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钰
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优化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最为迫切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融入教育引導中,促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下得到提升,进而为培养其语文学科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内涵分析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多数教育者都认为“学校即社会”,这种教育理念认为社会中的一些现象都会在学校得以体现。陶行知先生研究发现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社会中的内容,而社会恰恰涵盖了学校所能学到的一切知识。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学校即社会”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
“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是老师的主要责任,学与做是小学生的主要责任。老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层层递进的。无论是在哪个学习阶段,教师都要认真地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给小学生以指导,引导他们前进。
学和做是小学生应该亲力亲为的事。学生只有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创新,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意义,做到“学而不厌”。所以,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步伐走,还应该放开孩子的双手,让孩子有一个自由思考的头脑,让孩子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空间和自由,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中学,教中做。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特别强调教育活动必须要围绕现实生活而开展。他反对传统教育理念下仅围绕教材开展课堂教学的错误做法。这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陶行知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1.教——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从立德树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目也充分凸显了这一教育理念,大量选文都是以德育为核心标准,因此笔者发现,今天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包含文字,还包含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文章,内容十分丰富,当然,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基础,但如果教师不主动深入挖掘,也很难起到渗透作用,因此,需要从教材内容和插图中寻找德育元素,根据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德育元素,通过对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的分析,发现其中不仅有关于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教育元素,也包括一些有益于德育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
例如语文教材《吃水不忘挖井人》,其中“当时沙洲坝缺水大家都吃浑浊的水”的片段,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水资源的宝贵之处,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好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接触其中的道德教育元素。例如在教学《长征》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七律诗的创作背景,总结出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这些材料的积累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实现了德育的渗透,使学生更好地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文素养决定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充分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四幅图画,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然后请学生就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对那些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有所阐述和剖析,从中充分认识到那些不文明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生活情境的口语交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辨析生活中真实与美好的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学——确立主体,激发探究热情
阅读教学必须实现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很好地为学生设疑,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阅读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情境创设需要注重以下三点:第一,问题直接契合文章主题;第二,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要充分,要给学生充足的回答问题的时间;第三,师生互动要基于问题之上。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用集中提问的方式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全文,并针对问题有重点地认真朗读相关段落。在文章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参与讨论,并将最终的结果表达出来。设计的题目要环环相扣,使得学生能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情况下,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提升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描写珍珠鸟的语句都有哪些?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通过不同层次的设问,使得学生能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对文中的阅读内容进行理解感悟,进而更好地优化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自主提问的空间,促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下提出自己的见解。
3.做——实践感知,提升语文运用能力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做合一”课堂效率的办法之一。语文教师需要将灵活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愉悦感,为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奠定良好基础。比如在教学生语言时,可以根据模具以及结合情形来教。还有一些有实物教学的课程,可以带学生在参观操作中进行,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还可以组织相关的语文竞赛,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竞赛活动以及材料准备中,进而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
其次,观察是小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妙笔生花,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例如:小学课文《观潮》一文中,作者以时间作为观察的顺序,详细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大潮到来时以及大潮过后的景观和场面,让读者阅读文章后,能够体会到景物描写的层次性和条理性。
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不但要对课文段落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借鉴作者写作中的技巧,完善自身的观察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确立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语文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实践以及自主学习培养语文素养,进而为后续的语文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要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生活教育理论,不断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和研究,认真组织好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