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
作者:葛晓音,周先慎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
ISBN:7301053401
定价:28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窥视中华传统文化原貌的最好途径之一。然而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品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颇有难度的。通过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译注,将有助于更多的人走近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并从中感受深邃而宏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细致而深入的鉴赏、教学,则更有利于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令其建立起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要尊重传统,同时也要谋求创新。由葛晓音、周先慎共同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一书,正是以中国古代文学优秀作品为主要载体,通过对其历史背景、作家情况、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全方面解析与注释,为提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效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素材和思路。
全书以我国历史朝代先后顺序为线索,从先秦的神话传说开始,依次精选了历代兼具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传世名篇。作者通过对作家经历、历史背景的综合考察,詳细注释并深刻分析了相应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例如,在先秦散文部分,书中选编了《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一节,作者介绍了《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及相应历史背景,以及冯谖、孟尝君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并在鉴赏提示板块中,生动讲解了冯谖的“市义”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及从中产生的成语“狡兔三窟”的具体内容;还对这个章节中所运用的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作了分析。该书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可贵的资源和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有先进和完善的教材内容。编排教材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如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等,也应尽量拓宽作品范围,涉猎各种学术流派的文学作品。在教材不够完善的时候,一线教师也要综合运用课内外资源,以使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作品,更好地理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该书的内容设置和结构安排为古代文学作品的教材优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其次,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包括文学能力和文化涵养,还需要一定的汉语言知识。书中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讲解和品评都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和情感体悟传达给学生。
最后,要改进教学模式。在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该书以客观、发展的视角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以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展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都是很好的策略。不仅可以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深度,吸引学生兴趣,也能使学生更为切实地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赵海霞)D202589C-F7C2-4D94-88B1-47B9BC740F36