跟岗学习、园级教研与联片教研相结合,不断丰富乡村幼儿教师的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的乡村幼师培养模式,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农村幼儿园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课程的实践研究”(2018GB143)课题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领域培训
培训通知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
杭州科技(2013年5期)2013-03-11 16:40:59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