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仪
在了解这两本书中的叙事艺术之前,不妨先来看下两者的创作背景:
《左传》为春秋(一说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说是左氏)所作,他所处的年代, 中原大地四分五裂、群雄割据, 国与国之间战乱不断。因此,《左传》记载的所有历史都是基于鲁国的视角。
《史记》创作于汉武帝时期,彼时汉朝内部政局基本已稳定, 作者司马迁能够基于客观的角度来记叙汉朝之前的历史。
总而言之,相比《左传》而言,《史记》记载的历史更为客观。同时,《左传》的编年体体制也使它在记叙历史的完整性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论叙事艺术,大抵可分为以下四点:
一、《左传》和《史记》都注重记载对于民众的感情。《左传》表达了一种怜悯之感,《史记》则表现出了同情心,这与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左丘明所处的鲁国算得上当时最“守旧”的一位了,国内遵循严格的金字塔等阶制,“士”和“卿大夫”始终比“庶民”高一等级。而司马迁由于早年颠沛流离,更能体会苍生疾苦。这才展现出了两种不同的笔锋。
二、《左传》和《史记》都记载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但记载方式却有所不同。《左传》注重描述战争的前因后果,但并不会过多描述战争的过程;《史记》则恰好相反,例如在《巨鹿之战》(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第七》)中,作者详细描述了项羽带领军队“破釜曾瓦, 烧庐舍”,最后带领士卒们打败敌军的战争场景, 项羽“力拔山兮氣盖世”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同时,司马迁并非将每场战争都加以详细描写,只是挑选一些意义重大或规模巨大的战争才会不吝笔墨。
三、就主观性而言,《左传》作者运用了“真幻结合”的手法,将自己的观点隐藏于文中,借以“士”、“君子”等人之口表达出来,通过记载历史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而《史记》作者则“不屑于”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司马迁在《史记》每一卷之后,都加上了“太史公”(他自己)的点评,让人们直观地了解他个人的观点。
四、就叙事方式而言,《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所有历史的记载都是基于时间顺序的,但囿于当时消息的闭塞和交通的不发达,导致该书可能并未能将历史完整无误地记载下来。同时,编年体作者常采取一些“前埋伏笔”的写作手法,于是那些青史留名的人物在书中都会有体现他们过人之处的事迹描写,这也就进一步加重了历史记载可能造成的不完整性和不真实性。《史记》首创了纪传体这一写作手法。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将各个人物放在不同卷中,不仅在每一卷将人物生平详细记下,还在与其相关的人物传记中有所提及,从不同角度还原笔下人物的一生,这使得《史记》中的人物大多形象丰满。
结语
总而言之,《左传》和《史记》在叙事艺术上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正是这种时代差异带来的观念、条件等差异,为中国的史学留下了丰硕的果实。作为后人,我们无法对两者评一高下,我们应该做的只有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