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学校体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分析

2022-06-03 05:06李详李虎高莉娜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发展路径人文关怀

李详 李虎 高莉娜

摘 要:人文关怀强调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需求和价值。通过人文关怀视角对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的挑战分析后认为,学校体育亟需做出调整,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上: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与个性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组织上:打通校内、外界限,增加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学校体育政策供给上:完善制度供给保障,引导学校体育对人文的关注;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上:均衡学校体育资源、增加优质资源的流动性和互通性;在学校体育资源开放上:多元促进,推动学校体育资源开放,惠及广大学生。

关键词:学校体育;人文关怀;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22)02-0063-05

Abstract:Humanistic care emphasizes to understand people, treat people, care for people, especially care for people's spiritual life in the way of "people", and respect people's needs and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care,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urren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in term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we should based on student-orientation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ports needs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aspect of the organization of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we should get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school and outside and increase the attraction of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for school PE policy supply, we should perfect the system supply guarantee, guide school PE to pay attention to humanity; in the alloc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we should balanc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crease the mobil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of high quality resources; in terms of the opening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main development path is that we should multiply promote the opening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benefit students, which is a main path that needs to be adjusted and embodies the spirit of humanistic care.

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umanistic care; development path

作者簡介:

李 详(1987- ),男,硕士,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个性及其社会特征作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重、需求与价值等的尊重与关怀,以及对人的解放、自由与发展的追求[1]。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改革,对人的本质属性关怀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课堂学习方式,无不体现出对教育中人的属性的尊重和关怀,人文关怀精神已悄然在教育领域回归并开始得到显现。

在学校体育范畴,人文关怀精神也已形成并逐步发展。纵观我国学校体育100多年的体育课程,内涵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为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功能认识上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自我提升,从注重体育学科的生物学价值迅速走向注重人文教育价值的开发,体育学科的人文性得到了迅速的加强[2]。在当下,我们无时不刻感受着时代的飞速跃迁和城市动态聚合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也由此带来社会中的“人”的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如此之背景下,学校体育如何面对与迎接这些挑战和机遇,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本文将带此问题进行如下阐述。

1 何谓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强调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需求和价值,对人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确切地说,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3]

2 人文关怀视角下学校体育面临的挑战

2.1 学生体育需求的激增性发展与学校体育资源难以承接的矛盾F657F8BF-DDA7-440B-97BE-F3C45F6FE9A6

由于生活水平和物质基础的提高与改善,人们对于健康生活追求也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让孩子参与体育锻炼,也愿意在其体育锻炼上投入时间和财力,从而引发学生体育需求的激增性发展,尤其是在城镇区域,如寒暑假和周末的舞蹈、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等兴趣培训班的火热报名现象。而作为学生体育活动的主阵地——学校,却在此环节出现“空档”现象。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现行制度要求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加之目前上级部门也没有在此范畴提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学校也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宁愿让学校体育资源闲置着,也不愿意主动去发挥其“剩余价值”。其次,虽然目前我国有关文件也在积极倡导、鼓励学校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与社会资源合作等形式提高学校体育资源利用效率,但由于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加持”,在安全责任划分、资金管理分配等敏感问题上尚未明确厘清,从而也制约学校体育“有所作为”。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家长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因为学校是正规单位,把孩子放在学校里进行体育学习和训练更放心。因此,出现了学生体育需求的激增性发展与学校体育难以承接的矛盾。

2.2 学生体育需求的高阶性和多样性发展与学校体育低效供给的矛盾

与以往相比,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层次有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参与动机高阶性和多样性目标的变化趋势,如从注重孩子身体参与,到关注孩子心理适应和社会融入的高阶需求变化。而且,家长对于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以及师资层次也有了更高层次追求,如热衷于将孩子送到名牌以及名声较高的教练组织和队伍里进行体育训练。其次,需求的多样性发展。由于学生群体年龄差异,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变化发展,而且在社会体育资源的宣传影响下,进一步促使当下学生体育需求的多样性发展趋势更鲜明,如针对幼儿的身体锻炼与脑力开发、快乐早教体操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家长更是让孩子参与更高端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马术等 。

但是目前,我国体育课程内容仍以学科基础项目和考试内容为主,在运动项目的学习上,多以介绍和体验为主,学习深度不够,浅尝辄止,学生深入体验与练习缺乏有效保证。而且与社会体育资源相比,学校体育课程学习的理念和教法仍以常规模式进行,缺乏创新意识,难以迎合学生的喜好和特殊需求。此外在教学人数和资源分配上,学校体育仍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人数较多,难以顾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资源使用上,也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主体需要,从而导致学校体育的低效供给,难以满足学生的高阶性和多样性体育需求发展。

2.3 学生参与体育需求层次化发展与学校体育实现的单一性矛盾

参与目的需求的层次化,即表现在学生和家长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追求上。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性主要分为娱乐目标型、短期功利型、长久目标型。娱乐型参与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参与体育锻炼,让孩子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至于能否长久坚持则无明显表现;短期功利型表现为就完成或实现某种任务或考核而参与的体育锻炼,参与行动具有功利性和明显目的性,如体育中考的培训,参与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长久参与表现不明显;长久性目标,即参与体育锻炼具有长远规划打算,对体育锻炼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性和追求性,而且具有坚持性和持久性,如对足球的坚持训练,以期在此项目上能得到职业和事业的发展。三类需求层次中前两类占主體,后一类则属于小众范围,尤其是以了解体育和从事体育工作范畴的人群为主,虽是小众,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人才发展多样性需求,以体育作为职业和事业的需求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学校体育满足学生和家长体育需求的供给形式主要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体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对学生身体锻炼、运动参与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因“规模性教学”导致学生个性化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的内容往往局限于考试内容。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是保证学生在校锻炼时间、提供特色、差异化体育活动资源的有效方式,但受限于学校场地、资源以及组织等因素,其内容单一,组织方式呆板,受众群体较少,难以惠及主流群体。另外,在进行更为专业化的训练和职业引导规划上,学校体育在教练人员、平台提供上缺乏高端资源和更有效指导,也难以满足特殊群体的体育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需求层次化发展与学校体育实现的单一性矛盾。

2.4 对优质学校体育资源的公平诉求与学校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矛盾

当前,由于城市规划与政策等因素影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也包括学校体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尤其是城乡之间、新老城区之间更为明显。家长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争相向优质学区学校聚拢,从而导致优质学区资源更加抢手,资源分配更加向名校偏靠,导致资源失衡问题愈加严重。

在学校体育上,优质学区的体育资源在体育场馆、师资配备、活动资金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具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加剧资源分配与分布失衡问题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体育特长生招入上,名校具有“明星效应”,拥有“掐尖”特权。在同等条件下,学生也更愿意选择进入名校,因为能够享受到名校带来的优质体育资源,如教练团队师资、场馆器材以及比赛平台等。从而带来名校优质体育生源的汇集效应,同类其他学校因生源差距而竞赛实力悬殊较大,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连锁反应,更加重了学校体育发展以及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而我们知道,优质资源属于稀缺性资源,其供给远小于需求,这就与广大学生和家长群体都渴望能够享受到优质资源的愿景就产生了矛盾,尤其是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能让孩子比别人差点”等教育风气影响下,学校体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让很多家长产生了焦虑和对学校的不满,甚至引发一些社会性问题。如为能上名校进行体育训练,而放弃属地学校的体育训练,舍近求远,为了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学校体育资源,既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成本投入,也容易产生教育不公平问题发生。因此,如何能够让广大学生都能够平等享受到优质体育资源是我们对学生、对家长的人文关怀体现的一个重要课题。F657F8BF-DDA7-440B-97BE-F3C45F6FE9A6

2.5 “需求绑定”下对家长参与学校体育的人文关怀

为什么在此提出对家长参与学校体育的考虑问题,这还是由于学生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由于学生是未成人年,加之对当前社会环境、交通安全等考虑,中小年龄段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主要还是由家长陪护下进行,从而产生“需求绑定”现象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学生体育需求的同时也要将家长的陪护需求纳入其中。而对于“需求绑定”的现象,我们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的协同合作问题。目前强调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的协同配合,以此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和家庭体育氛围的形成。如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用手机拍视频或拍照片发到家长群等形式已成为一种基层教师喜用的方式和督促措施,但是我们也关注到其他学科中,因家长不满学校和老师频繁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而“退群”的事件发生,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也值得让我们重视和反思。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当我们期望通过体育家庭作业的形式来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发挥家长示范、监督作用,促进家庭体育氛围形成的同时,也要对家庭体育活动时间、成本、场地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如家庭体育活动场地,当前在家庭体育中,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庭院居住环境变成了层层高楼,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能让家庭体育进行的活动场地少之又少,而且由于上班、上学时间限制,家长参与时间上也各有难处,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其次,对于中小学的“早放学”后问题,家长反映孩子放学不知道去哪里,做什么。有些家长不得不请假出来,再把孩子送到兴趣班、特长班,产生“二次接送”问题。虽然近些年,行政部门、社会以及家长也在呼吁与鼓励学校能够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提供课后服务内容,让学生在课余和放学后有场地可留、可玩。而对于开放学校体育资源的想法也早已经有人提出,国家层面也积极号召落实,但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和具体操作方案尚未明细、安全管理机制不清,导致学校有条件不敢做,即使已有实施的学校也仅局限于小部分群体,难以惠及广大学生。因此采用怎样的方式,发挥怎样的作用,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更好地让家庭体育参与,让学生和家长便于参加、乐于参与,是学校体育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另一重要思考问题。

3 人文关怀视角下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路径分析

3.1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上: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与个性发展

首先在学校体育范畴,作为基本呈现形式的体育课程先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以满足当下学生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仍然以“学科中心”和“应试教育”为主,内容安排也主要以学科基本知识和考试内容为主。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基本运动能力中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必须的能力使用范围和频率也越来越少,其中典型代表铁饼、标枪等已逐渐淡出了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范畴。与此同时,一些新兴运动项目如跆拳道、轮滑、网球等也被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学习范畴,但受学校场地条件和组织等因素制约,其学习层次处于浅表化,而且受益学习群体学生局限于小部分。

因此,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层面,要从“学科中心”和“应试教育”课程向“以生为本”课程转变。在内容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在保证课程内容设置基础性的前提下,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丰富性和多样性,以满足学生的各种体育需求。为保证设置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内容设置上要以生为本,从学生体育需求出发考虑,借助大数据平台等数据分析工具,在充分调研学生体育需求的基础上安排学习内容和选择项目,从而保证内容设置与学生需求的一致性。其次,在授课组织形式上,改变过去传统的行政班上课模式,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授课形式,如选课、兴趣社团或小班授课制,系统化、深度化学习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受益群体数量和学习参与程度。在教学上,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加深学生学习深度,提高学生对项目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评价上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态度和意识方面,避免简单、机械的终结性评价挫伤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和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此外,学校也要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适当引入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打造成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与品牌效应,落实“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提升学校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带动效应。

3.2 学校体育活动组织上:打通校内、外界限,增加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

学校体育活动主要指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运动会和俱乐部社团等。在学校里,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体育学习范围的扩大以及系统学习的深入。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4]中指出,加强体教融融合,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活动,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融合;深化高水平运动员注册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高水平赛事互认通道。从中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将呈现出更大包容性、交互性和融合性。因此,从人文关怀角度,学校体育也要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呈现出包容性、交互性和融合性,既要主动 “请进来”也要大胆“走出去”。

首先,在“请进来”方面,作为学校,要主动“请进来”校外体育资源与力量,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层次。学校体育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硬件和人员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拓宽学生放学后的体育锻炼选择范围。在2020年8月31日由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5]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范围与参与度。如聘用社区或社会体育名人或教练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宣传、组织和训练中,发挥“鲶鱼效应”,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体育活动、训练和竞赛的高层次发展,也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区和社会体育资源的相互融合。其次,学校体育也要积极主动与社区和社会体育组织合作,尤其是就近属地青少年体育培训资源,通过“请进来”的形式,既可以有效解決学生放学后“无处可去”或“另找别处”的体育锻炼问题,降低家长和学生“二次接送”和陪护成本,也可以利用社会体育资源扩大与提高学生参与群体数量和范围,有助于校园体育氛围的发展与提升。其次,作为学校体育也要敢于“走出去”。学校体育要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和社会体育活动中,利用周末、节假日等空闲时间,与社区、街道组织共同合作,开展“亲子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学校体育活动走进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让家庭体育就近就便参与,促进家庭体育氛围和社会意识习惯的形成。F657F8BF-DDA7-440B-97BE-F3C45F6FE9A6

同时需要提出的是,虽然近些年学校体育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当前受文化为主学习的影响,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基层仍处于一种“体育人振臂高呼,其他人袖手旁观”的状态,而且受到相关配套政策制度的滞后性影响,让“振臂高呼”的体育人也难以有所作为。因此,在制度供给上,要与相关理念和口号配套完善。如在体育活动的安全责任认定、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细则的规范性指导政策上,只有完善并细化相关制度服务体系,解除束缚学校体育“走出去”“请进来”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学校放开手脚,带头敢干,并真正做出对学生和家长有意义的体育活动。

3.3 学校体育政策供给上:完善制度供给保障,引导学校体育对人文的关注

上文提到,受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学校体育一直处于副科和边缘学科地位,在学校里不受重视和关注。随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对学生体质的关注,学校体育近些年逐渐才受到重视。201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6]中明确指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2019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能够把体育真正成为一门主课,在中考里面,它要起到主课作用,就跟语数外同分值。”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学校体育的地位未来可期。但与此同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说,体育科目变成了“应试教育中的又一个棋子”,对于部分家长来说,体育作为考试科目又给孩子增添了一项负担。因此,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地位在逐步被重视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促进和家庭幸福的积极意义,避免学校体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另一个“科目”,成为学生和家长的又一“负担”。

学校体育制度供给方面,在不断确立与稳定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学校体育的具体落实与执行的人文关怀引导和监督,以确保学校体育向预设初衷方向发展。在考试内容的设置和安排上,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尤其是在中考体育上,因为是区域性考试,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可结合地域特色和学生需求特征进行,从而提高考试内容与形式贴近学生。考试形式采用必考与选考结合、特长加分等形式,增加考试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在评价体系上,构建科学、合理中高考体育评价体系,形成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技能考核与情意参与相结合、关注个体差异与进步幅度,从而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体育和体育考试的认知高度,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步与发展。同时,作为行政管理部门,要形成巡查监督机制,不定期对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巡视督导,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和常规教学上,加强引导管理,避免“考试考什么,学校教什么”的应试教育问题。落实“以人为本”的体育课堂理念,强化关注学生切身需求,建立对学校的过程性教育、特色教育、学生与家长反响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从而保证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深刻性和长远性。

3.4 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上:均衡学校体育资源,增加优质资源的流动性和互通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改革创新、面向未来,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同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的体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因此,在学校体育资源分配上,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保证学校体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与公平化,尽可能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同等体育资源。另外,在制度上,要保证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如特长生招生政策上,要严格规范招生政策,不能产生“名校特权”的问题。加强对薄弱地区和学校体育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建立和打造体育品牌效应,减少区域内体育资源的差距,促使区域内体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从而让家长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理智的选择。其次,加强区域内学校体育投入均衡化管理,平衡区域内体育场地、师资等资源,给予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加大薄弱学校和地区的投入和帮扶力度,通过帮扶、结对等形式加强与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提升学校体育资源的流动性和互通性,有助于学校体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均衡化发展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资源均衡化是改变资源分配不均和“名校特权”的问题,在资源分配上实现公平与公正,关注对薄弱学校和区域的帮扶与支持,缩小差距,但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学校的公平“待遇”,从而做到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共同发展的局面,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3.5 在学校体育资源开放上:多元促进,推动学校体育资源开放,惠及广大学生

鉴于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现状,在政策上首先要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以及管理的相关制度法规,明确管理主体、安全责任划分、监管机制等,让基层学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放开手脚、敢想敢干,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学生、家长、社会开放,满足学生和家长的体育锻炼需求,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社会体育参与到学校体育中,促进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社会体育资源的融合效应,从而为学生体育锻炼和家庭体育提供良好的氛围。

在学校体育资源开放形式上,要灵活运用,多元参与,提高开放效率和实际效果。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供给、学校通过课外兴趣班或训练营形式免费或低费供给、与体校结合形成俱乐部或训练队形式。另外考虑到目前我国现行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现状,作为学校本身要积极思考、主动尝试,如引入社会性组织参与到学校体育资源的使用管理上,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惠及广大學生。在管理上,学校社会体育组织进行合作管理,划分安全管理责权,学校免费或低费提供场地,社会性组织负责管理运营以及组织培训。根据学生需求,开设相应的体育课程,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与,放学后留下来进行体育锻炼。校内体育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社会性组织签订培训合同,也解决了教师课外工作的绩效与报酬问题。同时,作为学校,我们也要积极尝试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与实施经验,让放学后的学校体育场地不再是“静悄悄”,而是学生在

场地上欢快的身影,飞扬的青春。

参考文献:

[1]王滨,宋劲松.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8(2):13-15.

[2]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77-81.

[3]杨涯人,邹效维.论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J].学习与探索,2008(2):47-49.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5]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1/content_5545376.htm.

[6]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609/t20160920_281610.html.F657F8BF-DDA7-440B-97BE-F3C45F6FE9A6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发展路径人文关怀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