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峡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发布、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4份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是对“为谁培养人”的有力回答。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身份高度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在中小学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成为完成这项战略任务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抓手。
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中。站在从严治党的高度,中小学只有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才能使属于青少年自己的群团组织全面活跃,才能做好面向青少年传播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才能把我们的服务对象团结好、带领好、教育好。
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支撑。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立足点,要充分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特殊作用,打牢党团队一体化政治培养链条的扎实根基,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校内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是学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坚持铸魂育人,让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各学校要通过主题团(队)日、礼仪感染、实践教育、组织激励等方式,讲好“四史”,培养“红领巾”小讲解员,使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浸润心田,让青少年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不断增长的期盼,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团、队组织大有作为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障:校内开展中队礼仪训练、出板报、编童谣、办少年团校……广泛建立校外少先队实践营,发起少先队校外实践地图打卡……“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不再停留在口号上。
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接体现。共青团、少先队具有独特的组织文化,通过入队、入团、离队、颁章等特有的仪式,通过开展红领巾争章、手拉手活动以及国庆日、环保日、国家安全日、宪法日、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团(队)日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广大青少年接受思想的洗礼。社會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将学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在团队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探索,将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变得可信、可视、可行。
广大新时代青年教师、学校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应更加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在党的领导下,担负时代使命,用接续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业绩,引领少年儿童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立志做共产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湖北省少先队总辅导员)E5C04FCF-3DE6-4A71-B572-B02AD1A924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