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研究

2022-06-02 13:24李宁洲卫晓娟李文举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李宁洲 卫晓娟 李文举

摘    要:课程思政是开展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文章结合“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课程的内容及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与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为目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思政教学的主要路径及评价体系。以课程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完成课程立德树人的使命。

关键词:课程思政;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80-02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而开展的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探索[1-3]。将德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方面和各环节,真正做到润物无声,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报国初心的新模式。“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育德元素,本文以该课程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即思政教学的主要路径及评价体系),以激发课程内在的德育功能,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创新型轨道交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是一种教学的方法论,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思想[4-6]。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教学设计是关键的一步。本文围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及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兼顾教育和发展,探究“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精选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既让学生掌握轨道交通行业的新技术、新发展与新机遇,也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一)课程特点

“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课程是面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选课,作为交通工程、机辆工程及相近专业学生的入门导航课程,旨在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思考行业发展起导航引领作用。作为一门公选课,“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课程覆盖面广,选课学生相对较多,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旨在使学生对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供电系统、通讯系统、铁道、桥梁、隧道的特点和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状况等相关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以满足日后从事轨道交通相关工作的相应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基于上述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第二,增强学生对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细致严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全局意识和规则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新实践。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一)将思政教育与理论知识融合设计思政教学案例,激发课程德育功能

依据课程内容及特点设计思政融合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润物无声。遵循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精选蕴含德育元素的课程内容,分析总结理论知识与德育元素之间的联系,设计思政教学案例(如表1所示)。

(二)采用融合线下与线上讲解及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思政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

遵循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改变传统的线下面授的教学方式,采用融合线下(课上)教室讲解、线下/线上(课上/课后)教室/微信群/腾讯会议讨论等途径和手段的混合式思政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教学。

在线下(课上)教学中,通过思政教学案例,将课程德育元素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借助微信群发布讨论话题,鼓励学生自主协作准备资料,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利用腾讯会议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融合线下与线上讲解及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思政教學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在专业知识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政教育,力求达到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同时开展。

(三)采用多维化考核方式,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思想品德成长的评估

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多维化考核方式,以探索建立评价—反思—再评价的课程思政循证方法,侧重对学习过程和思想品德成长的考查与评估,从学生平时和期末表现进行考查,设置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一方面,学生平时表现的动态变化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学习态度、思政教育案例讨论参与度等);另一方面,学生的期末成绩(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考量、调查问卷反馈情况)。

在课程总评成绩中增加平时成绩的占比,期末考核成绩占比60%,平时考核成绩占比40%,其中平时成绩由“作业10%+讨论(即课上/课后分组讨论)20%+课堂测试10%”组成。

在调查问卷中设计思想品德相关问题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相关问题,以观测评估学生品格修养和心理成长及积累学生对思政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既能实时考查和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促进其成长,也能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优化。

基于育德元素与理论知识相融合的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及混合式教学方式,考核过程可以深化到教学过程中的相应环节,既能实时考查和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也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便于适时调整线下与线上讲解及讨论的侧重点。

三、结语

“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挑战”作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一门全校公选课程,不断探索和实践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需求。

通过研究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素养与价值理念),分析其与课程理论知识点的内在融合关系,探索课程部分内容重塑与融合更新(重点关注课程理论知识与育德元素的融合),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确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政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进等方面入手,将德育融汇于专业知识传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大局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卢小波.教师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探讨[J].轻工科技,2019(9).

[2]张亚萍,尹新权,李万敏.基于OBE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2).

[3]谢素超,杨诗晨.基于“互联网+ 课程思政”的“机车车辆工程”的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文汇,2020(9).

[4]苏鹏举,王海福.教学最优化理论视域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林区教学,2020(10).

[5]李廷保.论巴氏最优化理论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

[6]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