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也有了进行高质量教育的物质基础。但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在小学作文的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从生活氛围中积累素材,开拓视野。所以在农村进行小学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有这样一种素材积累意识,同时也要掌握合理的方法。农村生活实际上是作文素材的宝库,主要在于学生要有积累的意识。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作文是语文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小学阶段,作文的优劣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就强调学生要有足够的素材积累来丰富作文内容。但是由于缺少氛围建设,农村学生大多缺少这种意识,再加上课外阅读量的局限,就导致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进行艰难。所以对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素材积累教学一定要更合理更规范,老师要能起到引导作用。在下文中将分析讨论三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教学的有效方法。
1、扩充阅读量是素材积累的根本
无论是小学作文教学还是中学作文教学,阅读量都是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要求最高的环节。阅读量足够大,才能在作文中引经据典、言之有物,同时阅读量的提升还能扩宽学生分析问题的视角,给学生写出角度刁钻的立意建立可能性。而相较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的家中可能就没有浓厚的阅读氛围,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农村家庭会较少管理学生的日常作息,导致农村学生更贪玩,没有阅读的习惯。所以这就更考验农村小学教师的引导能力,最好能从教材中提炼出精炼的、高效的课外阅读素材,来扩展农村学生阅读量。
阅读素材的选择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能吸引学生兴趣,而是能直接化用为作文素材。例如,三年级上册中有很多童话视角的课文,也有如《大自然的声音》、《灰雀》这种自然类文章,我们常说农村的学生大多早熟,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和自然更亲近的课文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所以老师应该抓住这一点,安排阅读《昆虫记》等自然类课外读物,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昆虫记》作为自然大作,不仅讲解昆虫习性,还有对昆虫的品质思考,作为作文素材的积累是非常不错的。
2、从自然环境中积累素材
农村生活实际上是作文素材的宝库,相比于城市学生的两点一线,农村学生能在课后接触到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很多对于城市学生来讲只活在课本上的乡间活动,对于农村学生来讲就是日常生活。所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如果像城市小学那样执着于书本,本就是对素材资源的一种浪费,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感受乡野氛围带来地更纯粹的人际关系,并让他们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将身边的自然风貌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中,有一篇习作练习的主题是《我的植物朋友》,对于农村学生来讲,最好的植物朋友不就是庄稼吗?陪伴自己最长的植物朋友不就是小时候爬过的槐树吗?最让人惦记的植物朋友不就是秋收时的果树吗。这些从乡野生活里诞生的经验,其实一直存在于农村小学生的童年记忆里,老师应该加以引导,让他们回忆起这些和自然的交流,并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假期里记录自己和田野的互动,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
3、从农村民俗中积累素材
农村生活不仅加强了学生和自然的联系,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从古至今流传的民俗,已经在发展中渐渐被摈弃,但是在农村,文化往往是不断积累而难以遗失,现在依然有不少的民俗文化,只在固定的乡村里流传。老师应该让学生们知道,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旧时代的残余,也是时代文化的活化石,它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学生不仅应该去了解积累,还应该传播继承。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中的综合学习活动《中华的传统节日》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询问农村里的老人,不同传统节日有什么特殊习俗。现在社会愈发地快餐化,城市里地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没有氛围,只剩下节日礼品还在支撑着空壳。但是在乡村中,就可能还是延续着一些有趣的习俗,例如端午节在孩童额头用雄黄酒画“王”字,寓意百毒不侵,或者春节在饺子里包硬币,以示来年有财运。这些节日民俗,已经在渐渐褪色,这些民俗不仅是农村小学生的专属作文素材,也是他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乡村间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理解传承下去的使命。
结束语:
对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来说,农村小学生缺乏的只是素材积累意识,他們能接触到的生活实例、民俗风貌、自然景观并不比城市里的学生少。作文不仅是语文的一个作业,也是情感表达的途径,中国无数优秀的乡村作家,他们的作品都包含着浓厚的乡村色彩,表达的情感,也像农村一样质朴而热烈。所以对于其它科目来说,可能会因为农村城市教学质量的差距,而有教学难度,但是在作文教学上,在素材积累上,农村学生一定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去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世界里。
参考文献:
[1]马明琪.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7-88.
[2]陈绿海.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教育,2019(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