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芳
为满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语文课程资源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它可以是纸质的文本,如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报刊等,也可以是广播、影视等声音、动画或视频。而跨媒介阅读可以使学生在比较鉴赏中体会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点及艺术效果。在不同学习载体的互通互融中开阔视野,达到利用多种资源灵活、深入解读作品的目的。《百合花》的电影和小说都非常经典、成功,可供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叙事“对读”,在跨媒介阅读、品鉴基础上思辨探究小说在细节点染和选材构思上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效果。
一、认知媒介属性,提升媒介素养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以任务为核心,突出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王宁先生把这个真实的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笔者认为,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基于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真实的情境,来促进深度学习。为此,首先让学生观看电影《百合花》和阅读小说《百合花》,然后设置以下学习任务来引导他们初步认知电影和小说不同的媒介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它们各自的媒介属性,以此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为《百合花》电影和小说的比较鉴赏提供理论支撑点。
任务一,感知:电影《百合花》中打动你的一个画面(镜头、一瞬间)是什么?是什么打动了你?小说《百合花》中让你回味无穷的地方在哪里?是什么让你回味无穷?试着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的答案呈现开放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此任务驱动唤醒他们对于电影和小说最感性、最直接的审美体验。其中被提及较多的电影要素有:震撼的场景、精彩的配乐、经典的台词、演员的表演等;小说要素则是: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细节、清新的语言风格等。
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从传播载体、感官渠道、审美效果等方面总结出电影与小说不同的媒介属性。即前者以音响、画面、色彩、演员的表演等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从视觉、听觉上全方位冲击、打动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盛宴,属于声光影的艺术;后者则依托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塑造人物、展开情节来吸引读者想象、思考,又因文字的概括与抽象,象征与隐喻的特点,小说往往丰富而隽永,能吸引人一读再读。如安德烈·勒文孙所云: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里,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
由此不难发现,电影和小说因其媒介属性的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诠释方式,具有不同的审美效果。这为下面思辨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和效果提供了媒介立场支撑。
二、对读叙事内容,品鉴细节点染
任务二,品鉴:由小说叙事到电影叙事,增添了哪些情节内容?有何审美效果?小说又是采取何种方式展现艺术效果的?
仔细对读电影和小说的叙事内容后,不难发现,电影主要增添了如下内容:片头“我”捧着百合花去墓地祭奠通讯员;通讯员拿树枝拉我过河;通讯员家乡的翠鸟、山歌;通讯员与老百姓的孩子愉快相处,建立了感情;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时的误会;通讯员还被子时与新媳妇的推让;战争前夜“我”和“新媳妇”的谈心;通讯员牺牲时的场景。
这些对原著的再创造让电影产生了不一样的审美效果。比如影片结尾对通讯员牺牲场景的再现,充分体现出电影这种媒介手段的丰富多样。在剧中,通讯员在众人慌乱、不知所措时把手榴弹扔进了井里,化解了危机,正当人们松一口气时,他中了冷枪倒地牺牲。从担架队员急促的脚步声,远处的枪炮声,手榴弹巨大的爆炸声,到最后刺耳的冷枪声,以及通讯员缓缓转身倒地的动作,构成了一段流畅、完整的电影叙事,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由此赋予影片更丰富的结构张力。以下是小说有关通讯员牺牲的叙事:“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顆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这一段文笔洗练,但通过“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一细节刻画出了当时的紧张场面。“人缝”,表明没有一丝退路和疏散人员的空间可能,“冒着烟乱转”表明爆炸、生死就在那一刹那,不留一点思考权衡的时间,暗示接下来人物的所为都是出于本能的反应。通讯员“叫我们快趴下”“一下扑在”的细节描写,寥寥数字,使得一个在生死关头,冷静,毫不畏惧,拥有舍身忘我牺牲精神的战士形象得以完美呈现。无须电影中的附加情节,声光影的浓墨重彩,小说只是通过担架队员的侧面讲述,短短文字一笔带过,其间辅以细节点染,四两拨千斤,同样带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此处可以说是简而胜繁,小说细节点染刻画的效果通过这一跨媒介的叙事对读,让我们有了更鲜明的体悟。
另外,小说中一些细节重复出现,形成前后呼应,使人物形象在不时的细节点染中逐渐鲜明。如通讯员枪筒里的装饰出现了两次,体现了他热爱生活,乐观,充满生活情趣;他衣服上的破洞出现了三次,在每次不同的情境中或体现可爱、腼腆的性格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人性之美;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出现了两次,它体现了对战友的关心和体贴,突出了美好的心灵;新媳妇绣有百合花图案的被子重复出现,则象征了善良、美好的人性,人与人之间纯洁的情感,也正是本文的主题。可见,细节点染,穿插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层次分明,在反复中有变化,使叙事灵活而紧凑,生动地展现了人性之美,通讯员的人物形象也就鲜明地跃然纸上。茅盾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赞赏“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这说的正是细节点染的效果。
三、深入研读文本,思辨选材构思
任务三,思辨:将电影中增添的精彩情节、元素加入小说中,会使小说锦上添花吗?为什么?小说相对有限的选材是如何实现艺术效果的?
从一篇六千多字的短篇小说到一部近60分钟的电影,势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除了上述通讯员牺牲的经典情节外,在电影叙事中,还有通讯员拿树枝拉我过河、通讯员与孩子的愉快相处、第一次借被子时的误会、还被子时的推让等多处对小说情节的再创造,这一切使得小说中那个羞涩、腼腆、拘谨、木讷、朴实、善良的通讯员形象得以更直观、鲜活、完整地呈现。而通讯员家乡的翠鸟、家乡的山歌,包括片中的主题曲《百合花》的出现,则充分体现了音乐效果的运用,或用安宁的乡下生活反衬了战争的残酷,或用词曲旋律直接点明作品的主题。在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小说中也加入这些情节,再把歌词一一呈现,锦上添花地表现人物和主题,会不会更好?
欧阳文彬评价小说《百合花》:“由于艺术构思精巧,剪裁组织严密,能把平凡的事件处理得枝叶扶疏,灿然可观。”“扶疏”的意思是: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疏密有致”,道出了小说的选材剪辑。如果“密”指的是上文细腻而有层次的细节点染,那么“疏”就是指一笔带过,轻描淡写的部分,即战争。小说虚写战争,将其淡化为故事背景,避开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没有写硝烟弥漫的前线,而是选择去探索战争中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以此来反映生活的本真美和人情美。茹志鹃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作者通过这别具一格的选材来实现这艺术效果。在小说中,不仅是通讯员,“我”,新媳妇,还有村干部,帮忙打水、烧锅做零活的妇女,都体现了百合花一样纯洁的人性美。
轻描淡写之外更甚,作者用了留白的艺术,有些素材直接舍弃。如小说中对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时和新媳妇的误会、冲突就没有交代。只是写了当我借被回来,看见通讯员两手还是空空的,问他原因,他说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至于到底为什么这么说,没有再说下去。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是一种“召唤结构”,存在许多意义空白,期待着读者自己去填补。第一次借被的留白正是“意义空白”,勾连上下语境,读者完全可以串联起来,并不妨碍情节的展开。根据以下细节:“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听,你看怪吧。”“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她好像故意气通讯员。”读者可以再创造这一场误会。留白使读者可以参与进来和文本互动,只要合情合理,符合人物形象,就能进行填补。所以,小说虽没有电影这一生动有趣的补白(电影中因通讯员见了女性害羞,木讷,不善表达,让新媳妇听成了是通讯员自己夜里怕冷,要用被子),但精彩不减,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构建了一个更开放的场景空间。同时,小说中作者选择把笔墨用在“我”和通讯员返回去重借被子这一情节上,选择在此时让年轻媳妇第一次出场,从而顺理成章地从“我”的视角去描写她的外貌、神态、动作,显得更加细致与合理,也显出了“我”的成熟与工作能力。而通讯员害羞腼腆,自然不可能观察得如此细致。这一舍一取之间,对于素材的剪辑,选材的角度与构思可谓是绝妙。
所以,小说虽没有那么多体现通讯员性格的情节,也没有电影主题曲(百合花,百合花,绿丛中洁白无瑕。静静山谷里,深深把根扎。百合花,百合花,盛开在原野山涯。默默迎曙光,甘把幽香洒)那样明确地歌颂人情美,但通过精妙的选材角度,素材的剪辑,疏密的处理,人物和主题都得以恰如其分地展现,自有一番含蓄隽永的韻味。锦上添花并不会更出彩。
李安说:电影是落实的艺术,很多云淡风轻的东西必须翻江倒海地去做。而“小说则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具有审美的无限延展性。正是媒介的差异形成了它们各自的长处”。我们在这一场跨媒介阅读与品鉴的真实情境中体会到了小说《百合花》细节点染的艺术,选材构思的别具一格;也认识到跨媒介阅读其实是在构建开放、多样的语文课程,将各种不同媒介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层层思辨性的追问中让阅读走向纵深,在不同的分析质疑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