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放疗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2022-06-01 10:06:32潘钢芸
保健文汇 2022年4期
关键词:套管气管气道

文/潘钢芸

气管切开术又被称为气管造口术,具体是指为确保呼吸道畅通,切开患者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3-5气管环,同时插入适宜硅胶或者金属气管套管,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方式。这是保证维持全喉切除术病人通气的主要方式,但气管切开患者需给予持续给氧及气道湿化,若气道湿化不足会导致上呼吸道水分丧失,黏膜分泌物干燥,极易引发呼吸道阻塞,导致肺不张,同时可合并吞咽反射障碍、咳嗽等各种风险因素,无法自我排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气管内极易出现痰痂,甚至阻塞气管,患者在放射治疗中极易产生咽痛、口干等不良情况,影响到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属于一种系统性、整体性护理模式,能为患者提供出全方位护理干预。本研究选择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50例行气管切开术放疗患者,予以综合干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5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放疗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干预护理)各25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52.36±3.78)岁;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52.78±3.4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之间可对比分析。

入选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气管切开的手术指征;(2)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不能正常沟通者;(2)既往有药物过敏史;(3)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生化指标异常;(4)伴有严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5)中途退出者。

1.2 护理的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气管套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口腔护理等,勤观察,勤更换,以防感染发生。

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不能顺利进行语言交流,产生负性情绪,如抑郁、愤怒、烦躁等,故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并耐心指导,可提供笔、纸、写字板,或者找一些手语视频教会患者用手语沟通,理解患者内心感受及心理需求,在患者表达自己感受时应耐心等待、仔细询问,以增加自信心及信任感。

(2)放疗前护理:向病人宣教放疗知识,讲解放疗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口干、咽痛、照射野皮肤潮红等;指导患者照射野皮肤及口腔卫生的护理;加强营养,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鼓励取坐位或半坐位进食,进食后15~30分钟再活动,应少食多餐;放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套管内痰量、颜色、性状。

(3)气管套管的护理:①护理前仔细评估患者,了解基本状况后并告化疗注意事项。②先湿化气管以促进痰液排出,并鼓励自行咳嗽,对于无力排痰者进行吸痰,以防窒息。吸痰时注意吸痰方法、时间、注意事项,插入吸痰管的深度要超过气管套管内口,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不可在一个部位长时间吸痰,以免损伤黏膜,吸痰结束后及时更换吸痰管。③套管长度适宜,固定带松紧适当,不要过松,以防外管脱出。如脱出应及时请医生放入,以防窒息。咳嗽、打喷嚏、漱口时应用手压住套管,以防套管脱出;内管定时清洗消毒,消毒后及时放入,以防分泌物阻塞外管。每日清洁气管套的内管1~2次,防止形成痰痂阻塞呼吸道;碘伏擦拭气管造口周围皮肤,擦拭时用止血钳夹紧棉球,以免掉入气管内。切忌棉球过湿,以免消毒液刺激呼吸道;每日更换气管套管下敷料1~2次,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气管套管系带应打死结,防止套管脱落;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青紫提示有脱管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④清洗气管套管时,戴手套摘下内套管,注意按住套管底托,右手取出内套管,防止脱管;把气管内套管浸泡于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中30min左右,待痰痂软化;用清水及毛刷将套管内外刷洗干净;刷好后,浸泡于0.9%NS溶液中备用。

(4)放疗后护理:①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护肤品及阳光照射,穿宽松棉质衣服,并勤换洗;②口腔护理,放疗后,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天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进行漱口,以防细菌感染,刷牙时采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黏膜;③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加营养,同时多吃维生素较高的水果及蔬菜,多饮水,以促进代谢。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评估标准

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共172分,43个项目。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共40分,10项。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开展评估,内容涉及护理方法、护理技术、护患沟通等项目,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对总满意度进行统计。总满意度=满意及一般数/总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观察组护理后出现口腔黏膜炎、咽痛、口干等不良反应3例(12.0%),低于对照组的10例(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ESCA评分、GSES评分分析

观察组护理后的ESCA评分、GSES评分增高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ESCA评分、GSES评分分析(±s,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气道又称之为呼吸道,其上呼吸道通过纤毛运动能清除吸入的毒害物质,对黏膜、上皮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在此解剖基础上通过人工方式连接空气或外置气源,保障气道畅通、通气功能的方式称为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是呼吸道阻塞抢救中的重要措施,对气管切开术后放疗患者而言做好有关护理工作能减少有关不良反应出现,提升疗效并改善预后情况。以往开展常规护理时仅由护士被动遵医嘱执行操作,护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因此,护理效果往往不佳。综合护理干预从心理、生理、精神等多方面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给予科学、全面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本研究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放疗患者接受综合干预护理的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护理后ESCA评分、GSES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封娟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说明综合护理能减少气管切开术后放疗患者不良反应,提升其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放疗前后予以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气管套管护理、放疗后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因放疗出现的喉头水肿、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综合护理干预,医护人员术前提前熟悉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后护理既涉及常规护理,又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得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病人气管切开后咽喉部位无法正常运行,大量丢失呼吸道水分,若气体吸入湿化缺乏极易对呼吸道分泌物产生影响,出现刺激性咳嗽,阻塞气道,做好其气道护理能避免气道阻塞发生。对气管导管进行清洗、消毒、微生物培养等减少了因导管污染引起的感染;对患者进行气道护理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减轻吸痰的刺激,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笔者认为,气管切开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是一项要求严格的工作,不仅需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还需具有良好心理及身体素质,才能胜任繁重的护理工作。开展护理过程中需从整体方面把握,与患者治疗进展结合,对其进行必要基础护理;予以个性化护理,注重护理效率及质量;做好基础护理,同时重视不良反应预防,才能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术后放疗予以综合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度,减低放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套管气管气道
损伤套管引起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异常分布特征分析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34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 07:43:02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