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盼盼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领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改革、提升考验。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学生的课业压力和校外培训的压力日益沉重,这在加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对“双减”政策内涵及目标进行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缓解学生课后作业的压力,打造更具高效性、人性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教师与学生的大部分交互都在这一环节中发生,尤其在“双减”政策的推行下,使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对“双减”政策与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根据“以生为本”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才能使教师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要更加精准化和有效化,不断提升教学的指向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目的性,以更好地实现提质降负的基本要求,在相同时间内高效益和高质量的数学对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对“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规律的把握,积极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更为科学合理地定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科学、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制订的科学性,有的放矢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教师应以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目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极强,生理及心理也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环境、教学氛围这些因素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教师应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放松身心,深刻地学习与理解数学知识,并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应以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是最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些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培养不是单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就能实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使学生能在具有实践性、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实现各项素质能力的内化,有效促进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借助情境创设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学生只有对数学课程感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更需要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否则会导致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时,教师设定了一个常见的教学情境:小明从家出发乘公交车上学,上车的时候有8位乘客,第一站有12位乘客上车,4位乘客下车;第二站有13位乘客上车,11位乘客下车;第三站有18位乘客上车, 3 位乘客下车;第四站小明到学校了,有5位乘客跟小明一起下了车,没有人上车。那么车在开走的时候还有多少位乘客?在此情境中,有一个小小的陷阱,那就是小明也是乘客的一员,有5位乘客与小明同时下车,实际上是有6位乘客下车,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得出错误的答案。通过这个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代入“小明”的身份进行计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积极倡导合作学习
“双减”背景下积极地倡导合作交流与开放式学习,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共识,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带动学生参与和发展学生多项能力的关键抉择。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沿着“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不断地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将以往那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合作、互动与交流式学习,从而更好实现素质教育,助力每个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这一内容时,教师要积极地结合对班级学生基本情况的把握,合理将学生设置成不同的讨论学习小组,并明确每个人的基本职责。之后,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合作讨论任务,如讨论引入混合运算的意义所在、讨论混合运算的基本算理和算法、讨论借助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等,让学生围绕着具体的问题开展讨论,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不要拘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踊跃进行发言,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路分享。教师则要强化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引,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当学生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指引学生的学习思路,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四、合理组织多元化评价
积极实现多元化评价,进一步借助高质量的教学评价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积极地促进学生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也是“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推进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领会“双减”政策下教学的基本指向,积极地通过组织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破解学习瓶颈,继而实现有效教学。
例如,在教授《圆》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实现多元化评价。一方面,要丰富评价的标准。在评价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地做到面向整体,而又兼顾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评价标准和策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的评价需要,更好地反映学生在课堂的基本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要丰富评价形式。在评价中要积极地丰富评价的形式和方法,如可以引入师生互相评价,也可以引入学生自我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的框架内进行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评价,继而更好定发现学生的学习短板,不断地促进学生的改进和提升。此外,在评价实施过程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地拓展评价的内容,积极地将以往那种只重视成绩和结果的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有效对不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方法运用、学习状态、个人进退步情况、个人课堂参与度等过程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反映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指引更为可行的改进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促进民生的基础。“双减”政策的落地不仅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正确的方向。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双减”政策中“减负”与“增效”的内涵,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课堂练习等多个层面进行教学的优化与改革,以此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献:
[1]马小玲.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中华少年,2020(12):71,74.
[2]王立群.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课堂测评素养重构的思考[J]. 中国考试,2021(11):66—72.
[3]刘权华. ““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应有的作业观[J]. 教学与管理,2021(31):64—66.
[4]马开剑,王光明,方芳,张冉,艾巧珍,李廷洲.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笔谈)[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