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丽君
在二十四节气中,以“立”字命名的节气,往往都代表着某个季节的开始。所以,“立夏”就代表了夏季的开端,它一般会在公历5月5日至7日中的一天到来。
之前我们讲春季的节气时,提到“春”字的字形中寄托了古人对春天草木发芽生长的认知。但“夏”和“春”有所不同,“夏”的古文字最初和季节没有任何关系。
从甲骨文到小篆,“夏”的字形都像一个人。甲骨文中的 像一个跪坐的人;到了金文中的 ,字形增加了手和脚,合起来像一个有头、躯干、手和脚的人;小篆中的 ,和其金文字形差不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篆中的“夏”字形更加规整,由 、 、
组成。 代表脚,就是后来的简化字“页”。“页”在最初表示“头”的意思,可不是一页、两页的“页”。所以,有一些从“页”的汉字会和头部有关系,比如“顶”“颊”“颌”“颈”等。 像两只手,现代汉字写成“ ”,“盥”字上面的部分就是两只手,中间有水,像水从两手中间流过,最后流到下面承接的器皿里,这是古人的一种洗手方式。所以“盥”就是“洗手”,有些地方把洗手间就称为盥洗室。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古文字,“夏”的字形都很鲜明地体现出了“人”的意思。后来,汉字慢慢发生变化,人们只给“夏”保留了头部和脚,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那么,原本表示“人”的“夏”,后来为什么用来表示季节了呢?这就要谈一谈“夏人”了。“夏人”在古时候生活在中原地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之所以称为“夏朝”,就是因为统治者是“夏人”。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原黄河流域,在我们的汉语中,常常用“华夏”来泛指中华民族,也是因为“夏”代表了中原地区,代表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夏人”的眼里,中原之外其他地区的文化都是外来文化,只有中原的地位才是最高的,只有他们的势力才是最大的。因此,“夏”也就有了“大”的含义。“夏”字后来之所以有了季节的意思,和这个含义有很大关系。
另外,清朝有位叫朱骏声的学者曾引文说:“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夏季,草木生长,欣欣向荣,似乎一切都在变大,所以用有“大”这个含义的“夏”作为这个季节的名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植物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生长旺盛,是因为从立夏开始,气温上升迅速。在宋代诗人陆游的《立夏》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诗人借用神话的元素告诉我们,当城门上插上红色旗帜时,掌管春天的神灵——东君已备好车马,准备离开了。这时,燕子已筑好泥巢,叽叽喳喳地叫着。春花则慢慢开尽,蜜蜂都跟着变少了。槐樹和柳树的树荫开始变得浓密,微微的暑气已能通过窗帘进入室内,让人感受到夏天的气息。太阳要下山时,诗人沐浴完毕,换上了薄衣,开始为迎接炎炎夏日做好准备。
伴随着气温的升高,地面开始有更多的昆虫活动,地里的庄稼很多也都进入了生长后期。油菜籽接近成熟,冬小麦开始开花,离收获不远了,正如农谚所说“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同时,大江南北正是早稻插秧的火热季节——“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这一切都得益于立夏时节的气温、光照,农作物的生长与此密切相关。
对于人们而言,进入夏季后,身体容易困乏,食欲日渐减退,古人称之为“病暑”“苦夏”。为了让这种情况尽量少发生,诞生了很多立夏时的民俗活动,比如“秤人”。据说,立夏这天称了体重,就会不怕炎热,不生病,也不会消瘦。对小朋友来说,立夏日最有意思的活动莫过于“斗蛋”了。每个人拿着煮熟的鸡蛋,相互碰撞,谁的蛋壳碎了,谁就输了。民间认为儿童立夏“斗蛋”,可预防“苦夏”不适。有些地方对这种习俗特别讲究,斗蛋游戏的规则也很详细——鸡蛋小的一头是头,大的一头是尾,斗时要用蛋头击蛋头,蛋尾击蛋尾。
春分“立蛋”,立夏“斗蛋”——在中国人的民俗活动中,蛋还真是有着不一般的地位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