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西婷
【摘要】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是音乐课堂重要的内容,内地西藏初中音乐课程里,不能忽略合唱内容,不能仅限于国本教材。针对西藏班学生,教师授课应该因材施教,做出调整,内容有所增减。首先,教材改编,可以增加课堂趣味,引发学生对合唱产生兴趣;任何演唱形式都需要演唱技巧的支撑。因此,班级的合唱基本训练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最后收获的一定是成功艺术作品给予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作品演唱中需要注重情感表达,才能赋予作品颜色和生命。内地西藏班在每个地区逐渐增设,他们的教育与当地学校的教育紧紧相连,音乐课堂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最终实现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初中生;合唱教学
在“双减”政策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承担着美育的重担,而内地西藏班的音乐课堂也应该随着当下的教育改革丰富起来,不能仅限于国本教材,针对西藏班学生,教师授课应该因材施教,做出调整,内容有所增减。人声最为华丽的造型,那就是合唱,它是一部美丽的交响曲。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性格,提高在团队中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的思维能力,内地西藏班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增加合唱教学。如何更好地进行内地西藏初中班的合唱教学,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之美?
一、选定教材、教材改编,趣味十足
因为没有现成的西藏班合唱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曲目方面多花一些心思。首先要了解西藏班学生喜欢什么歌曲风格,当然藏族歌曲要有,如,《洗衣歌》《打酒歌》《多彩的哈达》《天路》《格桑梅朵》等,这些歌曲可以演唱藏语,也可以演唱汉语。流行曲当然也不能少,这方面选择性很多,可以结合爱国教育,比如,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我和我的祖国》等,这些曲目也是常见的合唱作品。选好的教材歌曲如果是难度较高的四声部合唱,这对于初中生不适合,不然就是单旋律齐唱形式。为此,教师可以用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趣味创编,为学生学起来建立合唱意识。可以从二声部轮唱开始,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旋律,节奏错开两小节的方法进行,也可以尝试先用副歌改编,让学生产生创作的乐趣。在长音的延长部分用旋律填充,比如,用“啊”伴唱等设计简短的旋律;在节奏上,可以使用固定音型,使作品听起来更加丰满、生动有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简易和声创编的课程。对于初中的西藏班,普遍是不懂和声知识的,教师可以从三度音程开始教学,上三度、下三度,为主旋律配上二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四、五、六度等音程,最重要还是能唱出来,而产生出来的效果要引导学生用心聆听,用心感受。学生能从动脑、动手、再动嘴唱出来,这便是和声教学的开始,也是认识合唱的开始。
笔者在合唱教学过程中,选用《邦锦梅朵》这首藏族儿歌,西藏班的学生非常熟悉,可以在每个句尾加入旋律填充。以及选用传唱度高、通俗易唱的《天路》,在长句中改变节奏,学生的参与度高、积极性强,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教材改编如谱例1和谱例2。
简单的旋律,通过改编以后,就能带给学生的一些趣味。学生在参与过程能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发挥班级的合作精神,发现一首作品的另一个模样,真心觉得这是个有趣的尝试。
二、注重班级合唱的基础训练,才能有扎实的演唱技巧
在教学中发现,藏族虽然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但学生总体的音准相比汉族班要稍微差一些,他们的整体演唱也不规范,歌唱没有正确的歌唱呼吸,没有好的音准和节奏感,要进行合唱课堂,首先要把气息训练、音准问题、咬字吐字及真假声转换等问题解决了。
(一)气息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先慢慢吸气,双手插腰。感受两肋鼓起,用“闻花式”呼吸,感受气息下沉的过程,然后发出“S”的声音,将气息吐出,反复练习,形成正确的歌唱呼吸。
用“狗喘气”的方法练习快吸、快吐。深刻体会呼吸的抽象性,呼吸练习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求肩膀放松,张嘴吸气,像打哈欠一样的状态,这也是腔体打开的过程。气息训练是合唱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正确的呼吸对声音的控制,头腔高位置演唱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音准练习
音准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在合唱艺术中更是最基本的要求,不仅是协调各种声部和声效果,也是纵向合唱色彩的关键。一般合唱团的组建,必须要经过音准的筛选,才能保证合唱团的质量,而班级合唱无法做到这一点。西藏班的日常课程应该设计好视唱练耳内容,为合唱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单音模唱、旋律音程模唱、分解和弦、音组模唱和音阶模唱练习等开始训练,三度、五度逐步加入。背唱C大调、a小调音阶等都是有效提高音准的练习。长期练习,音准会有明显的改善,针对的作品,难以把握音准的旋律需要反复练习,遇到大跳的音更要作为重点内容反复唱。
(三)训练咬字吐字练习
咬字吐字练习是一项提高演唱技巧的练习,咬字吐字是个五官相互配合的过程,在日常教学里,用四点来概括:“咬牙关、提笑肌肉、抬上颚、松下巴”,而这一系列动作是决定了咬字吐字的准确性。开牙关不但能丰富口腔共鸣,还能使字音“立”起来。常听到教师说“笑着唱歌”,微笑是可以让眉心打开、笑肌提起来,从而获得清新、明亮的音色;抬上颚也是我们常说的“软扣盖”“大口啃苹果”的练习能让口腔获得更大的空间,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松下巴,咬字会使力量集中在上颚,下巴也会主动去帮忙,舌根容易紧张,所以演唱过程中,下巴要放松往回收。
(四)利用独特的嗓音条件,探索科学的演唱方法
在高原上長大的孩子,有着一副高亢明亮的嗓音,共鸣腔多用口腔和头腔,很少用胸腔体,位置紧靠声带,音色干净透亮,富有穿透力。但一张嘴就习惯性喊唱,真声成分多,不利于各声部的和谐。如何让这些声音听起来既有合唱的美,又能保留高原特色?
中低音区的胸腔共鸣的开发,可以用咳嗽,让学生感受胸腔共鸣的振动感。然后再加入哼鸣练习,感受鼻腔、咽腔和头腔共鸣。如何解决真假声转换的问题呢?首先要了解初中西藏生的换声点,一般来说在小字二组的c这个音,演唱到这个音时需要提前增补气息,注意声音高位置,才能自然地转换假声。同时注意音量和力度统一,这才能保证合唱的声音统一。18757293-D111-44C9-A02A-03F32DB48B1F
三、体验丰富的情感,唱响和谐之声
教学目标的第三项,通常为是情感目标。那么,教师课堂除了知识和技能是传授过程,最终需要归依于情感中。内地西藏班的音乐课,要给予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重点。而情感与歌唱的技能也是紧密联系的,把作品的民族地域文化和音乐风格引入其中,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内涵。课堂中,通常容易在演唱技术问题上纠结大半节课,从而忽略了情感。首先,我们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有基本的了解,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情感到位了,同时也能解决演唱技术问题。所以,教师在演唱合唱作品时,不要只强调演唱技术、音准、强弱等问题,而是要给予正确的情感引导。例如,西藏学生在演唱藏族歌曲时,可以让他们联系日常生活,讲讲家乡的趣事,设计情境表演,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或者用藏语来朗诵歌词,再尝试用藏语演唱合唱作品,对作品才会有更深刻、更丰富的体验,作品才能富有感染力,才能使学生得到艺术美的熏陶。此外,教师应该强调,合唱不仅讲究声音统一,也要情感统一。丰富的情感融入作品,才能使整部作品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例如,在《天路》教学中,男生二声部的演唱“啊”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情绪必须要跟第一声部一致,情感表达要准确。所以,笔者会引导学生脚要“站”上山岗,声音要唱得“远”,稳稳地托着主旋律,这样二声部效果就非常棒了,同时也让学生在音乐中联想到:站在高高的山岗,那條“神奇的天路”尽收眼底,是怎样一种壮美。
内地西藏班在每个地区逐渐增设,他们的教育与当地学校的教育紧紧相连,音乐课堂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实现育人的目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需要教师长期用心钻研课程,才能真正有效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更好地完善学生人格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和激励学生,用合唱魅力之声,用趣味十足的教材吸引学生;注重基础训练,用扎实的演唱技巧唱响美妙的旋律,以及体验作品丰富的真实情感,让学生享受快乐的音乐之旅。在合唱中唤醒他们心里的真善美,用心为内地西藏班制订音乐课程,让他们净化心灵,让这片“格桑花”在民族特色教育中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
[2]钱国安.合唱指挥和合唱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许小婧.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内地西藏班校声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2(2).
[4]杨剑.内地中职西藏生音乐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
责任编辑 温铁雄18757293-D111-44C9-A02A-03F32DB48B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