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瑞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宗庙四时祭是“一年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对祖先进行的祭祀”[1],其特点是以每季新获作物进献先祖,本质上是一种荐新之祭。在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宗庙四时祭的名称有“祠、礿、尝、烝”和“礿、禘、尝、烝”两种说法,其中秋祭、冬祭名称无争议,争议集中在春祭和夏祭。由于早期文献对四时祭名称记录不一,东汉以来的学者一直就上古时代是否举行、如何举行宗庙四时祭而争论不断。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是学界对四时祭的研究多注重单词演变的考察,而缺少词和词关联性的研究。例如,丁山的研究只关注“祠、礿、尝、烝”各自的语义演变,四个祭名彼此之间的共时关系未被讨论,又以金文和《春秋》经传为主要材料,得到的宗庙四时祭结论其实是西周的祭祀情况[2]。詹鄞鑫关注“登”的历时演变及“登”与“祠”“礿”“尝”“烝”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甲骨文、礼书及两汉注释为材料,得到的是殷商和汉代的祭祀情况[3]。词和词因联系和区别形成系统,一个词的变化,不仅仅是该词自身的问题,更是系统中相关词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从词汇系统角度考察能对上古时代宗庙四时祭有更深入的认识。鉴于此,本文在词汇系统视野下进行宗庙四时祭研究,希望能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殷商时期“登”祭的祭品以谷物为主,与后代宗庙四时祭基本相同。本文统计了《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登”祭品出现的频数,发现含祭品的卜辞共有85例,其中黍28例、鬯23例、禾10例、来1例、米9例、羌3例、牺牲11例。谷物及其制品共占总祭品频数的83.5%。
但是,殷商“登”祭所用祭品与后代宗庙四时祭也存在一定差异。宗庙四时祭以谷物为主,如“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礿者,以四月食麦也;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5],其中夏、秋、冬三季所献皆为谷物。而殷商“登”祭除主要谷物之外还有大量的由谷物酿成的香酒鬯。鬯占“登”祭祭品比例的27.1%,在殷商“登”祭祭品中的出现频率仅此于黍。殷商“登”祭对鬯的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殷商“登”祭“食酒并重”的特色。
“登”祭的荐新性质决定了其举行时间与祭品收获时间的密切关系。殷商“登”祭主要作物黍和鬯分别在殷历四、五月和十二月左右收获,“登”的举行时间也集中在这两个时段。
殷历四、五月时值秋季,是黍的成熟时间。在卜辞中,黍在四月成熟,如“丁巳卜,贞:黍田年鲁?四月。”(合集·10133)因为三月是作物成熟之前的关键月份,所以在卜辞中多见殷人对三月下雨的期盼,如“庚申卜,贞:禾苗有及雨?三月”(前·3.29.2)。同时也有在三月对旱灾影响作物生长的担忧,如 “贞:其旱?三月”(合集·10181)。从农业的角度来看,黍在抽穗期需水较多,对土壤湿度要求高[6],因此殷人十分关注三月的天气。另外,四月是黍收割的重要时间,殷人十分担心四月下雨,如“弗其及今四月雨”(合集·9608)。黍收获之后,殷人要举行“登”祭将黍献给祖先,如“小辛登,亡尤。才五月”(合集25766),以祈求来年谷物丰收。
殷历九月至十二月时值春季,是鬯酿成的时节。鬯的酿造原料为黍和香草,可见于《说文》,“鬯,以秬酿郁草”[7]865,“秬”为黑黍,“郁”是郁金香一类的香草。鬯与普通酿造的酒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酿造周期的差异。普通酿酒所需时间很短,如醴,“酒一宿孰也”[7]2988。与这种“速成”之酒不同,鬯的酿造需要更长周期,工艺更加复杂。由于卜辞中对商代酿鬯过程记载很少,可参考周代酿酒的相关记载来还原其大致过程。《礼记·月令》中有对周代酿酒过程的记载:“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无有差忒。”[8]554秋收后用新收的谷物酿造,待来年春天新酒初成,即可用于祭祀,如《诗·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9]503
综上,宗庙四时祭源于殷商荐新之“登”祭。殷商时期“登”祭的祭品以谷物和谷物制品为主,其中黍和鬯在“登”祭卜辞所有祭品中频率最高。殷商时期“登”祭的祭祀时间集中在两个时段,殷历四、五月和十二月左右,分别是秋季和春季。
西周时期荐新之祭继承了殷商“登”祭,常假借作“烝”。同时,出现了与“烝”关系十分密切的“尝”。“尝”与“烝”在联系和区别之中,逐渐形成了西周荐新词汇系统。
“尝”与“烝”在联系与区别中组成了西周荐新词汇系统。两者语义关系密切,都表示向祖先荐新。同时,两者语义有所区别,分别表示荐新的不同方面。
从词源学来看两者的差异,“烝”侧重于“献”,“尝”侧重于“品尝”。章太炎认为“登”与“升”“丞”“承”“奉”同源[11],都有表示“向上(动作)”的语源义。而“尝”与“试”禅书旁纽,阳职旁对转,语源同,都表示“尝试”义[12]。
结合语义看,分离“烝”与“尝”的主体和对象,可得两者在西周荐新词汇系统中的分工。“烝”表示“进献谷物”,如“烝麦”“烝黍”等。祭祀者是“进献谷物”动作的发出者,是“烝”的动作主体。根据各家对“尝”的训释,将“尝麦”“尝鱼”中的“尝”释为“尝新”①。因此“尝”表示受祭者品尝新物,先公先王是“品尝祭品”动作的发出者,是“尝”的动作主体。总结如下表:
表1 “烝”“尝”语义区别特征表
综上,西周时代荐新制度继承了殷商的“登”祭,又产生了“尝”祭。“烝”“尝”两要素的区别体现了西周时代荐新制度的内容:不仅要呈献祭品,还要请祖先“品尝滋味”。
在春秋战国时代文献记载中,“尝”表示“秋祭”,“烝”表示“冬祭”,“祠”“礿”“禘”这些曾与宗庙荐新关系较远的词作为“春祭”“夏祭”出现在宗庙四时祭中。这种要素的变化由春秋战国时代四季观念的明确和诸侯变法所引发。在要素的变化和调整之中,两个并列的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在继承、改造西周荐新词汇系统旧要素“尝”“烝”的基础上,出现了“祠”“礿”“禘”三个新要素。
1.旧要素的改造
春秋战国时期“尝”“烝”的语义内涵被扩充。“尝”“烝”都增加了“季节”的语义内涵:“尝”表示“秋季请祖先尝新”,“烝”表示“冬季荐新”。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13]《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秋曰尝,冬曰烝。”[8]385
2.新要素的进入
“祠”“礿”“禘”原本并不表示四时祭,也不表示荐新祭,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 “春祭”和“夏祭”的意义。
(1)祠
罗振玉认为商代“祠与祀为祭之总名”,两者在卜辞中用法相近,都泛指“祭祀”[14]。春秋战国时期“祠”表示“春祭”,如《大宗伯》中“以祠春享先王”[13]及《公羊传》中“春曰祠”[15]90。
(2)礿
(3)禘
环境是引起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推广和牛耕的使用,农业大发展,相应地农时观念发生变化,四季开始明确划分。与此同时,春秋战国还是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时代,各国出于强国的现实目的而变法,最终诸侯之间确立了不同法度。这样的时代背景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的形成。
一方面是四季的明确划分。殷商和周初的甲骨文中只见“今春”“今秋”而不见夏冬,而战国礼器中已经有“冬十二月”“孟冬戊辰”等用法,于省吾根据春秋纪事推测四时划分“萌芽于西周末叶”“春秋前期已经出现四时制”[16]。四季观念明确后,出现了一批与之适配的制度,宗庙四时祭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出现了四时田猎等制度,如《尔雅·释天》:“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17]。四季观念影响了荐新词汇系统的格局,于是形成了四时田猎制度类似的四时格局。四时格局形成后,词汇系统需要更多要素进入,于是“祠”“礿”“禘”进入。旧要素“尝”“烝”也适应词汇系统的需要做出了调整,分别作为“秋祭”和“冬祭”。
另一方面是诸侯强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根据沈文倬考察,先秦礼书还记载其他宗庙四时祭系统,如《大戴礼记》中的“享、享、尝、烝”,《礼记·郊特牲》和《祭义》的“春禘而秋尝”,《仲尼燕居》的“尝禘之礼”[10]86。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诸侯纷纷变法,新的政治体制在各国逐渐被确立。作为“国之大事”的祭祀,其制度的完善就是战国变法的必然结果。不同诸侯国的制度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祭祀名称,因此造成了两个甚至更多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的并列。诸侯各国制度的差异在文献中还有多处体现,如四时田猎制度。除了上文提到的“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春秋》有“秋蒐于红”[15]487,又说“蒐”行于秋季。
随着对旧要素的改造和新要素的进入,春秋战国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逐步形成。在文献中主要有两套系统,总结如下:
表2 春秋战国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
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四季明确划分,祭祀时间成为春秋战国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的主要区别特征,这标志着荐新祭已经发展为宗庙四时祭。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代存在多个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的并立。词汇系统的并立是地域差异的表现,各国围绕四季观念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以周密法度,多个制度并行导致了多个词汇系统同时存在。
“祠、礿、尝、烝”在汉代经学家的记载中具有压倒性优势,以“礿、禘、尝、烝”为代表的其他名称逐渐消失。这是词汇系统内部要素竞争和汉代大一统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在汉代得以定型。
汉代典籍中几乎少见“礿、禘、尝、烝”这一系统,而“祠、礿、烝、尝”却在《春秋繁露》《白虎通义》《说文解字》以及汉代的经典注释之中占压倒性优势,如《春秋繁露》:“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5]可见,汉代“祠、礿、烝、尝”已经取代了 “礿、禘、尝、烝”。这一取代是由环境的变动和要素的竞争共同作用而成的。
一方面,引发要素竞争最根本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动,词汇系统的定型是汉代统一的现实需要。儒家在大一统的汉代获得“独尊”的地位后,对祭礼进行了整理,使得宗庙四时祭定型。
另一方面,语言具有经济性原则,两个词汇系统并立的状况不会长期存在。从词汇本身的因素来看,“祠、礿、尝、烝”系统能取代“礿、禘、尝、烝”系统,是因为“祠、礿、尝、烝”系统内的要素更具有优势,能够在要素的竞争中取而代之。
作“夏祭”时,“礿”与“禘”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礿”的语义功能更单一;二是“礿”的词源意义更加贴合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对夏祭的需要。
反观“礿”的语义,“礿”的语义更简单、意义更贴近系统需要。“礿”用例较少,语义功能单一,从春秋战国至汉代只有“夏祭”和“春祭”的用法。另外,从语源关系来看,“礿”与“夏祭”语义关系更加贴近。“汋”通“瀹”,意为“短时间的煮、涮”;“礿”通“禴”,表示物品简薄之祭[7]19。因此“禘”最终被词汇系统淘汰,由语义更少、意义更贴近系统需要的“礿”来表示“夏祭”。
表“春祭”时,“祠”的词义特征比“礿”更加符合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对于“春祭”的需要。第一,因为春季作物收获很少,决定了宗庙四时祭之春祭的一大特点是祭品品物少。根据“词”与“祠”的语源关系,“品物少,多文辞也”[7]19,更能体现“祠”言语祭祀为主,食祭为辅的特点。第二,根据“祠”与“食”的同源关系,“祠犹食也,犹嗣也,春物之始生,孝子思亲,继祠而食之,故曰祠”[15]90。“祠”“食”具有同源关系,以“食”训“祠”,说明“祠”具有“请祖先食”的语义内涵。这与“祠”祭的荐新性质十分吻合,更加凸显了春祭的荐新特性。第三,“礿”虽然也表示物品简薄之祭,但是“礿”已经用作夏祭,如果再表示春祭,势必会造成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中语义的混乱。
综上所述,“礿、禘、尝、烝”被“祠、礿、烝、尝”取代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汉代大一统的时代背景要求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的统一;另一方面,由于“祠、礿、烝、尝”系统要素本身的优势,因此能在两系统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最终得以取代“礿、禘、尝、烝”。
在“大一统”时代背景下,儒家不仅对宗庙四时祭进行了整理与统一,还对整个祭礼进行了更加合乎统治阶级利益的阐释。最终在汉代,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定型。
《白虎通》由汉章帝时经学辩论的结果汇籑而成,《宗庙》篇记载:“宗庙所以岁四祭何?春曰祠者,物微,故祠名之。夏曰禴者,麦熟进之。秋曰尝者,新谷熟尝之。冬曰烝者,烝之为言众也,冬之物成者众。”[19]何休注《公羊传·桓公八年》时也采用此套系统,并对四时祭内容进行了阐释:“祠犹食也,犹嗣也,春物之始生,孝子思亲,继祠而食之,故曰祠。礿,麦始熟可汋,故曰礿。尝者,先辞也。秋谷成者非一,黍先熟可得荐,故曰尝。烝,众也。气盛貌。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备具,故曰烝。”[15]90辞书也采用这一说法。如《说文》:“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7]19“礿,夏祭也。”[7]19
各代经学家不仅统一了名称,同时在其不断阐释之下,四时祭的内涵不断丰富。“祠”表示孝子思念过世先祖,在春季馈食于祖先;“礿”表示在麦始熟之时举行祭祀,进献给祖先;“尝”表示请祖先品尝新谷;“烝”表示向祖先进献各式各样、种类众多的祭品。在此过程中,四季祭祀各自的特点和其中的孝道被不断强化。
宗庙四时祭在汉代最终定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礼仪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关乎国家权威与信仰的神圣性,祭祀制度的规范受到当政者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度混乱的宗庙四时祭得到统一。
综上所述,宗庙四时祭的形成与定型过程总结见表3。通过对宗庙四时祭的形成、定型过程的分析,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文献对于宗庙四时祭记载不一的原因在于,宗庙四时祭不断在历时和共时中变动。首先是历时之变。宗庙四时祭从殷商荐新祭发展而来,西周祭祀制度中出现“尝”,诸侯国变法使得荐新按照时间四分,于是宗庙四时祭才得以形成。其次是地域之变。在诸侯变法的背景下,各国的宗庙四时祭制度不一,因此同一时代出现了两个以上的宗庙四时祭制度。最后是历时和地域的不同步之变。各诸侯国对商周祭祀制度的保留程度不同,对于宗庙四时祭的变动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导致宗庙四时祭的不同步之变。而文献把历时和地域的变动都记录了下来,因此出现了文献记载中的前后不一,四处抵牾。
表3 宗庙四时祭形成、定型
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考察此类变动?由于词汇系统具有开放性,词汇系统要发展必须要对外界环境开放,词汇系统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考察词汇系统的变动的过程也是对环境和制度的考察。宗庙四时祭祭祀名称是一组表现环境对词汇系统影响的典型材料,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中词义内涵的丰富,宗庙四时祭词汇系统格局的变动,很大程度上来自时代环境的影响。在考察词汇系统变动的过程中,这些环境因素被逐一发现,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制度本身也得以清晰。而环境对词汇系统的作用机制:如何影响了词汇系统内要素的变动,是要素的变动引起的词汇系统格局的变化还是环境直接引发?这些问题仍待解决。
【注释】
① 参考郑玄、郭璞、孔颖达的注释。郑玄注《周礼·春官·肆师》:“尝新谷。”郭璞注《尔雅·释天》:“尝新谷。”孔颖达注《左传·恒公五年》:“以尝新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