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卿 孙胜楠
(河北美术学院)
北庄子汉墓为中山国简王刘焉之墓,位于今河北省定州市北庄子村,是目前河北省对外开放为数不多的一座汉代大型砖室墓,以方砖、长方形砖和扇形砖修筑,距今约2000年。石刻文字指的是黄肠石题记,至东汉时期,由于长期大量的砍伐导致“数郡之木不敷一葬之用”,遂以石代木,为了与木头相区别,近代学者罗振玉研究了洛阳出土的有题铭售完方石,首定名为“黄肠石”。该墓外层为黄肠石构筑的石墙,黄肠石墙壁以内为砖砌多室墓,顶部平铺黄肠石三层,以第一层刻铭数量最多,该墓黄肠石约4000余方,刻铭黄肠石1000余方,是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典范,记录了制石工匠、产品数量和质量,墓葬修筑管理机构以此“考其诚,查其信”。
从定州北庄子汉墓刻铭黄肠石石材产地统计表可知,黄肠石石材多产自中山简王刘焉时期的北平、望都和上曲阳,三地石材的品种、质地和色泽相近,仅从石料难以区分,根据产地以望都石最多,北平石次之,上曲阳最少,也有以制石国(郡)记录刻石工匠制石的题铭。黄肠石经过工匠加工平整达到要求后才可进行题铭,一般是直接在石上冲刻文字,也有少数为先书后刻,多刻于黄肠石正面,少数刻于侧面。一些黄肠石所刻文字内容将石材产地放在首位作为题铭的开端,其次是石工籍贯、姓名,最后是作。
早在西汉时期的最早的刻石《群臣上醻刻石》中有些字的篆势趋于方扁或杂以隶笔,此时出土的帛书、简策也早已通行作隶书了。到了东汉,由于统治者崇尚儒学,提倡名节孝道,加之佛教兴起,树碑立石、崇尚厚葬兴盛,各种石刻形制兼备,在石工技艺方面也渐向工致精细方面发展,所刻文字有篆、隶、行草和当时流行的一些简体字。那么,根据所处的时代和背景研究其所刻文字的结字特征便可呈现当时文字发展演变的历程和民间的书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的艺术价值。
图一/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图二/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图三/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属隶书但仍保留有篆意,由大量的水平线条、垂直线条、倾斜的直线条构成,以及少量以短线条作点画的特征,整体风格多直少曲,线条粗细均匀,结构和章法率性随意。和西汉时期的刻石在风格上大相径庭,结字方整,横平竖直,劲瘦刚硬;和同时期的经典碑刻《曹全碑》、《礼器碑》在风格和用笔上却有着显著地不同,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少了书写线条的丰富性和笔画变化的波磔美。书法是靠线条来表现字型的艺术,那么线条的长短、方向、位置、形状、质感对字型的构造起着决定的作用。线方向主要解决笔势体势和笔的运动方向,线长度是阐述字的基本形的问题,线位置是处理字的内部空间关系的问题。线形状和线质感虽属于书写范畴,也是为了表现书法本体的核心,线的问题。正如赵孟頫所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1]。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中国书法是世界公认的历史最为悠久,并极具鲜明民族特征和深厚美学意蕴的艺术种类,是世界上最具抽象意味、最具实用功能的视觉艺术。书法艺术将汉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被历朝历代高度重视和推崇,从而被发扬和传承。书法中的汉字实际上就是由不同方向的线构成,线条的方向性也就是书法形式造型中一个基本的要素。任何一根线,不管是直线、曲线都有一定的方向性。书法中线条方向由无数条坐标图示组成,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横的,纵的和斜的。在永字八法中的点、撇、捺、挑都属于斜的方向,斜线起到平衡作用。横分为平、仰、覆。竖分为直、向、背(传统中把后两种叫相向和相背)。平和直是属于稳定式,仰、俯、向、背属于变化式。
如图 一、二、三“北平”二字,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其方向性代表的就是线条行走的笔势,这里的线条古人叫点画。图一“平”字横画多平横方向,整体结字端庄典雅,图二“平”横画第一笔方向向右上倾斜呈仰势,第二横方向向右下倾斜呈俯视加上竖画随之向左下倾斜,整体结字向右倒势呈现险绝之形态;图三“平”字两横画都向右上倾斜呈俯视之态,整体结字平中见奇变化莫测,三个“北平”图二字的横画呈现的平横、仰横和俯横及竖画的直、向、背组合起来使每一个结字看起来都很平衡,其实细细分析每个结字的横和竖笔势异同在平衡中又各出一奇极具个性,也使横竖的对比产生节奏的变化,呈现天真恣肆的意态。在技术上招数越多,难度就越大,丰富性也增强了,这种对相同字的结字处理手法多样化在北庄子黄肠石刻中处处可见,也是其结字特点在技法运用上的亮点之一。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中26个“之”字,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作品单字结字丰富从而使整体章法布局丰富灵动,更具内涵。
线方向决定了字的走势,那么线长度便是解决基本形的问题,外接起止点的连线就是这个字的基本型。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线条的长短决定于石工铭刻时下刀的起止点,这个起止点的连线会影响到每个字形状的大小、高低、胖瘦等,如图一“北”字横向与纵向对比变化是线条长度改变的结果,增强了横向长度,形状随之更扁,使隶意十足。图二“北”字横画长度收短变成了点,字形外部发生变化,便使字体变成了正方形,拥有了楷书《石门铭》之意,图三“北”字竖画极度拉长,字的体势险绝,大疏大密,呈长方形之态。清代邓石如云:“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2]这里所说的疏密对比便是空间节奏。它包括结字和章法两层意思。疏空处,笔画的上下左右空白拉开,感觉可以在那里纵马奔驰,而在茂密处,风几乎吹不进来。古人以此来丰富结字特征,我们在平时的临摹或创作中,可以借此方法塑造字的基本型,把握用笔的起止点和方向做出丰富的字形态和结构。
图四/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图五/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图六/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线位置关系属于字内部的问题。同向线决定疏密;如图五“曲”字同向线四横之间的距离,第一横与第二横之间距离近,第二横与三横之间距离远,第三、四横之间距离其次,四横之间呈大疏大密、收放有秩之态;图四“高”字横向线前两横距离最远也就是下密上疏的结字特征,打破了匀称的结字空间使结字更具有趣味性与节奏动感。异向线代表交接穿插,如图五“巨”字四条横线与左侧竖线的交点关系,第一横和第四横与竖线相交关系是竖破横强化了横向线,从而结字横势加强,层次增加上升到二维空间。同样图四“高”字中间的两个“口”,中上的“口”字四个笔画左竖与两横搭接点,左上交点为实接,左下交点为断开式交接,而右竖与两横搭接点,右下交点为似断非连式虚接,右上交点为实接,那么,结字便疏密有致,动静相宜。其次“口”的位置,上侧“口”在高字内部偏向左侧与下面的竖画齐平,在一条竖线上,而右侧空间随之变大,形成了左重右轻。“高”字上面的点、横像个帽子偏向右侧形成了左轻右重,这上下笔画的一左一右达到了平衡状态,塑造了高字独特的结字造型,呈现左侧起止点整齐划一呈紧收状,右侧错乱有秩呈放射状,增加了层次感,丰富了“高”字的结字变化。图五“高”字中两个“口”,上“口”为扁长方形,下“口”为正方形,两口在高字的中央位置属于正位,具有唐正之气。图六“高”字中间两个“口”的位置关系与图四“高”字中间两个口的位置关系正好相反,呈右收左放式结字特征,综述图四、五、六“高”字的中间两个“口”字的位置关系,图五为中宫式结字,图四和图六为放射式结字,决定结字的风格特征是险绝还是中庸至关重要,这种位置关系又分为交接、穿插和断开三种;连断关系又分为实连、虚连和穿连,连对应着紧、书卷气和庙堂气;断则对应松、金石味和山林气。
线条形状是书法中最基本的点画形势,形与势在古代兵家中也是最为关注的问题。“形”有外示之形与内藏之形:“敌有十五形可击:新集、未食、不顺、后至、奔走、不戒、动劳、将离、长路、候济、不暇、险路、扰乱、惊怖、不定”此为外示之形。“兵体无形,形露必溃。审而为之,百战不昧”此为内藏之形,不可暴露。在书法中也是如此,含而不漏、大道至简。
最基本的线形状有五种:平动,粗细一样;由粗到细;由细到粗;两头粗中间细;两头细中间粗。在视觉表现上为粗细,在笔法表现上为提按。除了中断提按方式以外,就是起始点的形状,就是方和圆的问题。方和圆是视觉上看到的,在操作上就是由笔锋的藏露决定的。
对于笔锋多样性的运用与解释,(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有言:“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母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钓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牢,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3]指明点画的运用并非纯粹的率性书写,于书法而言,点画虽小,当处处留意,得其形质于外,又当求其内在行笔过程的起伏跌宕于中,这一丰富性的变化在石刻书法中尤为凸显,这也是石刻书法的价值性所在。
由此不难看出,“形”对于点画形态具体可状的“形势”描绘尽管使用意象化的语言,但这些意象式不是模糊不清的词汇。如图七“庆”字捺角形态特征和横折的顿挫是完全成熟时期的楷书的点画,撇捺的三过折笔百钓之弩发彰显了形与势的完美结合。
线质感一般由力量感和速度感构成,力量感即线条品质所呈现出的力量,比如“轻”、“重”、“厚”、“薄”等。速度感即线条品质所呈现出的速度,“快”、“慢”、“疾”、“徐”等。视觉感受便是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和用笔的中侧。线质感随着工具、材料、技法、石工状态、情感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而不同,所以,线条的质感是无法复制的,呈现的字体面貌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正是分析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结字特征的灵魂所在。
图七: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图八:西汉,五凤刻石拓片,现藏于曲阜市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
图九: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北庄子汉墓石刻与西汉刻石对比
北庄子刻石在结字、笔法、章法、线质与同时期的部分简犊风格完全一致,简犊的出土填补了所谓的西汉无隶书的说法,图八《五凤二年刻石》为西汉刻石和图九在风格和笔法上如出一辙,均为篆书向分书衍变的风格,篆书的笔法藏起藏收、笔笔中锋,以竖长转折处以圆转为主,向分书衍变结字由竖长变为方扁纵向取势变为横向,转折处由圆变方,笔法由平移法变为提按法“蚕头燕尾”的出现。此两幅作品均带有母体的遗韵,如《五凤二年刻石》部分字法还保留母体的篆法,图一的“五”“凤”部分偏旁部首为篆法,风格上篆隶间杂,结字方整,大小体势夸张变形,趣味十足,正所谓篆隶不分家。
北庄子汉墓石刻与东汉刻石对比
图十:东汉《开通褒斜道刻石》,(局部)原石(现存陕西汉中博物馆)
图十一:东汉《定州北庄子汉墓黄肠石》(局部)拓本,定州市博物馆
此两幅作品均为外拓式结构,简单大方。不同点为图十线条横平竖直,图十一线方向有变化,共同点基本上都是等粗的线,没有夸饰,非常拙朴。字形方正,极力开张,将所有线条都囊括在结体范围之内,很少逸出,字距行距紧凑,通篇显得茂密充盈,从大体感觉来说,它在所有汉代碑版摩崖中首屈一指,清杨守敬《评碑记》云:“余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之谓神品……清伊秉绶得力于此。”可见,这种独特的结字特征对后人的影响不容小觑。
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虽出自民间工匠之手,但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和书写水平自然受到时代的影响,从拓本和原石的面貌可以看到篆书到隶书的嬗变,加之出土的任城王墓和洛阳、徐州等地的大量黄肠石,说明当时存在一定数量的专门的石刻工匠,他们在石刻上处理文字的方式存在很多相同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时民间汉字书写的真实状态,为研究东汉石刻文字的艺术价值提供了有据可考的史料。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雄浑稚朴,其线条中所展示的金石气息可为当代书法家的创作提供营养元素。其率直不加修饰的线条质感和以刀代笔的镌刻方式,可为当代书法从业者在汉字造型方面给予启发。结字造型自然生动,欹侧相依,字势摆动任意自由,可为书法创作在结字、章法布局方面提供依据。
书体的演变,总是出于人民群众在使用文字的实践中趋于简便的需要和美化的追求,所以,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其结字向隶书的演进,能最直接地向我们展示东汉文字衍化过程的一个断面,代表着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特定现象和历史面貌,它对研究中国文字发展、演变和书法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希望更多学者能够不断深入挖掘,为我们当下的书法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参考。
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其结字已向隶书演进,线条具有金石苍涩之感。其流畅飞动,可令人想见作者手挥利物,一气呵成的契刻过程,在书体演变的时代,每种书体的草率化书写现象,都伴随着这种书体自诞生至成熟的全过程。
在当代的书法创作中,对于古人的取法往往好取法乎上,往往只知名家书迹,以之为学习效仿之典范,却不知这样的不断蹈袭前人不过是徒守合辙,以至于自元世以降,书法发展衰微,即便晚清碑学兴盛,稍有矫正,亦未能彻底摆脱这一局限,继而又出现了帖学与碑学的复古发展。今天的书法发展亦然,随着商业化展览模式的盛行,书法专业的兴起,以传统继承模式为主的教学让当代书法再次陷入拟古之中,难有新的进展。而《北庄子汉墓石刻》这样早期的民间书写,可以说为当下的书法融入了新鲜的血液,其中多样的变化,无意中的率意表现,一片天真自然之趣,这样的取法价值,让当代书法提供了革新萌芽,开拓新的前进之路。
通过对《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的分析可知,在多种书体并存的时代,在不同的实用目的或不同的载书材料的书法作品之间,断不可轻易地互为佐证。《北庄子汉墓石刻》的结字之奇,在于无意于佳乃佳,自然天趣,反映了东汉时期民间书法的真实面貌,为我们取法汉代碑刻提供了新的养分。同时,这一出奇的结构为当代书法的革新带来了新的借鉴方向,以质朴为变,以新奇为法,创新风于当下,这也是当代书法摆脱传统枷锁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