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海
摘 要:“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也是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推行课后服务的第一个学期,课后服务实施的现状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成效,需要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为留守儿童的综合成长提供足够的助力。强对教育工作者和临时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训练,提高因材施教的教育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重视家庭教育,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优化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加强对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生活和安全等方面的关心关爱,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留守儿童;课后服务实施
基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和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生活、感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和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学习现状和家庭教育现状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的课余指导体系,探索改善家庭教育、生活和感情交流的途径。学习者的学习受到教科书知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受到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强烈影响。理论表明,基于参考标准,系统的各组件可以通过适当组合来优化系统的功能,这为留守儿童课后服务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留守儿童课后服务实施现状
根据国家的“双减”政策要求,小学的课后服务应引导留守儿童自愿参加,一周五天都要为留守儿童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原则上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应晚于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如果有留守儿童家长的下班时间特殊,学校应根据家长和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延时服务。在课后服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学校遇到了一些问题:参与课后服务的留守儿童名单每天都在变化,且临时发生变化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需要不同比例的课后服务,如留守儿童需求不同;课后服务客观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如何柔性管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等。课后服务是面向全校留守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推行之初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应站在留守儿童和教师的角度去破解课后服务的难题。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的优化策略
(一)围绕留守儿童需求制定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要求下的课后服务应将重点放在指导留守儿童认真完成作业,对有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辅导答疑,为有余力的留守儿童提供拓展空间,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开展多元化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从“双减”政策的要求可以看出,课后服务从内涵上来讲可分为三个部分,课后作业+ 自主学习+兴趣活动。虽然“双减”面向的是小学学校 和留守儿童,但实际上小学和小学留守儿童在课后服务中的需求是不同的,小留守儿童的学习任务普遍轻于小留守儿童,升学压力也轻于小学,小学学校为留守儿童安排的课后服务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教师和留守儿童用好课后服务的课后作业和自主学习时间段,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和效率,做好预习学习和针对性答疑辅导,然后再去发展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针对留守儿童,学校可为留守儿童安排诸如项目化学习、自主阅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留守儿童从小学学习状态过渡到小学学习状态。针对留守儿童,学校可为留守儿童开设诸如美术创作、手工制作、书法、乐器、合唱、社区活动、模拟法庭等多种多样的审美、艺术、德育活动,也可以向留守儿童开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心理健康咨询室,职业生涯体验室等各种功能类教室,满足留守儿童自主探究的需求,引导留守儿童顺利度过青春成长期。针对留守儿童,学校可开设体育健身、心理辅导等缓解留守儿童身心压力的课后服务活动,辅助留守儿童更好地面对中考带来的升学压力。
(二)分担课后服务带来的教师负担
小学组织开展课后服务,满足了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缓解了家长接送孩子、看着孩子写作业的烦恼,却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负担和更长的工作时长。教师站在教育工作者的岗位上固然愿意为了留守儿童的成长无私奉献,但学校也应当考虑到教师对于工作量的承受能力和个人生活需求。首先,课后服务属于学校开展的、留守儿童自愿参与的活动,并不是强制要求全校留守兒童必须参加的活动,因此,课后服务时教师面对的就是一个每天都在变动、课后服务时间开启前还可能出现变动的留守儿童群体,究竟哪些留守儿童该在哪个时间点走出校门的问题使得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压力陡然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家长和教师之间搭建课后服务参与信息登记的平台,家长可通过手机登录 APP 或微信平台自主选择孩子参加课后服务的时间和一周天数,如果有临时早下班或临时不能按预定时间接孩子的情况还可以临时修改。通过这个技术手段,班主任每天都对参与课后服务的留守儿童有更透彻的了解,减轻学校安全管理的难度。其次,调动教师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分担教师工作压力。参与课后服务的科任教师下班时间推后,学校可考虑安排这些教师晚上班 1~2 个小时,保证教师的休息时间。参与课后服务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大, 学校可考虑增加教师补贴、调高绩效工资分配、提高职称评选优先级。有特殊情况、参与课后服务有困难的教师,学校可考虑安排他们承担在家也可以完成的如课后服务时长统计等工作,灵活调配教师资源。
结束语
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下满足留守儿童需求、满足家长需求的学校活动,想要做优、做好还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细节调整。学校应围绕留守儿童需求、教师工作需求进行灵活把握,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强制执行,保证师生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杨.“学社融合”视角下日本放学后儿童计划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姜英敏,王文静.放学后托管教育如何可行?——日本、韩国经验的启示[J].人民教育,2020(02):70-73.
[3]周红霞.发达国家小学课后托管政策的比较与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06):36-42+29.
[4]谢新华,张虹.国外移民留守儿童研究及其启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0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